聽茶

 

 

煮茶論道分享● 聽茶

 

宋代禪宗將修行分為三個境界。

第一境界是『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芳跡』;

第二境界是『空山無人,水流花開』;

第三個境界是『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茶語清心,啜苦而回甘,茶品的是一種感受,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種藝術,其後昇華為一種境界。

 

煮茶論道分享● 聽茶

 

第一:物質境界

  竹籬茅舍,聽歌聞曲,輕陰醉雨,紅泥火爐。潛心於茶,品茗限於色香味形的審評和淺層次的主觀感受。如王國維先生的『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乃第一境也。

 

煮茶論道分享● 聽茶

煮茶論道分享● 聽茶

第二:精神境界

  小院焚香,雨窗聽蕉,綠鮮蒼苔,素手汲泉。由品茗的主觀感受,淡若微風,深似秋水,潤物無聲,棲神物外。觸發對人生的感悟,念天地之悠悠,遊目以騁懷。逐步參悟到藝術的意境並產生強烈的審美。『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乃第二境也。

 

煮茶論道分享● 聽茶

 

第三:靈魂境界

  初晴湖畔,微風竹林,覆雪梅園,輕霧蘭圃。從品茗產生的藝術審美,漸悟品茗的覺悟和釋懷,無味為至味。淡月松風,一杯茶中照見五蘊皆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禪茶一味,佛道同根。『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乃第三境也。

 

煮茶論道分享● 聽茶

煮茶論道分享● 聽茶

 茶映照了你自己的心,你喝下的是對自己生活的體會和感受。

喝一杯茶,單純地享受它的滋味。

聞香、品嚐、感受茶湯順著喉脈緩緩進入體內。眼睛放鬆,嘴巴放鬆,耳朵放鬆,鼻子放鬆,將身心都放鬆了,才能喝出水的滋味、茶葉的香氣,甚至可以感受到茶葉生長時的陽光、空氣和土壤。喝一杯茶,就能擁有這樣的滿足。

每個當下都要用這樣滿足的心情,去面對每一個念頭,面對生活,面對自己的生命,放慢腳步,才能真正看到風景,放鬆喝茶,因為人生無來無去,我們用心單純地生活。這樣的人生,多美!

這個時候,你喝的便不再只是一杯茶,而是「心茶」。這杯茶映照了你自己的心,你喝下的是對自己生活的體會和感受。這是平淡的,卻也是真實的。

 

煮茶論道分享● 聽茶

煮茶論道分享● 聽茶

某次到一山腰寺院,師父請我們品茶。師父說只要用心去聽,茶是會說話的,茶的聲音是寂靜的,聽的時候需要凝神用心。因為,那些聲音如同月光落地。只有當自己的心真正靜下來的時候,才能夠感應得到,心浮氣躁的時候去聽,什麼也聽不到了。

隨書香茶韻嫋嫋漫起,夢裡千首唐詩,萬首宋詞,竟也栩栩如生,歷歷在目;夢裡還有紅牆碧瓦,樓臺亭閣,曲徑通幽處,李清照將「雨打芭蕉」的水濺在茶樹上,茶便生出了婆娑的颯颯之聲。

我們飄飛的身心溶入那千年的唐風宋雨,看花開花落,在「流水落花春去也」中感受李煜人生沉浮的無奈;在「多情自古傷離別」中品味柳永的相思離愁;在「花自飄零水自流」中聆聽李清照欲語淚先流的心語……

傾聽茶的聲音,也是傾聽心的聲音。

聽茶,是一種獨處,遠離喧囂,遠離塵世,遠離執著;聽茶,是一種享受,體味清靜,體味快樂,體味人生;聽茶是一種心態,放鬆心情,淨化靈魂,放下情怨;聽茶是一種境界、一種參悟、一種無以言狀的愉悅。

 

煮茶論道分享● 聽茶

 

 

插圖04.gif

 

來源:網絡 /

溫馨提醒:

這是網路轉載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與學習

若轉載圖文有侵權,請告知必當刪除。

 

 

煮茶論道分享● 聽茶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煮茶論道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羅佬 的頭像
    羅佬

    修羅居

    羅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