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圈現37.8度高溫

 

 

永久凍土融化、海冰消失、野火肆虐:北極變暖的惡果終將影響全世界。

上週六,俄羅斯維爾霍揚斯克(Verkhoyansk)地區入夏,氣溫達到了 37.8,創下了新紀錄。這並不是件好事,因為維爾霍揚斯克位於西伯利亞的北極圈內,距離最近的北冰洋海岸線僅有幾百公里。

37.8 的氣溫遠超當地正常水準——該地區 6 月最高溫度的平均值為 20。然而,維爾霍揚斯克的人們很可能會再次見證記錄的誕生:保守估計下,北極變暖速度約為地球其他地方的兩倍(還可能更高),這將導致極地動植物的生態混亂。

 

I001.png - 2020年夏 日誌用相簿

維爾霍揚斯克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專門研究北方泥炭野火的山火科學家 Sophie Wilkinson 指出:「過去幾周的西伯利亞熱浪及其氣溫最高值的增長幅度,是前所未有的。」

 

沒有冰的北冰洋

北極地區的極端變暖通常被稱為北極放大效應或極地放大效應,這可能是三個因素造成的。

第一,隨著全球變暖,該地區的反射率(反射到太空的光量)正在發生變化。

英國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全球變化生態學家  Isla Myers-Smith 表示:「過去 30 年來,我們觀察到北極地區的夏季海冰正在急劇減少。」

由於海冰是白色的,它會反射太陽的能量。眾所周知,大家通常會在夏季用這種方法仍保持涼爽。Myers-Smith 表示,如果要在炎熱的天氣裡遠足,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穿白色T恤,這在北極也是同樣的:「如果海冰在北極融化,那將把白色的反射表面從海洋上清除掉,取而代之的是顏色更深的水面,它必然會吸收更多來自太陽的熱量。」

這會讓北極的水域變暖,並有可能使周圍的陸地溫度升高。海冰也會在比以前更晚的時候重新凝結,因為溫度下降所需的時間變得更長了——其中部分原因是冰雪中積聚的熱量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耗散掉。

「即使北冰洋會在冬季重新結冰,」Myers Smith 說,「它也將會是一個較薄的冰層,有可能在下一年的夏天融化,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凝成一個在夏天也不會融化的冰層。」

這也與第二個原因——洋流的改變相吻合。洋流通常會將太平洋溫暖的海水帶入北極,再從北極帶出較冷的海水進入大西洋。但是,這些洋流可能正在被改變。因為北極地區的冰山融化會向北冰洋注入大量淡水,而淡水的密度低於海水。因此,淡水會漂浮在海水的上方。與此同時,融化的海冰令這些表層水體暴露在風中的機會更多,從而加快了北極地區淡水冷旋渦環流系統——博福特環流(Beaufort Cyre)的速度,而博福特環流會捕獲更多本應流入大西洋的淡水。這種加速作用將使北冰洋表面較冷的淡水與下方溫暖的海水混合,進一步提高地表溫度並融化冰層。

 

I002.png - 2020年夏 日誌用相簿

北冰洋

 

第三個原因則是洋流會影響天氣。更具體地說,洋流會驅動強大的極鋒急流(polar jet stream),令北半球區域內的冷熱空氣團移動。這是北極與熱帶之間溫度差異的結果。但是隨著北極變暖,極鋒急流現在在南北半球劇烈地起伏:夏季時會向北極地區注入暖空氣,而冬季則向美國注入冷空氣,2019 1 月發生的「極地渦旋」就是如此。

Myers-Smith 表示:「西伯利亞現在正受到從南方上移的高壓系統和暖氣團影響,而且它們處在失速狀態,待在西伯利亞不走了。這幾年來,我們已經遇到過許多次這種天氣模式了。」這種夏季持續停留在北極上空的暖氣團,會進一步加劇北極海冰以及永久凍土的融化。

這些暖氣團也可能在冬季抵達,對北極生態系統造成嚴重後果。如果地表積雪開始融化,然後再次凍結,將形成難以打破的冰層。Myers Smith 說,「在北極多處,馴鹿滅絕的程度極其劇烈,因為它們無法突破這些厚厚的冰層吃到下面的植物。」

而且,氣候給生態造成的連鎖效應不止於此。海冰融化讓局部氣候變得更涼爽,形成了空氣和海洋之間的溫度差,從而產生了霧。霧會讓氣溫更低,使植物生長變慢。

霧還改變了光照條件——有霧的天氣會使直射下來的陽光更發散。如果霧太濃,植物將得不到足夠的光照。「不過,如果只有輕霧存在,這可能會對植物有一點幫助,因為更多的散射光有利於植物的光合作用。」Myers Smith 表示。

 

變綠的北極

這樣來看,北極海冰的流失也將對陸地區域產生影響:Myers Smith 和同事發現,北極正逐漸變「綠」

擁有一個翠綠的北極聽上去似乎很棒,但實際上對地球來說這可能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北極可能會出現入侵物種,但更重要的是原生物種的群落會隨之改變

