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身體最怕的5件事
理想中的夏天是涼風、泳池、比基尼,但是現實中的夏天卻是高溫、燥熱和煎熬,而且一不留神還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襲,那你知道夏季身體最怕什麼嗎?
喝水最怕快
圖: 好健康雜誌
由於氣溫高,出汗多,身體缺水速度也會加快,很多人習慣大口大口地喝水。
如果喝水太快,水分會快速進入血液,在腸內被吸收,使血液變稀、血量增加,有心臟不適的人群容易出現胸悶、氣短、嗆咳等症狀。
因為使用杯子喝水需要仰頭,容易嗆到。若用碗喝水,就能降低仰頭喝水的風險。
溫馨提醒
1、無論何時,喝水都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每次只喝100~150毫升,身體吸收得更好;
2、喝水不能貪涼,溫水對身體最好。
頸椎最怕吹
夏天有些人喜歡在空調房裡工作或休息,但是如果空調對著頸椎吹,周圍的軟組織容易產生病變,造成頸部持續痙攣、後背酸痛等後果。
加之坐得太久還會造成頸部運動失調,從而使頸椎病的症狀加重。
溫馨提醒
1、室內空調溫度不要低於26攝氏度;
2、肩背部不要直對著空調;
3、如果空調溫度不能自行調節,可以在肩上搭個披肩,晚上給肩膀做個熱敷。
家裡最怕細菌
春夏交替之際是過敏高發的季節,各種細菌、病毒伺機而動。許多人認為過敏來自戶外,事實上在室內也有很多過敏原。
最為常見的就是:廚房裡的黴菌、臥室裡的塵蟎以及陽台上的花粉等等。
溫馨提醒
1、夏天應增加清潔的次數,至少兩三天打掃一次。
2、 使用空氣清淨器,淨化室內空氣,清除過敏原,這是一種更加便捷、有效的方式!
眼睛最怕曬
在烈日下,眼睛是最脆弱的器官。眼睛喜涼怕熱,不注意防曬,很容易提前老化,並引發各類眼疾。
溫馨提醒
1、如果在上午10點到下午4點外出,最好戴上太陽眼鏡、帽子或打遮陽傘。太陽鏡顏色以茶色、淡綠色防紫外線效果最佳;
2、可以多吃點養眼的食物,比如枸杞、山藥、胡蘿蔔、藍莓等;
3、夏天細菌繁殖快,避免用手揉眼睛。
腸胃最怕涼
夏天是腸道疾病的高發期,細菌、病毒、不潔食物等都是引發胃腸疾病的原因。
例如未經徹底煮熟的蝦、蟹等海鮮,還有人們喜歡吃的涼菜、水果如果沒洗乾淨也會引起急性腸胃炎。
再加上高溫環境下,食物儲存不當會迅速變質,如不慎食用,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
溫馨提醒
1、 少吃太涼的東西,如冰鎮飲料,尤其早晨起床時和晚上臨睡前;
2、天熱雖然會出現胃口不佳,但千萬別「不想吃」就不吃,或者突然「想吃」就去吃,空腹或飲食不規律都會損傷胃黏膜;
3、吃涼拌食物時,不妨加點薑,可以暖胃、殺菌。
夏季養生食譜
- 薏仁——祛濕健脾
薏米又叫薏仁,性涼味甘、淡,具有利水、健脾、除痹、清熱排膿的功效。市場上看到的薏仁通常都是白白一粒粒的,但事實上這種薏仁是有去過外殼、種皮後的樣子。留下紅色種皮的稱為「紅薏仁」,薏仁的種皮富含「薏仁酯」,能夠抑制癌細胞,所含的維生素B群和纖維素也較完整。
薏仁食療效果
(來源:早安健康)
健脾益胃: 《本草綱目》記載,「薏苡仁,陽明藥也,能健脾益胃。虛則補其母,故肺痿、肺癰用之。筋骨之病,治以陽明為本,故拘攣筋急,風痹者用之。土能勝水除濕,故泄瀉、水腫用之。」
清熱利濕:薏仁可健脾補肺、清熱利濕。《中國藥植物鑑》記載:「(薏仁)治肺水腫,濕性肋膜炎,排尿障礙,慢性胃腸病,慢性潰瘍。」
