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入伏!所有人請注意!

 

 

f1.png - 2022年夏 日誌用圖片

 

狗日,又譯犬日,是夏天中最熱的時期,相當於盛夏、真夏,或古漢語的『三伏天』。

「三伏天」請遠離一切生冷寒涼,適當運動,把汗出透,把濕氣排出,才是最重要的養生事項。

 

 

2022年「三伏天」時間表如下:

初伏:716~725日,共10天;

中伏:726~814日,共20天;

末伏:815~824日,共10天。

 

 

 

這段時間不要喝冰鎮一類的水飲料和食物,會使寒氣入侵不能排出,冬天之所以怕冷、腳涼都是三伏天不注意導致,要想使體內的寒氣排出,請堅持在伏天喝熱水,薑棗茶,常溫水,會把體內多少年深入骨隨的寒氣逼出來。(本段源自:東森新聞)

 

 

f2.jpg - 2022年夏 日誌用圖片

:金世 

 

1.三伏天暗藏殺機的四個健康問題

1.中老年易發心梗、腦中風

每年最熱的7~8月,是心腦血管疾病發作的高峰期,因為夏天天氣很熱,出汗多且容易心煩,從而引發中老年心梗、腦中風等急症,需要非常警惕。

 

2.中暑:輕則昏迷,重則死亡

三伏天溫度過高,太陽暴曬,很容易引發中暑,會使人出現昏迷、意識障礙等症狀,甚至死亡。

 

3.腹瀉:易出現血栓、心絞痛

三伏天溫度過高,食物容易腐爛變質、細菌活躍,很容易出現腹瀉。而對老人而言,夏季腹瀉可不是小事,尤其是本身有心腦血管病的老人來說。

因為腹瀉時人體處於脫水狀態,血黏度增高,很容易促使血栓形成,出現心絞痛、心肌梗塞、腦梗塞等。

 

4.血糖波動:引發糖尿病併發症

隨著氣溫的升高,血糖會比原來低。

而糖尿病的最大危害就是血糖忽高忽低,因為血糖波動最容易引起各種併發症,這一點我們也要千萬注意了!

 

f3.jpg - 2022年夏 日誌用圖片

:常覺善緣 

 

2三伏天養生千萬別做這些事!

1.切忌:不開窗通風

三伏天不少人怕熱,全天閉窗室內吹空調。專家表示,不能在空調房間呆得太久。

經常呆在空調房中,就會導致不知冷熱、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冒。

 

2.切忌:大口急喝水

天氣炎熱出汗較多,切忌不要迅速、大口喝冰鎮飲料,忽然過冷刺激會引起血管收縮,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

 

3.切忌:愛沖冷水澡

專家表示,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夏季沖涼水澡。

因為夏季出汗後,毛孔全張開著,這時候再用涼水一沖很容易感冒。

在冷水刺激下,血管迅速收縮,還會引起血壓上升、心臟供血不足等情況,尤其是有高血壓的老人。

 

f4.jpg - 2022年夏 日誌用圖片

 

4.切忌:情緒太激動

俗話說「心靜自然涼」。

越是天熱,我們越要心靜,與人交流放慢語速,不急不躁。

遇到不順心的事,學會情緒轉移,看看情景喜劇,聽聽音樂之類的。

 

f5.jpg - 2022年夏 日誌用圖片

:網絡 大紀元

 

3三伏天也要警惕寒氣纏身

「寒氣」,指的是人體受寒時所產生的東西。中醫認為:寒氣具有陰冷、凝結、阻滯的特性,是萬病之源。

網路流傳著一條冬病夏治的養生方法:在三伏天堅持喝熱水,不吃寒涼食物和冰鎮飲品,會把體內多少年深入骨髓的寒氣逼出來。但喝熱水是年長者的一種生活習慣,但靠喝熱水排出體內積聚多年的寒氣有些誇張。

夏季多喝熱水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發汗,將體內的熱量排出,以熱解熱,也就是中醫所說的發汗解表、疏通清熱。但是這只是一種養生方法,並不是說短短一個三伏天就可以排除體內寒氣。

 

f6.jpg - 2022年夏 日誌用圖片

:網絡 

 

4三伏天養生做好「8個一」!

