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讓你生氣的,是你內心的偏執!
這世間最難放下的是執念,有人執著於正邪,有人執著於對錯,有人執著於愛恨,有人執著於生死。
我們經常會說:哦,那個人讓我生氣,因為他做了什麼什麼。
如果仔細檢查一下的話,你會發現,事實上並不是那個人做了什麼讓你生氣,讓你生氣的是你內心的執著。
如果你沒有任何執著,那個人做任何事也不會激怒你。
妳是個非常非常愛乾淨的主婦,妳不能容忍家裡有任何不乾淨的地方,妳的家每天都要打掃一遍以確保妳感覺良好,妳開門倒垃圾的時候卻發現妳的鄰居把你們倆家之間的過道弄得一團糟。
妳因此而怒火中燒,妳去敲他們家的門。
但如果妳不是那麼愛乾淨,妳就會無動於衷。
因此,這件事本身並不具備激怒妳的因素,妳會被激怒完全是因為妳有潔癖。
再舉個例子,妳非常喜歡某位歌手,但妳的好友卻告訴妳,他的歌是垃圾。
這足以令妳感到不快或激怒妳。
我們來分析一下,妳認為她那句話激怒了妳,事實上這句話很可能只是對妳才有這種作用。
如果她是說給一個同樣不喜歡這位歌手,或者一個不知這位歌手為何人的人聽,那個人一定不會被激怒。
相反的,她還可能會很開心。
所以,並非那句話激怒了妳,只是妳內心的執著激怒了你。
如果妳希望不被激怒,有兩個選擇。
讓所有的人都認為這位歌手的歌很美是第一種,那樣就沒有人會告訴妳,他的歌是垃圾。
不過這很不容易實現。妳需要耗費巨大的精力來讓每個人相信這位歌手的歌是非常動聽的。妳必需把每一個人都擺平,一個都不放過,即使只剩下一個,他都可能發出不和諧的聲音,讓妳再度被激怒。
想一下,這種可能性有多大,妳有可能完成嗎?
另一種方法是放棄妳的執著,這樣無論其他人說什麼,妳都無所謂。
妳知道,沒有任何外境具有激怒妳的企圖或作用。
我們經常說這樣的話,我們抱怨別人把屋子弄得一團糟,抱怨別人說那些我們不愛聽的話,抱怨我們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我們總是把造成我們痛苦的原因歸咎他人。
沙特說:他人是我們的地獄。
(註: 尚-保羅·沙特Jean-Paul Sartre,著名法國哲學家、作家,存在主義哲學大師,被譽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其代表作《存在與虛無》是存在主義的巔峰作品)
我們認為讓我們痛苦的罪魁禍首是別人,而不是我們自己。
我們都不想要痛苦,所以我們試著說服別人按我們希望的方式行事,不要說那些我們不愛聽的話,對我們尊重,以及照我們的想法去做事。
這可能在短期內會奏效,但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服從你,即便你是美國總統。
總是有突如其來的痛苦等著你,而你對此毫無防範。
如果仔細審視你的痛苦,你會發現,你搞錯了物件,你冤枉了好人,並不是其他人做了什麼讓你痛苦,是你自己讓你痛苦。
你有各種執著和習慣,當他們遭遇反彈的時候,你就會感受痛苦。
剛才我們說到消除痛苦的方法是你放棄你的執著,雖然我用了「放棄」這個詞,但其實並沒有什麼需要放棄的。
你不需要把任何東西扔掉,因為本來就沒有真實存在的東西,你以為自己緊握在手心的東西是真實的,但如果你展開你的手掌,你會發現一無所有。
如果你認識到這一點,你就已經放棄了。
如果你不明白你的敵人是你自己,你會把所有的時間用來埋怨他人或改造他人,這樣你永遠不會得到你想要的。
你希望避免痛苦,但你走錯了路。
你必須瞭解痛苦並非他人造成,這樣你就可以順藤摸瓜的找到痛苦的發源地。
我們的痛苦來源於我們的習氣,而我們的習氣來自「偏執」,我們有「偏執」,那是因為我們的「不智」。一切都是從它開始。
◎圖文: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