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99%的血栓無徵兆

 

 

b1.jpg - 2022年秋 日誌用圖片

: kingnet 

 

血栓就像是游走於血管內的幽靈,一旦堵塞血管,會使血液的運輸系統癱瘓,其結果是致命的。

而且,血栓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任何時間,嚴重威脅著生命健康。

 

e6.gif - 2022年插圖 日誌用圖片

最「沉默」的殺手

無論是哪裡的血管堵了,都有著一個共同的「兇手」~~血栓。

血栓通俗地說就是「高血脂」,它像塞子一樣堵塞了身體各部位血管的通道,導致相關臟器沒有血液供應,甚至造成突然死亡。

 

血栓在腦部血管產生就導致腦梗塞

b2.gif - 2022年秋 日誌用圖片

 

血栓在冠狀動脈產生就形成心肌梗塞

b3.jpg - 2022年秋 日誌用圖片

 

 

血栓堵塞到肺部就是「肺栓塞」

b4.jpg - 2022年秋 日誌用圖片

 

b5.jpg - 2022年秋 日誌用圖片

:健康01 

 

e8.gif - 2022年插圖 日誌用圖片

99%的血栓沒有任何徵兆!

血栓性疾病包括動脈血栓和靜脈血栓,動脈血栓相對更常見一些,但靜脈血栓曾經被認為是少見病,一直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

 

新光醫院周邊血管中心暨周邊血管科主任吳典育主任指出,動脈與靜脈血栓兩者的成因不同,動脈血栓通常是膽固醇斑塊的累積,一旦斑塊破裂會與血小板凝結成血塊,引發的疾病常見如心肌梗塞、中風或是急性肢體缺血等,大多是因三高、糖尿病、心臟病(如心房顫動)或抽菸引起,常見的症狀如胸悶、氣喘、頭暈、手腳無力或突然地下肢冰冷疼痛等。

而靜脈血栓的併發因子常見如久坐不動如經濟艙症候群,或者是因血管外傷、長期臥床、開刀或癌症病患,甚至是有家族史等,「比較擔心的是,慢性的靜脈血栓一般出現在下肢,很少有症狀,所以容易被忽略;不過一旦發生,會擋住回到心臟的血液,出現肢體腫脹現象。」這時雖不見得會不舒服,但等到腫脹到一定程度後,也會引發動脈的問題,情況同樣嚴重。

吳典育主任提醒,當雙腳開始有冰冷、腫、脹、痛、麻、抽筋的情形時要特別小心警覺,因為無論是動脈血栓或靜脈血栓阻塞,都要在短時間內快速處理,否則日後易會有中風、心肌梗塞甚至截肢風險。( 2022.03.20.康健雜誌 )

 

 

b6.png - 2022年秋 日誌用圖片

:heho健康 

 

1、動脈血栓:心梗、腦梗的根源

我們最熟悉的心梗、腦梗的根源就是動脈血栓。

目前國民心血管病中,出血性腦中風有所下降,然而冠心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仍在持續快速上升,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心肌梗死!

而腦梗和心梗一樣,以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高死亡率而臭名昭著!

 

2、靜脈血栓:「隱形殺手」,無症狀

血栓是全球前三位的致死性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腦中風Stroke和靜脈血栓栓塞症的共同發病機制。

前兩者的嚴重程度已被公眾廣泛瞭解,雖然靜脈血栓栓塞症位列第三大心血管殺手,但遺憾的是公眾知曉率卻很低。

 

b7.jpg - 2022年秋 日誌用圖片

 

靜脈血栓被稱為「隱形殺手」,最可怕之處就在於絕大部分的靜脈血栓沒有任何症狀。

靜脈血栓形成有三大主要因素,血流緩慢、靜脈壁損傷、血液高凝狀態。

靜脈曲張的患者、高血糖高血壓血脂異常的患者、感染的患者、長期久坐久站的人、孕婦等都是靜脈血栓的高危人群。

發生靜脈血栓後,輕者靜脈出現發紅、腫脹、發硬、結節、痙攣性疼痛等症狀。

嚴重者發展為深靜脈炎,患肢皮膚出現褐色紅斑,繼而紫暗紅腫、潰爛、肌肉萎縮壞死,周身發熱,患肢劇烈疼痛,最後可能面臨截肢。

另外如果血栓遊走到肺,堵塞肺動脈而成肺栓塞,會危及生命。

 

e10.gif - 2022年插圖 日誌用圖片

記住一個字,血栓不上身

專家說「事實上,靜脈血栓是完全可防可控的。」

世界衛生組織提醒,連續4個小時不運動就會增加患靜脈血栓風險。所以,要遠離靜脈血栓,「動」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