1.一個溫度~~26

專家表示,夏季吹空調,較適宜的溫度為26以上,室內和室外的溫差最好不超過8

如果溫差過大,很容易造成頭暈、口乾舌燥、咳嗽流涕等不適症狀,嚴重時可能引發中風等併發症。

 

2.一次步行~~出汗

三伏天可以選擇「走暑」去,進行走路的慢運動,既運動健身,又能避暑養生。可以利用平時時間早晚走走,一般40分鐘,2~3公里最合適。

 

3.一杯熱茶——補鉀

三伏天給身體補足水分還不夠,還得適當補點鉀。

專家表示,持續高溫時,大量出汗,會導致體內缺鉀,倦怠無力,精力和體力下降,耐熱能力降低,因此,膳食中適量補鉀很重要。

茶葉中富含鉀,喝茶不僅能解渴,還能幫助消除疲勞。

 

f7.jpg - 2022年夏 日誌用圖片

 

4一碗豆湯~~三豆湯(綠豆、紅豆、黑豆)

夏天很多地方有暑濕,胃口不好,而大多數豆類都具有健脾祛濕的作用。

 

f8.jpg - 2022年夏 日誌用圖片

:網絡

 

5一個午覺~~補精氣

夏季氣溫高,晝長夜短,睡眠容易不好,而且人體消耗大。中午打個盹,補個15-30分鐘的午覺,能很好地恢復消耗的「精氣神」。

 

6一杯溫水~~小口喝

水別等渴了再喝,經常小口小口喝杯溫開水。建議每天喝水量最好多於1500ml

 

f9.jpg - 2022年夏 日誌用圖片

:網絡 

 

7一份蔥蒜~~殺菌

天氣炎熱,食物容易滋生細菌,是腸道傳染病的多發季節,專家表示,吃些殺菌蔬菜或多或少可以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這主要是指蔥蒜類,包括大蒜、洋蔥、韭菜、大蔥等。

 

f10.jpg - 2022年夏 日誌用圖片

:網絡 愛看健康

 

f11.jpg - 2022年夏 日誌用圖片

:網絡 常覺善緣

 

8一次泡腳~~保健

泡足是一種自我保健方法。睡前熱水洗腳,能調補陰陽,溫通經絡,調和身心,升清降濁,安神養心,健脾和胃,減輕苦夏的症狀。

 

f12.jpg - 2022年夏 日誌用圖片

:蘋果綠 

 

5入伏後吃點它更養生

1.羊肉(適量)

夏季,為了躲避炎熱,人們喜歡貪涼,冷飲刺激胃腸,造成消化道功能紊亂。這時適當吃點暖性的羊肉,有利於發散滯留在體內的寒氣,疏通筋脈。

 

f13.jpg - 2022年夏 日誌用圖片

:網絡 

 

2.鴨肉

本著中醫「熱者寒之」的原則,鴨肉適合在燥熱的夏季食用。鴨肉味甘性冷,能起到補虛、祛燥熱的作用,有助於改善頭痛、失眠、便秘等症狀。

 

f14.jpg - 2022年夏 日誌用圖片

:網絡

 

3伏天三神瓜:苦瓜、絲瓜、冬瓜

苦瓜:健脾開胃、益氣解乏、益腎利尿

絲瓜:平痰喘。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木糖膠等物質,全身都可入藥,可謂是三伏天裡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好幫手」。

冬瓜:增食慾。清熱化痰,除煩止渴,降火解毒、利尿消腫,由於不含脂肪且含糖量較低,對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等人群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f15.jpg - 2022年夏 日誌用圖片

:網絡 standardscollector

f16.jpg - 2022年夏 日誌用圖片

:網絡 

:【棒骨玉米胡蘿蔔湯】中:【冬瓜丸子湯】右:【棒骨菌菇湯】→

日常除了多喝水外,午餐晚餐來一鍋湯水也是必須的,因為出汗多,有些微量元素也會隨之流失,比如鉀元素,人體缺鉀就會感覺到渾身乏力沒精神,分享3道適合夏天喝的湯水,含鉀高營養足,消暑解乏精神好

 

 

 042801.gif - 2022年夏 日誌用圖片

 

來源:網絡 /

溫馨提醒:

這是網路轉載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與學習

若轉載圖文有侵權,請告知必當刪除。

 

 插圖06.png - 2022年夏 日誌用圖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羅佬 的頭像
    羅佬

    修羅居

    羅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