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擺脫懶惰?

 

 

L1.jpg - 2022年秋 日誌用圖片

 

◎網路分享文章 / 作者:Lachel

今天我們聊一個話題:如何擺脫自己的惰性?

許多朋友可能都曾經(或正在)面臨一個困惑:很多事情,自己其實是想去做的,也知道有其必要,但就是一直拖著不想動,怎麼辦?

這些事情可大可小。小,可以是打掃衛生,買東西,整理檔,總之是一系列雞毛蒜皮、瑣碎繁雜的事情;大,可以是接受一個新任務,開始學一門新技能,下一個決定、改變自己的習慣路徑……

明明知道去行動比不行動好,但就是一直拖著不肯去做,最終拖到不了了之。久而久之,不得不給自己貼上一個標籤:

但正如我之前所說:懶,其實只是一個表象,它不過就是「缺乏行動力」的另一種說法而已。我們要去思考的是,透過這個表象,它的實質究竟是什麼?我們又如何能克服自己的懶惰?

 

e6.gif - 2022年插圖 日誌用圖片

首先,我們不妨來考慮一個問題:要理解「懶」的本質,可以從「不懶」入手。

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不懶」的人,或者說具備充沛行動力的人,往往是什麼樣的呢?可能是這樣的:

 

 

1、有了一個想法或計畫,立刻就開始落實,不然就會渾身不舒服;

2、一項任務沒做完,就一定要做完才行,不然就會一直徘徊在心裡;

3、面對選擇和決策,總是能非常果斷地作出判斷,從不會猶豫不決;

4、面對未知的事情時,願意冒一定的風險,甚至對他們來說,冒險可能是一種快感……

 

 

那麼,為什麼這些人總是能夠充滿熱情、幹勁和行動力,甚至完全不畏懼風險和成本呢?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跟他們的性格特質和生理因素有關。

大腦中跟決策、行動和動機相關的功能,主要由多巴胺( dopamineDA )相關迴路影響和調控。

簡單來說,多巴胺在大腦中,主要有4個迴路。其中兩條迴路跟運動相關,在這裡不贅述;另外兩條迴路,一條叫做「中腦-皮層通路」mesocortical system,主要跟決策和行為控制相關;另一條就是我們熟知的「獎賞迴路」,主要跟學習、動機和愉悅感相關。

中腦-皮層通路,調控的是我們「做出決策」「選擇行動」的動力。當這條迴路中多巴胺的濃度超過某個閾 ㄩˋ 值時,我們就會更傾向於「去行動」。反之就容易猶豫不決。

而獎賞迴路,調控的是我們的「動機」強度。當它被外部回饋所刺激、激發多巴胺分泌時,我們就會產生「我想做某事」的動機;反之就會感到沒有動力、對一切都失去興趣。

所以,行動力強的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大腦中自主產生多巴胺的能力較強,與此同時對多巴胺的閾值足夠高,因此他們很容易從外部的回饋中得到激勵,反過來,他們也不容易對激勵感到「疲勞」或「超載」 —— 甚至,如果一段時間不從外部回饋得到激勵,他們會感到無聊、煩躁、打不起精神……

有沒有發現,這其實跟「上癮」有類似的情況?其實你可以理解為:這就是一種良性的、對「行動」的上癮。只有不斷獲取外部的回饋,他們才能感受到自我的價值和意義感,一旦停下來,就很容易感到空虛。

反過來,行動力弱的人則恰好相反。一方面,他們從外部獲取回饋、產生多巴胺的效果較弱,從而不容易產生激勵;另一方面,他們對多巴胺的閾值較低,從而不需要太高的回饋來滿足自己,反而會容易感到「超載」。

所以,從某種程度來說,一個人「懶」或者「不懶」,其實很大程度是受先天所影響的。

但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完全無法干預和調控呢?當然不是。

 

e8.gif - 2022年插圖 日誌用圖片

前面講過,所謂的「懶」,只是一種表象,那麼它背後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呢?我們可以用下面這個四象限圖來分析: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通過內因~外因、動力~阻力的分類,把所謂的「懶」,大致劃分成4種不同的心理機制。

 

1)價值排序(內因 ~ 動力)

