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的三大智慧

 

 

b1.jpg - 2023年春 日誌用圖片

 

人生無常,很多時候,對事情不必過於認真,糊塗一點,也省得自己太累。

生命雖短暫,但生機無涯。如果你這輩子,不想碌碌一生,就要有所追求,要為自己的心靈找一個美麗的歸宿,這是人生追求的一種修行境界。

我們也不用把目標定得太高,能夠讀懂以下《金剛經》中的這3句話,領悟修行境界,就很厲害了,看看你能瞭解多少。

 

b2.jpg - 2023年春 日誌用圖片

:網絡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這是《金剛經》中的一句經文,從字面意思來看,也很好理解,世間的一切都是虛無縹緲,虛幻不真的。

當面對世間之事,古人的行為方式,就體現出了大智慧。比如莊子的夫人去世後,莊子卻說:她脫離了身體的束縛,我為她感到自在。

當代教育家,南懷瑾先生,有一次去拜訪重病的故友時,也說出了和莊子類似的話。南師說:老友,我為你慶祝。

這就是聖人的一種境界,聖人是同道的,他們的心靈相通,已經不去追求身體的長生,而是精神的愉悅。世人太過於看重身體,反倒是負擔。

 

b3.jpg - 2023年春 日誌用圖片

:網絡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所謂的百年人生,在宇宙間,不過只是滄海一粟。

在聖人、佛、菩薩眼中,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當下,都只是一種現象而已,所以人生最好的生活狀態,就是活在當下。

人生中有很多當下,它存在於過去、現在、未來,而且從不重複,也不可更改,亦無法找尋。

過去、現在、未來,這三種心都不可得,就像人人都追求幸福一樣,但恰恰正是這種無止境追求的心態,就是『苦』的來源。

 

b4.jpg - 2023年春 日誌用圖片

圖:網路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一切表像和名相,其實都是人們眼耳鼻舌身意,所建立主觀意識的產物。

有這樣一個故事,可以助人領悟,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真諦。

《述異記》中記載,在西晉,有個人名叫王質。上山打柴,到了一個山洞口,因好奇心,就進山洞看了看,只見兩個人,正在下圍棋。

兩人就邊下棋邊吃棗,還順手遞給王質也吃。一局棋下完後,有一個人對王質說:天不早了,你該回家了。當王質俯身拿斧子時,沒想到斧柄已爛朽。王質回村後,一個人也不認識,一打聽才知道,一百多年前確實有這個人。這就是著名的「爛柯人」典故。

故事的真偽,不去探討,後以「爛柯」指世事變幻,「爛柯人」可指樵夫,也可指久離家而剛回故鄉的人,亦指飽經世事變幻的人。「爛柯人」的故事常常被人們用來形容人世間的滄桑巨變。滄海變桑田,確實不虛。當我們用「心」去看事物本質,就會發現,追求的慾望,不過是鏡花水月。

 

 

插圖04.gif - 2022年插圖 日誌用圖片
 

 

來源:網絡 /

溫馨提醒:

這是網路轉載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與學習

若轉載圖文有侵權,請告知必當刪除。

 

640 (2).jfif - 2022年插圖 日誌用圖片

z19.gif - 2022年插圖 日誌用圖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羅佬 的頭像
    羅佬

    修羅居

    羅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