降低血脂:據現代藥理研究發現,薏仁中的脂肪酸,主要由油酸及亞麻油酸組成,能降低血脂。
中醫師的薏仁飲食叮嚀
1 據《本草綱目》記載,薏仁粥主治風痹,可消水腫,補正氣、利腸胃。以薏仁粉與麴米釀酒,可強筋骨、健脾胃、治療風濕疾病。
2 臨床上用薏仁治療扁平疣有一定的效果。其他如關節炎、急慢性腎炎、癌症患者,平日多食用薏仁,對改善症狀也有所助益。
3 薏仁能促進體內血液和水分的新陳代謝,可利尿消腫、抗發炎、降血糖,進而增強身體免疫力;還可減輕扁桃腺炎、良性腫瘤等症狀。
4 薏仁雖具降血糖功效,但澱粉含量不低,糖尿病患者應注意攝取量。
5 孕婦食用薏仁,容易導致子宮內的羊水量減少,因此懷孕期間不宜多吃。
選購:購買薏仁時,宜挑選顆粒大而飽滿、質地堅硬光滑,氣味微香,表面白中帶黃、有褐色縱溝,底部深褐、略粗糙,斷面呈白色,且富粉性者為佳。
保存:薏仁須防潮、防鼠食,宜將薏仁裝在乾燥容器中存放於陰涼乾燥處;或將薏仁放入密封罐中,存放於冰箱冷藏室。
用法:薏仁以內服居多,一般的用量約為10~30克。
2.綠豆——解暑去火
圖:網絡
我們都知道,綠豆能解暑、利濕、解毒,一碗綠豆湯是解體內暑熱的好幫手。
而且夏季出汗過多,喝綠豆湯不僅能補水,還能提供鈉和鉀,缺乏這兩種元素會讓我們感覺困倦無力。
不過,經常腹脹、腹瀉的患者則不宜頻繁飲用。
3.山藥——健脾補氣
圖:網絡 / 快樂廚房雜誌 / 紅棗山藥排骨湯
山藥可是平補的良藥,對五臟氣血的虛損補益效果絕佳,常被用來治療脾胃虛弱、倦怠無力、食慾不振等症狀。
建議吃山藥最好選用蒸、燉等烹飪方法。
4.冬瓜——祛濕祛暑
圖:蔬福生活
中醫把冬瓜稱為「祛濕大元寶」,有祛暑、祛濕、利尿的作用,它是果蔬裡祛濕的第一號專家,既是美容佳品,又是減肥聖藥。
夏天如果身上長了痱子,可以把冬瓜切成薄片,擦於患處5分鐘,幾天下來痱子就會消失。
5.扁豆粥——健脾開胃
扁豆花山藥薏米肉片粥
扁豆具有健脾和中之功,味甘性平氣香,能疏脾開胃,可用於脾胃虛弱而飲食不進者。
扁豆花山藥薏米肉片粥,主要功效如下: 補脾益胃:薏米和山藥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維生素,能促進腸道蠕動,增進食慾,改善脾胃虛弱 利水消腫:薏米具有利尿作用,能夠幫助身體排出多餘的水分,減輕水腫問題 補血滋陰:山藥和肉片含有豐富鐵質和蛋白質,可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增加血液的紅血球數量,有助於改善貧血問題 所以,這道粥品對於改善脾胃虛弱、水腫和貧血等問題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6.藕——健脾開胃
蓮藕玉米紅蘿蔔湯
夏天胃口不好的人,可以吃點藕。蓮藕有一定的健脾止瀉作用,能增進食欲,促進消化,開胃健中。
蓮藕別總炒著吃,可以試試蒸、煮、熬湯吃。
7.苦瓜——清熱解暑
圖:快樂廚房雜誌 / 皮蛋涼拌苦瓜
中醫有「夏吃瓜」「夏吃苦」之說,苦瓜性寒味苦,有清熱解暑,明目解毒之功。
涼拌苦瓜最為簡單,不管是燒、炒還是涼拌、煲湯,只要能把苦瓜做熟且不失「青色」,都能達到去火的目的。
不過,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
◎來源:網絡 /
★溫馨提醒:
這是網路轉載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與學習
若轉載圖文有侵權,請告知必當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