例如,較高的灌木叢變得越來越豐富,在冬季,它們將固定更多的雪,這會導致風不會吹過低處的苔原凍土地帶。這種「絕緣層」可能意味著土壤不會在冬季降溫,這會加劇永久凍土的融化,從而釋放出溫室氣體,使地球進一步變暖。

永久凍土的融化,會改變北極環境中流動水體的鹽度和整體化學性質。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的永久凍土研究專家 David Olefeldt 說:「這些北極土壤中含有大量汞,這些汞已經被凍在土地中很長時間了。我們不知道將有多少汞被流動水體帶向下游。它們最終會富集到食物網和魚類中,影響當地居民(的健康)和土地利用。」

Olefeldt 和他的同事發現永久凍土融化的速度如此之快,會讓北極圈內的陸地塌陷並蝕刻出巨大的空洞,這種現象被稱為熱喀斯特thermokarst)。

Olefeldt 說:永「久凍土不再是堅實的土地,變成了濕軟的沼澤,這會影響牧民和動物的活動。在北極圈內的大部分地區,人們通過養殖放牧馴鹿維生,如果地面失去堅固性,他們的生計就會受到影響。」

有積極的看法認為,北極地區植物的生長速度增加,意味著植被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了更多的二氧化碳。但總的來說,科學家認為,這不會抵消永久凍土融化時釋放的溫室氣體。

Myers Smith 表示,「當有更多的灌木、更好的生長環境和更少的裸土時,植被的確會固定更多的碳。但是我們也經歷了多年凍土的融化,其他因素也會令土壤釋放更多的碳。而這些溫室氣體可能不會被植物生長的增加所抵消。」

 

植物和「僵屍野火」

Myers Smith 和她的同事正在研究的另一個問題是,植被的變化對野生動物的影響。例如,駝鹿以木本灌木為食,而海狸則利用它作為建築材料。Myers Smith 說,「近年來,在苔原凍土地區,人們經常看到這兩種動物。現在它們似乎正在向北遷移。這也影響到了居住在苔原生態系統中的其他野生動植物物種。因此,北極地區變暖潛在的影響正在變得越來越明顯。」例如,海狸可能與當地物種爭奪食物,並通過修建水壩來改變這些生境中的水流。

除了必須適應新來的物種外,北極的本地動物還沒有能力應對如此殘酷的高溫。Myers Smith說:「現在西伯利亞的溫度達到了37.8 ,這會使大多數北極動物難以忍受。」

奇怪的是,北極地區的植物可能比動物更適應高溫。西伯利亞地區的氣候與阿拉斯加內陸地區相似,擁有很明顯的季節和溫度變化。Myers Smith 認為儘管最近的高溫打破了記錄,但並沒有比該地區某一特定時段的最高溫度高出很多。也就是說,當地植物很可能已經適應了這種溫度波動。大多數植物都比較矮小,因此冬天它們不會被雪壓垮,而在溫暖時也不受風的影響。而該地區的落葉植物在冬季落葉來避免積雪,而常綠植物則利用其堅韌多肉的葉片來抵抗寒冷和高溫。

但是植物很難熬過北極地區變暖的另一後果:泥炭野火。泥炭是一類由層層緩慢分解的植物組成的泥土,變乾後會成為富含碳的燃料,一次雷擊就可以被點燃。而且火焰會越來越深地滲透到泥炭層中,在整個區域中緩慢擴散並引燃上方的植被。每公頃燃燒的泥炭,可能會排放 200 噸碳(一輛汽車每年排放 5 噸碳)。隨著北極圈迅速變暖,潮濕空氣上升與上方冷氣團碰撞,會使得雷暴向北移動。這意味著距北極極點幾百英里的地方就可能有閃電發生。

令人不安的是,這些燃燒的泥炭野火會越冬,變成「僵屍野火」。野火科學家 Wilkinson 表示:「即使在下雪時,火焰仍會藏在土壤深處持續燃燒。當土壤表面再次變乾時,野火就會捲土重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稱其為『僵屍野火』的原因——在今年的新火災發生前,你得先去把去年的火災撲滅。」

現在,北極圈在我們眼前展現出了一幅十分棘手的新圖景——它的保護性冰層正在消退,愈演愈烈的熱浪使更多的植被枯竭,帶來了更多的野火。

夏季,當泥炭野火被閃電點燃後,它會鑽進土壤深處越冬,在第二年重新出現。動物種群在不斷向北遷移,北極地區變得越來越綠。這凸顯了一個可悲的現實:地球的最北端正面臨巨變。

 

A022.gif - 2020年夏 日誌用相簿
 

 

◎來源:網絡 / Matt Simon / 翻譯:賈楠

溫馨提醒: 

這是網路轉載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與學習

若轉載圖文有侵權,請告知必當刪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羅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