最常見的「懶」的機制,是因為缺乏內在動力。簡單來說就是:我們之所以不去做很多「該做的事情」,是因為我們認為那些事情不重要。

為什麼許多瑣碎的任務我們總是不願意去做,哪怕很簡單,但也時常拖著?是因為我們心裡清楚地知道:那些任務壓根就不重要。它們創造不了什麼價值,對自己也沒什麼提升。不去做也不會有什麼嚴重的後果,無非就是被人說幾句罷了。

這樣的現象,在生活和工作中,比比皆是。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主管讓你整理一份瑣碎的文檔,你答應了,但一直拖著不去弄,直到截止期限快到了才去做。為什麼?是因為它很複雜嗎?其實不是。真要去做的話,可能半小時就搞定了。是因為你內心清楚地知道:這個活沒有任何意義,換了別人來也能幹,做完了也沒什麼價值,除了滿足主管的需求之外,只是在徒耗你的時間。

再比如:很多人常常會有「三分鐘熱度」的現象:突然對某個領域產生了興趣,買了書、買了課,也努力地聽了,也訂了計畫想去落實。但課聽了沒幾節就放下,買回的書也束之高閣,計畫堅持了幾天之後也無疾而終。為什麼?是因為這個領域很難嗎?其實也不是。

最主要是因為:你並沒有發自內心地覺得,這個東西很重要、很有用,而是想著:反正也沒事幹,隨便學點看看……

抱著這樣的念頭,是很難把事情持之以恆地幹下去的。

因為你缺乏動力,因此,一旦遭遇到阻力 ~~一點點麻煩、一點點挫折、一點點不方便,需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和習慣,就很容易半途而廢。

所以一定不要為了學習而學習,而是要基於實際的需求去學習。我們一定是先去探索外部世界,發現自己不足的地方,想要彌補這個不足,再有針對性地去學習,這樣你才有動力把學到的東西應用到實踐中,才能真正內化。

如果你覺得自己「懶」的原因,是因為認為你要做的事情很無聊,提不起興趣,那麼很可能是屬於這一種。

 

2)回饋缺失(外因 - 動力)

這種機制跟第一種的區別是什麼呢?第一種是你發自內心地認為,這件事情不重要;而這種機制則是,你覺得它是重要的,但是在持續去實踐和行動的過程中,時間拉得過長,缺乏即時回饋,從而讓動力變得後繼乏力,無法抵抗外在的阻力。

這種機制也非常常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鍛鍊。為什麼我們都知道鍛鍊身體非常重要,但卻總是堅持不下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鍛鍊身體這件事情,「見效」的時間實在太長,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很容易感受不到正向的回饋,反過來還會帶來許多不舒服的體驗 ~~ 疲憊、疼痛、出門、社交……從而,造成阻力遠遠高於動力,難以持續行動。

包括作息、飲食、學習等等這些「長期回饋」的事情,大多數都存在這個問題:回饋鏈條太長,無法抵抗我們對短期回饋的渴望。

另一種常見的表現就是自我懷疑,這同樣屬於「回饋缺乏」的範疇。

為什麼一個人會自我懷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在生活和工作中,缺乏發自內心的對自己的認可和肯定,從而需要依賴於外界的回饋來提供動力;但與此同時,外界又並非每一次都能提供足夠的回饋。因此,特別容易造成「低自我效能感」,碰到稍稍陌生一點的事物,第一反應永遠是「我能行嗎?」

如果你發現自己總是在明知道非常重要的事情上拖延,或是下意識產生自我懷疑和否定,那麼很可能就屬於這一種。

 

3)威脅敏感(外因~阻力)

跟動力不同,這種機制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來自外界的威脅,也就是不確定性和潛藏的風險。

這種機制同樣非常常見,不過,它們往往發生在比較大的挑戰上,通常是涉及到需要改變自己習慣的路徑和行為模式。比如:轉換到一個新的崗位,作出影響較大的決策,第一次嘗試自己沒接觸過的事情,處理可能到來的危機……

這種情況下,「懶」表現在哪裡呢?主要是恐懼和焦慮:要麼是採取回避的態度,顧此失彼、猶豫不決,始終不敢真正去面對、去思考,總是希望把做出決定的時間往後拖,最好是拖到不了了之;要麼,是造成持續的壓力和緊張,飯也吃不好、覺也睡不好、精神也無法集中,但是又不敢真正去面對問題,只是不斷地讓自己陷入在壓力中……

造成這種機制的原因,是因為這些人大腦中杏仁核較為發達,因此在遭遇到不確定的挑戰時,杏仁核特別容易被啟動,從而調動起過往不好的、負面的情緒記憶,讓自己一次次反芻在「如果發生不好的後果該怎麼辦」的恐懼中,不斷蠶食自己的勇氣和行動力。

然而,也正是因為這種恐懼,使得他們無法真正去處理問題。原因非常簡單:他們總會覺得:面對這麼複雜的問題,我得準備好了才行 但是:持續處於這種恐懼的壓力之下,他們哪裡有機會可以「準備好」呢?

