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緣來緣去,順逆從容
順其自然,隨緣而安
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人也應該依從自然的狀態,順其自然,隨緣而安,該怎麼生活就怎麼生活,該幹什麼就幹什麼。事情臨到了,人自會知道怎麼做;事情還不明朗,也別杞人憂天、庸人自擾。這就是順其自然、隨緣而安。
位於中央綠地旁的辦公大樓很大,通向辦公樓的人行道不知如何鋪設,設計師便在大樓之間的空地上全種上草。
夏天過後,人們自發走出了路,蜿蜒起伏,錯落有致。施工人員按照人們踩出的路痕鋪就了通向大樓的人行道,這些人行道的設計既滿足了人們行走的需要,又自然優美。
不強求,順其自然,內心安然,外在和諧。
獨立思考,做人適度
老子說:「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在楓葉上,露珠紅紅地閃爍,在荷葉上,露珠有著淚滴似蒼白的透明,這是因為背景的不同而使得露珠有了不同的色彩,但實質上它就是一顆普普通通的露珠。
社會和人往往是這樣,越缺什麼越標榜什麼,那些表面美好的東西,背後的真相可能恰恰相反。所以看人看事千萬別看表面,要透過現象看本質,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眼光長遠,順逆皆宜
所謂「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一切事情放長遠了看,都會「不一定」,好的不一定好,壞的不一定壞,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邊塞有位人家,馬跑到胡人那裡,大家都來安慰他。這個老人卻說:「這怎麼就知道不是一件好事呢?」過了幾個月,他家的馬帶領著胡人的駿馬回來了,大家都祝賀他。這個老人說:「這怎麼就知道不是一個禍患呢?」
家裡多了匹良馬,他的兒子又喜歡騎馬,有一次從馬上摔下來折斷了大腿。大家都安慰他,這個老人又說:「這怎麼就知道不是一件好事呢?」過了一年,胡人大舉侵入邊塞,青壯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參戰,靠近邊塞的人絕大部分都因戰爭而死去。唯獨他的兒子因為腿摔斷了的緣故免于征戰,父子得以保全性命。
如果能看到這點,處順境就不會招搖,而有危機意識;處逆境就不會沉淪,努力尋求轉機。於是不利就能降到最低,有利就能保持最久,這就是眼光長遠,順逆皆宜。
懂得柔弱,和光同塵
老子主張「不敢為天下先」,因為「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槍打出頭鳥」。
做人應該像水一樣,要有極大的可塑性。因為水性柔而能變形,在海洋中是海洋之形,在江河中是江河之形,在杯盤中是杯盤之形,在瓶罐中是瓶罐之形。
和光同塵,首先要有寬大包容的胸懷,老子所謂「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這就是常說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承認和接納人、事、物的差異性,世間萬物本就千姿百態,世間事本就各種各樣,每一個人也都有每一個人的活法。
◎圖文: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