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聰明人都在下笨功夫!
清代名臣曾國藩是清朝中晚期的中流砥柱,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號「文正」,位極人臣,但他卻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天縱之才」,甚至還有些「駑鈍」。
在其老家湖南湘鄉至今還流傳著一個這樣的笑話:
小時候曾國藩在家念書,一篇短短的文章,小曾翻來覆去的朗誦,可就是背不下來,當夜,正好有個小偷蹲在他家屋樑上,這小偷原本是要趁他讀完書上床睡覺,好偷點東西,可左等右等,小曾就是背不下來。
這位小偷忍無可忍,跳下來大罵:「這種笨腦殼,還讀什麼書!」罵完還不解氣,乃將小曾所讀的文章從頭到尾一字不落的背誦一遍,揚長而去!
這雖是一個笑話,但也並非毫無根據,曾氏一門的天資並不甚高,曾國藩的父親曾麟書就笨的出奇,光秀才就考了17次,一直到43歲,才勉強過關。
小曾的運氣比老曾好點,前後也考了7次,到23歲時,才以倒數第二名的成績考上秀才,跟過目不忘,13歲中秀才,15歲即中舉人的神童張之洞簡直沒法比。
雖然沒有基因優勢,但這並不妨礙曾國藩日後成為一位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以及一代理學宗師,備受後世豪傑的尊崇。
李鴻章終身以之為師,蔣介石將其視為偶像,學他寫日記,修身養性,就連一向心高,覺得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也就會射射大雕的老毛也說:「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
想當年,天平天國在廣西起事,橫掃大半個中國,舉國上下的聰明人束手無策,從太后、皇帝到大臣全都張惶失措,紛無定計,最後還是「愚鈍」的曾國藩以超人的膽識和魄力創建湘軍,並提出「以上制下、取建瓴之勢」的戰略,即「爭奪武昌,控制長江中游,再指向九江、安慶,進而攻陷天京(南京)」。
事實證明,這是一個極為高明的戰略,最大程度上縮減了平亂的時間,將太平軍困于東南一隅,聚而殲之,清廷正是在這一戰略思想的指導下取得了鎮壓太平軍的最後勝利,延續了半個世紀的國祚。
在官場,「駑鈍」的曾國藩同樣遊刃有餘,摸爬滾打幾十年,基本上屬於青雲直上,在生態環境惡劣的傳統官場,這樣的人並不多見。
曾國藩的秘書趙烈文在日記中記載了這樣一個細節:曾國荃久攻天京(南京)不下,朝廷令李鴻章助剿。李一方面不想奪了曾家兄弟的頭功,向曾家邀功買好;另一方面又想把抗旨之責推給曾氏,因此私下做了很多小動作。
趙烈文評價李鴻章:「此一事而機械百出,語言處處不同,其圖望大功,日夜計算心機之工,細入毫芒。」
而曾國藩的對策是呈上一道誠懇卑約的奏摺,堅請速派李鴻章前來,不望有功,但求無過,言語懇切,謙卑恭順。相形之下,李氏的小算盤明眼人一目了然。趙烈文得出結論:曾國藩的手段,平直無奇,卻實高於李數倍。
曾國藩認為「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問題只知硬鑽過去,因此不留死角。相反,那些有小聰明的人不願下「困勉之功」,遇到困難繞著走,基礎打得鬆鬆垮垮。所以,「拙」看起來慢,其實卻是最快,因為這是扎扎實實的成功,不留遺弊。
因此,雖然曾國藩秀才考了七次,但是一旦開竅之後,後面的路就越來越順。中了秀才的第二年,他就中了舉人;又四年,高中進士。而那些早早考了秀才的同學,很多後來卻連舉人也沒出來一個。
曾國藩打仗,靠的也是這種「笨拙」精神,湘軍作戰素以「結硬寨、打呆仗」聞名。
打仗基本上不主動出擊,而是誘使敵人先來攻他,後發制人。太平軍最希望誘使湘軍野戰,但湘軍絕少野戰。曾國藩說:「凡與賊相持日久,最戒浪戰。……寧可數月不開一仗,不可開仗而毫無安排算計。」
深得《孫子兵法》『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之精髓。
湘軍主動攻城,也是用最笨的方法,如同巨蟒纏人一樣,用一道一道的壕溝把這座城市活活困死。他們攻城的時間,不是一天、兩天,而往往是一年、兩年,每天的主要任務就是不停地挖壕溝,直到困得敵人無還手之力。安慶、九江、天京,都是這樣打下來的。等戰爭結束,連城牆外的地貌也被湘軍徹底改變了!
用兵如此,做事上仍是下死功夫,不走捷徑,曾國藩說,自己「天分不甚高明,專賴學問以求精明」。
每遇事,曾國藩都要從正反兩方面去看。反覆琢磨,而「正」「反」這兩個方面,他也要進行細分,把「正」面再分兩面,分析它的正反。同理,「負」面也自有其正反。他把這件事中包含的每一個因素都研究到位,不使有一點含混不清之處。這樣分析下去,對這件事物就會觀察得分外透徹,這其實就是「格物」的功夫。
在對事物進行了精到分析的基礎上,再找出要害,把握關鍵,自然能夠「不擊則已,一擊必中」。
曾國藩的精明,就是建立在這樣的笨拙之上,這樣的絞盡腦汁殫精竭慮之上的。確實,「笨」到極致就是「聰明」,「拙」到極點就成了「巧」。
明代呂新吾曾言:(做人)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資質,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資質,聰明才辯是第三等資質。
現實生活中,人們最喜歡看的是那些教人如何奸巧、智謀、投機的書,追求的是「何以解憂?唯有暴富」,殊不知有了這些念頭就已和第一等資質絕緣了。
而只有那些深沉厚重的人,才知道要下「笨」功夫!這才是人生真正的「捷徑」。
附錄:
作者:商振
曾國藩又為何身敗名裂?
其實這不是他的失敗,而是清政府的失敗,他不過是隻代罪羔羊。任何人的成功都離不開一個平台。
曾國藩的前期成功,在於他有一個平台——「湘軍」。
而當太平天國這個敵人消失之後,曾國藩的身分發生了變化,他的平台變成了朝廷,很遺憾,這是唯一可選擇的平台,更遺憾的是:這個平台是如此不平穩。
在評論曾國藩處理天津教案的時候,筆者相信曾國藩是非常願意拚死一戰的,因為他曾經為此做了那麼多的準備。但他不能一戰,如果一戰,他也許會留下一世清名,卻將給整個國家和民族帶來災難,這是他最大的痛苦。
因此,他別無選擇,只得犧牲自己來保護那個孱弱的清廷。曾國藩的無奈選擇昭示了一條生存法則:
如果有機會,選擇一個有支撐力的平台更利於個人發展!
◎來源:網絡 /
★溫馨提醒:
這是網路轉載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與學習
若轉載圖文有侵權,請告知必當刪除。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