這本來是一種有效的生存策略,是大腦正常的對於威脅的應對系統。但由於基因的多樣性和突變,總有一部分人的威脅識別系統過度發達,從而不斷地在生活中監測周圍環境裡可能存在的威脅,再源源不斷地把威脅信號送入大腦。

實際上,這種情形只會越拖越糟糕,越拖越讓自己在負面的泥淖中陷得越深,讓自己的判斷力、思考力、洞察力受到極大的削弱,最終不得不在無法拖延的時候、在內在狀態非常差的情形下,作出決策。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懶」,來自於內心深處隱藏的害怕,你一想到即將面對的問題,就覺得不安,不願意繼續去深思,不願意去面對,而是一味拖延和回避,那麼多半就是這一種。

 

4)穩定需求(內因 ~ 阻力)

什麼意思呢?它指的是:我們都有保持「按照日常生活模式不變」的需求。一旦這種需求被打破,我們被「要求」去做一些不熟悉的、需要改變日常行為的事情,就會十分排斥和抗拒。

這種情況下,形成阻力的,不是我們對於「危險」的敏感,而是我們對於「提高認知成本」的排斥。大腦下意識地不願意改變過往的模式,因為這就意味著付出更高的成本,耗費更高的資源。

這種情形下的「懶」,表現為什麼呢?通常表現為在培養習慣、改變行為過程中,跟舊習慣、舊行為的對抗。

比如:明明讓自己不要熬夜,早點睡覺,但一到了深夜,大腦就總是不由自主地興奮起來,於是又告訴自己:現在上床了也睡不著,不如再刷一會手機吧……

又比如:明明想要學點東西,也做好了準備,但總是忍不住打開遊戲和電視劇,告訴自己:白天剛工作完,多累呀,讓大腦休息一下,下次再學習吧……

一旦你發現你總是忍不住地沿用舊的模式,那麼多半就是屬於這一種。

 

實際上,這四種模式,可能是同時存在的。一個人可能在某些事情上存在模式1,在其他事情上存在模式2,這是非常有可能的。

哪怕在同一件事情上,也可能同時存在多種模式。比如:培養新習慣,可能既存在模式2,也存在模式4,從而導致這個新習慣還沒真的開始就被撲滅了。

但無論如何,要想真的改變自己,永遠無法繞過的,一定是「瞭解自己」。只有知道自己真正的癥結是什麼,你才有可能做到對症下藥,有針對性地去改變和完善自己。

所以,你不妨對照著上面這四種模式,給自己一個簡單的診斷,看看自己屬於哪一種,或者哪一種更為突出、明顯。然後,再應用下面這些建議,有針對性地去調整。

 

e10.gif - 2022年插圖 日誌用圖片

1. 提高價值感

如果這項任務是一個舊的、不需要動腦子就能解決的任務,那麼筆者會用「實驗心態」去考慮:看能否調整一個變數,或是更換某種方式,讓它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來看看結果如何?

如果這項任務是一個新的、有一定衝擊性、但筆者不感興趣的任務,那麼會帶著「獲取經驗」的心態去行動:我能從中「榨取」到什麼收穫?它能夠提升個人在哪些方面的經驗值和技能值?

如果這項任務是一件經常要做的、機械性重複的事情,那麼筆者會帶著「流程思維」的心態去思考:看能否想辦法設計出一套流程和方案,來讓它盡可能能夠自動化完成,減少投入在上面的精力?

如果這項任務是一件大的、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見效的事情,那麼筆者會帶著「大願景」的心態,去勾勒出一幅圖景:如果我實現了它會怎麼樣?我的生活會變得跟現在如何不同?我可以解決掉哪些現在我不夠滿意的問題?