 

1、長期久坐不動:最容易誘發血栓

過去醫學界認為,乘坐長途飛機與深靜脈血栓發病關係密切,而最新研究發現,長時間坐在電腦前也已成為發病的一大誘因,醫學專家把這種病稱作「電子血栓」。

坐在電腦前90分鐘以上,會導致膝部血液流動減少50%,從而增加了血栓形成的機率。

倫敦血液病學專家貝芙麗·亨特教授建議,使用電腦1小時就應該休息片刻,起身走動,伸伸胳膊踢踢腿,活動踝關節,拉伸小腿肌肉。

樹立「久坐不動易患血栓」的觀念,在生活中改掉「久坐不動」的習慣,是預防血栓必備方法!

 

b8.jpg - 2022年秋 日誌用圖片

 

2、走路:動起來,從頭到腳防血栓

1992年,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走路是世界最佳運動之一,既簡單易行,強身效果又好,不論男女老少,什麼時候開始這項運動都不晚。

美國心臟學會奠基人懷特博士也提出:從進化論角度看,步行是人類最好的運動。

在預防血栓方面,走路能保持有氧代謝、增強心肺功能,促進全身從頭到腳的血液迴圈,防止血脂在血管壁堆積,防止血栓形成。

走路防血栓,要注意「三五七」原則:

 

三:是指每天要步行3000公尺以上,且保證30分鐘,並堅持做到有恆、有度,過分激烈的運動對身體不利。

五:是指一星期要運動五次以上。

七:是指運動後心率+年齡=170。例如:50歲的人,運動後心率達到120次。(身體極好者可達到190次;身體不好者不要超過150次,具體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來調節)

 

如果覺得「三五七」原則太難記,那就記住一句話:每天至少快走30分鐘,直到身體發熱、甚至微微發汗,就達到鍛鍊效果了。

 

b9.jpg - 2022年秋 日誌用圖片

「用力勾腳底板練習是否有效?」/ :健康2.0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導管室主任黃國書表示,除了踝關節運動無法清除血栓外,門診中也有不少民眾詢問「用力勾腳底板練習是否有效?」

事實上,勾腳板僅針對術後臥床、長時間搭乘飛機的民眾,用來預防深層靜脈栓塞,但當血栓已經形成時,此方法並無法清除血栓。

黃國書提醒,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形成,仍應多從事下肢運動,如走路、跑步、深蹲等,才能協助下肢靜脈血液回流到心臟,若僅坐在沙發上做踝關節運動,對於預防血栓毫無幫助。

血栓是隱蔽殺手,99%的血栓沒有任何徵兆!而且血栓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任何時間,嚴重威脅著生命健康。

 

b10.jpg - 2022年秋 日誌用圖片

:今健康 

 

 

傳統健保所使用的清除血栓手術,是透過微創手術,將小如筆尖的溶栓導管埋入血管之中,「但這方式所使用的溶栓劑量比較大,需置放時間也比較久,對於老年人有比較高的出血風險。」

如今隨著醫療技術與醫材進步,已經有超音波輔助的溶栓導管可以使用,除此之外,還有「新型的血栓切除導管,具有高效轉速,可以有效剝離血栓,並將其取出體外,安全打通阻塞的部位。」新光醫院周邊血管中心暨周邊血管科主任吳典育主任指出,新的設備治療效果很好、也不會有遠端掉落的問題;而手術完成後拔掉管子,只要予以適當的壓迫止血或做簡單的表面縫合即可,侵入性及傷口皆小,針對不同型態的下肢動靜脈血栓評估適用的血栓清除醫材,目前皆已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2022.03.20.康健雜誌 )

 

 

 110301.gif - 2022年插圖 日誌用圖片

 

 

來源:網絡 /

溫馨提醒:

這是網路轉載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與學習

若轉載圖文有侵權,請告知必當刪除。

 

 b7d0342df1974550a464dd83f54f7b43.jpeg - 2022年插圖 日誌用圖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羅佬 的頭像
    羅佬

    修羅居

    羅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