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讀書會


讀『人生六十才開始的方法』


 

在這個時間,在這個年紀,搞個『生活讀書會』似乎過於「法相莊嚴」。


    換言之,也就是在這個半退不退的「初老」年齡,同時恰在這個景氣不佳的「壞年冬」,有的老同學已過著閒雲野鶴的日子,有的老同學仍在拼「老本」,為後半生過更優質的生活品質,有的老同學已穩坐職場或商場有利的位置,繼續為更高的目標而勇往直前,最有意思的是有老同學已將正職當副業,優遊職場,「日大出而小作,日未入而休息,有酒則飲,有閒則食,帝力於我何有哉?」


    所以這個時節,定期的『生活讀書會』,宛如平淡無味的礦泉水,因為出席的人員不太熱烈,但也因為在草創階段,所以不太踴躍或不太在乎的老同學也都在意料之中,更因為如此,創會主席美雪嬤的堅持,卻讓我非常佩服與支持。


    莊子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修身與自在養性,是我很在意的生活品質,因此當見著美雪嬤的意志力,能將『生活讀書會』進行到第三回合,著實不容易,同時也促使我將個人的閱書獨樂樂擴大到眾樂樂,幾位老同學讀同一本書,說共同的語言,運用不同的思路,發表各自的心得,我只能說「很圓滿」。


    讀書會伊始,我原本將企業內各主管每月例行的『讀書會』運用到老同學的『生活讀書會』,但執行起來有點兒嚴肅與不自在,不太合乎「隨心所欲」的老同學們,最終仍採取「條條大路通羅馬」的任意,天邊各朵雲,讓初老人家遨遊舒展。


    我曾在部落格提到我89歲老母親同學會,隨著歲月無情,從早年四個班級(男女各兩班)的同學會,一直到20116月自然終止,因為只剩兩位「老」同學可以柱著拐杖親自出席,她們的同學會長期會址原在北投「台銀宿舍」,後來改為陽明山「國際大旅館」,每個月一次同學會,大家租用一個大房間,或坐或臥或聊或泡湯,其樂無窮。


    我也期盼『生活讀書會』兩年後有更多老同學加入,同時能一直延續到「幾個」十年後大家都老態龍鐘、自然凋零而乏「人」問津時,才「壽終正寢」。我更期待男同學因讀書而能更浪漫與熱情,女同學因讀書而能更體貼與溫柔,對於促進日後兩老生活品質絕對會更圓融與窩心。


    這次推薦的書目是弘兼憲史談「活耀老化」,也就是談黃昏世代的覺悟與自立;我認同他所說,「停止學習的人才可稱之為老人」,因此在邁入初老階段,多讀多看多想,是很重要的課題,除了老伴、老友、老本是充分的條件外,那麼老同學的互通有無,感情的連繫與生活的分享則是必要條件。


    同學間不分財富、地位與名利,縱令是顏回居陋巷仍不改其樂,郭內外有田,足以給饘粥,足以為絲麻,並鼓琴以自娛,孔夫子盛讚顏回說,『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行修於內者無位而不怍』;因此老同學間沒有交相利益,只有溫暖的弱冠之年嘻鬧回憶。


    第三回『生活讀書會』在一小小包廂,五個老同學,第一次出現三男兩女,美雪嬤與台中阿瑞仔相互抬槓,頓時也熱鬧無比,來自台中的「班對」係第一次出席,來自德國漢堡的法蘭客,隔天就得返回工作崗位,他說,這趟返鄉帶給他對夫人增添許多不同的浪漫思情。


    太平紳士阿瑞仔很大男人主義,但非常呵護妻子的立場,給我印象深刻,他是難得的孝子,也平衡了媳婦與婆婆間的和諧關係,讓我感動;在孝道與事業間,他做了自在的選擇;不過「什麼時候可以一同出遊旅行?」對太平阿瑞仔卻是一件很痛苦的決定。


    作者弘兼憲史說,「七十歲之前花掉七成儲蓄,這樣的生活是不是很棒?」


    旅行,是最好的消費方式,但「如果撐到七十歲才去法國羅浮宮可能會覺得累不想逛,而在入口處等候其他人參觀完畢,而且年歲大了也爬不上帕德嫰神廟的山坡,就算去了中國萬里長城,也只能走了十階梯就氣喘吁吁」。


    因此,步入初老階段,趁體力好的時候,從遠而近,嘗試各種休閒方式雲遊四方。


    法蘭客夫人明年將到德國探親,法蘭客說,歡迎同學一同從德國到瑞士自由行,不僅太平阿瑞仔難決定,相信幾位老同學都還沒準備好。


    作者弘兼憲史又說,「將所有的財富在這一生用完,可說是一種瀟灑主義的體現!」


    你()說呢?

 

 

 

原始心情● 生活讀書會

 

 

原始心情● 生活讀書會

 

19766月與經濟學于明宜教授於校園談笑。

 

WeChat 圖片_20191201212618.gif - 2019年冬 日誌用相簿

E05.jpg - 2019年 第三季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原始心情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羅佬 的頭像
    羅佬

    修羅居

    羅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