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悶了,不喜歡有東西擋在視野前面

 

 

◎網路分享文: 孫立平

當初,準備買房,面臨兩個選擇,依山,還是傍水?朋友已經在山裡給看好了房子,而且不少老朋友也在那裡。但好像沒怎麼猶豫,還是放棄了。

內心裡,還是喜歡海,願意住在大海邊,與大海為伴。不是不喜歡山,我很多照片都是在山裡拍的,或者說是在有山的地方拍的。因為有山才有起伏,有山才有逶迤,有山才有豐富和變化。

但如果是住,還是水邊,還是大海。

 

漫步雲端分享● 太悶了,不喜歡有東西擋在視野前面

 

這個事情原來沒仔細想過其中的道理。只是隱隱約約覺得,住在山裡有點憋悶。最近,在用過去的照片製作一個小視頻時,才猛然明白了這個道理。

 

漫步雲端分享● 太悶了,不喜歡有東西擋在視野前面

 

那些照片,都是在內蒙赤峰克什克騰旗拍的。有西拉木倫河的,有貢格爾草原的。這是我很喜歡的兩個地方,這也就是席慕容詩裡的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這首詩曾被廣泛傳唱。這次在順手翻閱一些席慕容的資料時,一則故事闖入眼簾:

席慕容帶父親在歐洲旅行的時候,她父親曾經抱怨:太悶了,不喜歡有東西擋在視野前面。對這句話,席慕容很是不解,「我覺得歐洲好大,風景好漂亮,怎麼會悶呢?我不理解,難道那麼遠的山也會擋你嗎?」

多少年後,席慕容回到蒙古高原,這時她才知道,什麼叫眼前有東西遮擋。

她說,回到老家的第一天,遠遠地看到一個牧民從草原上騎馬過來。「他穿著藍衣服,那麼遠的距離,我能看到他腰間那根黃腰帶的光芒,就像一根針尖在太陽下發出光芒一樣。其實我是個近視眼,可是在草原上,我卻能看得清清楚楚。」「哦!我的天,我明白我父親的感覺了。」

讀到這段話的時候,我的心裡猛然一動:啊,把我內心中一種迷迷糊糊的感覺說得如此透徹明白。

我非常理解老人的那種感受。山,確實比較遠,但擋住了你的視線,也就擋住了你的內心。

在西藏,在新疆,在內蒙古大草原,那才體會到一種什麼叫遼闊與博大。在這一望無際的天地之間,什麼鬱悶,什麼煩惱,都會隨風飄去,消失在遙遠的天邊。西藏和新疆都比較遠,但這些年,我走遍了內蒙的每一個盟市。我喜歡草原的遼闊,也喜歡大海的博大。

說到這兒,就不禁想起中國那句古話。「智者樂水,仁者樂山」。這句話出自於《論語》雍也篇。原文是這樣的,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多少年來,人們總是望文生義地將其解釋成:聰明的人喜歡水,仁厚的人喜歡山。

 

漫步雲端分享● 太悶了,不喜歡有東西擋在視野前面

 

對此,我一直有點不解。難道喜歡山和喜歡水,真的能作為仁與智區別的標誌?哪有這樣的道理。遼闊的草原,無際的大海,給人的與其說是智慧,不如說是胸襟。

這次,才看到另外的一種解釋:孔子將山水形象而生動地比喻為智者和仁者,智者是聰明的人,性格就像水一樣活潑靈動,反應敏捷,思想活躍,性情好動。仁者就是仁厚的人,他們像山一樣穩健安靜,仁慈寬容,穩重不遷。

我在這方面根底較淺,沒有能力考證,據說,孔子對學生子貢是這種解釋。但我相信,這種解釋是更合適。遼闊與博大,不僅給人以智慧,也給人以胸襟。但更重要的是,在我們的內心裡,不應該有東西遮擋。否則,太悶了。席慕蓉的父親如是說。

 

插圖02.gif

 

 

來源:網絡 /

溫馨提醒:

這是網路轉載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與學習

若轉載圖文有侵權,請告知必當刪除。

 

WeChat 圖片_20221029103233.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漫步雲端
    全站熱搜

    羅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