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茶邂逅…

 

   1984年夏月,一個偶然,再遇逢老同窗阿喜仔,他在經營茶莊,我本不識茶,只擅長酒,但就在他的好意推介下,並半買送我陶茶盤、仿紫砂壺、茶杯及天平秤等一套茶具,於是便讓我踏上三十多年茶人的不歸路。

   我曾於2012年寫下『淡定禪茶』部落格文章,描述我飲茶的心路歷程,

 

 

 

文章發表後,恍然間又過了五年,在退休的歲月,我以沏茶作為生活上的排遣,大舅子說我「咖啡是我的消遣,品茶是我的最愛,飲酒是我的天賦」,果真他所形容得非常貼切。清乾隆曾說「君不可一日無茶」,我更進階地說,「寧可一日無飯,不可一日無茶」。

在中國蘇州長駐期間,我走過大江南北,追逐各大城市的茶館,喝遍各省市的好茶,雖仍茶香四溢,但最終的回甘感覺,仍然以故鄉的阿里山高山茶為習慣,在台北,我尋找茶館的影子,尋找自覺滿意的茶館環境,一向我喜歡自帶茶葉,因為茶葉的等級,水質的良窳,茶具的質感,再找個喜歡的位置角落,都是我行茶注點的癖好,有專業茶人說,『造境容易,造景難』,應作如是觀,我常到台中,一定選擇美術館地下的「秋山堂」,如果遇有活動,則改道往「耕讀園」、「悲歡歲月」或「無為草堂」,在一個異地的城市,當茶湯泡開,沁得氤氳裊裊清香時,熟悉的心境就來了,陌生的城市好像更親近了。

在家裡飲茶久了,便講究配套,在中國宜興我先後帶回了不少的紫砂壺,在福建閩南帶回了檀木茶具,並隨旅遊團到日本「南部鐵壺」產地盛岡市選購鐵壺,同時我每年兩季向嘉義梅山鄉農會購買「阿里山高山茶」。

茶湯的來源,也就是水質更重要,我家的水源雖來自草山水道的陽明山湧泉,由於是高山水經過火山岩天然過濾後,清澈零菌數可以直接生飲,號稱「藍寶石水」,是全台灣最優良的自來水系統,在日據時代就有「亞洲第一湧泉」之美名,但是平日我們喝將起來仍感覺有「氯」味及殘留雜質,同時水質較硬,因此我們日常飲用水仍然定期叫弱鹼性礦泉水送到家,煮茶水時也用之,並已行之多年,但是礦泉水沏茶比較淡而無甘甜感。

我追尋各地沏茶的水源,但都沒成習性,近日又風聞新竹關西山間『水母娘娘廟』的山泉水很可口,於是我上網查了位置後,便邀老妻同行一探究竟。

從關西交流道下來,很快便找到仙草博物館,從旁邊的產業道路上山,原從google搜尋到的產業道路寬窄不一,但實際還好,穿過樹林,雖前不著村、後不著店,但很快地依山便看到了右側小小的『水母娘娘廟』。

DSC_2425.JPG - 2017年 第3季

水母娘娘廟

 

『水母娘娘廟』很迷你,如同一般常看到的馬路旁的土地公廟,雖然『水母娘娘廟』不大,但是五臟可俱全,妻子先入內燒香,共七炷香,小小的廟就有七個香爐,可見有完整廟宇的儀軌,我先到四處走動並拍照,然後才入內焚香感恩祝禱。

「水母娘娘」神像下方可見一個小井,有長勺子可以取水,但是我們看到先後也過來取水的三部車家庭,都只在廟後方的四柱水龍頭內取水,我問資深取水民眾,他們告訴我說,若要取廟內井水就必須得許願擲筊同意後始得取之,我們無所求,於是便尾隨取水家庭後面,每個取水家庭都是大桶小桶的裝滿水,我們只帶了一個17公升的大塑膠桶裝水,裝水區有四柱水龍頭,大家依序取水,我請教幾位資深取水者有關此地山泉水的反應,每位取水家庭都讚不絕口,都表示水質清澈、甘甜可口。

DSC_2428.JPG - 2017年 第3季

水母娘娘神像下方的小水井。

DSC_2434.JPG - 2017年 第3季

 

我們只帶了一個17公升的大塑膠桶裝水,裝水區有四柱水龍頭。

 

當晚,我迫不及待地便用『水母娘娘廟』的山泉水沏茶,先用日本南部鐵壺燒開100℃,並沖入已置入阿里山高山茶葉的紫砂壺內,茶香四溢,喝起來口感確實很不同,原本用鐵壺煮出的水口感就甘甜,並釋放出的二價鐵本身就是一味甜味劑,鐵壺對水中的鈣鎂離子具有吸附作用,水會變軟,我更喜歡這種山泉水質的清爽軟度。

依據農委會的水質資料顯示,具有好口感的水多具備弱鹼性、富含礦物質及少許微量元素,且含較高的鈉離子,此外水溫在10~12時最能顯出甘甜。因此,我另將擇日抽樣委託外界專業化驗所檢驗山泉水質,如果都符合及格,那麼這趟遠道來回150公里取水便是不虛此行矣。

老後生活,就是簡單生活,也可以說是追求雅緻的生活,讓生活簡單就是清純的過日子,點茶、焚香、掛畫及插花,四般閒事生活,也就是我與老妻每天見香不香的意境,品茗笑談的生活異趣。

6BD90286-64E3-4F86-973F-B9B8A8753C4E.JPG - 2017年 第3季

 原在小茶桌夫妻沏茶區,又增加第二個沏茶區。

 

唐代白居易暮年之際,茶酒是與他常相左右的莫逆知己,有人說,茶人是很孤獨的,孤獨是含寂寞與獨處,有時,我獨個爐香、煎水、自點茶、自品味,當沸水與茶葉交織尚未全開時,會讓人有所期待,茶等著的是懂得的茶人,我等著的是茶湯的莫逆知己,打個禪坐,無言憧憬,以心會茶,桌上另放著老妻清疏風格的插花,煮茶、看花、讀書,自個的身心放輕放鬆,與茶獨處的放空,喚來的是六腑皆芬芳的梳理。

雖茶因人而孤,茶也因人而群,我預想中的清淡且悠閒的簡單生活,一座檜木桌,三兩好友,一壺茶,茶席巾下墊附著一卷素宣紙,一邊飲茶,一邊笑談星月,一邊以毛筆書法喜怒哀樂,一邊收掉宣卷過去,一邊開展未來。寫後的書法長卷攤開將是一席無常的生命邂逅,品茶交心,那是淡淡的浪漫情。

 

B002.png - 2021年秋 日誌用相簿

 

w08.gif - 2021年秋 日誌用相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羅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