持之以恆地去鍛鍊這4種心態,慢慢地轉變自己的思路和視角,你看待事物的感受,會全然不同。

 

2. 調整平衡

我們很容易有一種認知盲點,覺得:我的時間很寶貴,必須都用在重要的事情上面。因此,一旦當我們面對不重要、無聊的事情時,就很容易失去動力和鬥志,從而讓自己變得意志消沉、狀態不佳 ~~ 但這對解決問題有任何意義嗎?並沒有。

這除了讓自己心情不好,白白浪費自己的時間、精力,以及把完成瑣碎任務的時間拖得更長、更久之外,對我們沒有一點好處。

因此,一個更好的方式,是調整自己的心態。告訴自己:人生中本來就是有一些時間,是要去處理這種無聊、無謂的事情的。只要它們落在可控的範圍內,就不可怕。

什麼叫可控的範圍呢?你可以為自己每天定一個時間,比如說10%,專門用來處理這些無聊的瑣事。像這樣試行一段時間。只要它們沒有經常突破每天10%的上限,那就不值得擔心。因為我們還有90%以上的時間和精力,可以專注地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你可以把這10%的時間,分拆到其他任務結束之後的休息間隙裡,把它們當成一種休息、一種對思維的轉換,不需要佔據自己的精力波峰和高昂的狀態。

這樣一來,你的心態就會好很多:它們不再是對我們精力的霸佔和蠶食,而變成了一種恢復精力和放鬆的方式。

 

3. 強化內隱自我

什麼是內隱自我?你可以理解為,它是我們解決過的問題、發揮過的才能、得到的肯定……等正面資訊的整合和總和。當我們遭遇內在的自我懷疑和外在的威脅時,能夠抵抗這種阻力的力量,就是內隱自我。它也是我們「自信」的來源。

那麼,如何強化內隱自我呢?

一個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在生活中,多去主動地、有意識地尋求問題,並自己做出選擇,把它解決掉。小到決定「去哪裡吃飯」「今晚做什麼」,大到決定一個提案、一個彙報、一次挑戰……儘量不要猶豫和求助別人,而是跟隨自己的內心,讓自己作出決策,並堅決去落實行動。

一個問題,如果你總是把它丟給別人決定,或是總是拖延,直到無可拖延時才做決定,那麼它就會潛移默化地強化「我無法做出決策」的信念,降低你的自我效能感,以及面對威脅時的抵抗力。

但反過來,如果你能夠做到靠自己的力量「果斷地」做出決策,哪怕結果並不是最好的,也能在潛意識中強化你的內隱自我,讓你感受到:我是有能力做出決策的,我是有能力決定和改變外在世界的。

很多時候,認為自己有能力去做,比確保自己能夠做到,重要得多。

 

4. 審視內在

反復強調總結經驗的重要性。為什麼?實際上,不僅僅是總結經驗、歸納方法論,另外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去體驗和感受自己的變化和成長。

很多時候,當我們跟自我的穩定需求對抗時,當我們缺乏來自外界的回饋時,能夠支撐我們走下去的是什麼?是我們內心的肯定和正向感受。是你跟自己的內心進行對話,所感受到的那一種微弱的、正向的力量。

當你讀一本書時,你可能一直讀不懂,也不明白有什麼收穫,但是你不妨慢下來,感受一下,在你閱讀的過程中,有沒有那麼幾次感受到某種共鳴感,啟發感,或是眼前一亮的感覺?

當你鍛鍊時,可能會覺得很累、很麻煩,也不「見效」,但是你不妨靜下來,問一問自己,你在鍛鍊之後,在疲憊與肌肉酸痛之後,有沒有體會到一種淡淡的舒暢、滿足、成長的感覺?

當你培養一個新的習慣時,可能會不斷地跟誘惑對抗,會在內心不斷交戰,但是你不妨停下思緒,體會一下,當你又一次地堅持這個新習慣,有沒有感受到一種成就感和愉悅感,覺得自己的行為和堅持是有意義的?

試著去抓住這些感覺,去放大這些感覺,讓它們成為你前進的動力。

 

5. 漸進優化

最後,就是「漸進優化」了。要去改變行為模式,去做成一件事情、完成一個目標,不要追求一蹴而就,而是慢慢地、一步步地,把它當成一個「舊系統 ~ 新系統」的優化過程,通過不斷給它施加一個力,讓這個系統自行去演變。

 

 

110601.gif - 2022年插圖 日誌用圖片
 

 

來源:網絡 / : Lachel

溫馨提醒:

這是網路轉載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與學習

若轉載圖文有侵權,請告知必當刪除。

 

b3.jpg - 2022年插圖 日誌用圖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羅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