檜意生活
~~嘉義日式老宿舍群與故宮南院 行腳
在豪雨氣旋中,我穿過嘉義檜木森活村及故宮南院的時空雨陣,雖然兩者產物是差距久遠的不同世代,不過對我而言,古早時候與古代時期,一個是可以回憶的,一個僅是在夢裡的,只在字句的差別而已。
位於嘉義市區內的日治時期阿里山林區日式老宿舍群。
大雨滂沱下的故宮南院雨景。
我喜歡看早期日本式老宿舍,因為它是我從小看到大的生活景物,很親切,很平實,由於嘉義市是阿里山森林鐵路的起點,因此留下了百年的林場文化資產,包括了早年日式宿舍,也是當今台灣保存最完整的日式宿舍群。
我生長於花蓮市,市區周邊便有不少的日式宿舍,經常到同學家裡串門子都是日式宿舍,於是圍籬內花草樹木、屋內木質地板、榻榻米與迴廊…都有不少成長時期的故事。
年輕時候曾在台陽礦業菁桐礦業所見習,所住宿的「北海道」日式宿舍群,及原台陽菁桐及九份日治時期招待所,算是最顯明年輕歲月的記憶,但也已是近40年前的回顧了。
原台陽礦業招待所(員工俗稱:台陽club),也是主管職宿舍。
數十年來,各縣市拆了不少早期的日式宿舍,於是在現今閒暇時候,鄰近的北投文物館、禪園、同安街紀州庵文學森林館、青田街日式教師宿舍群、紫藤廬、宜蘭設治紀念館、台中悲歡歲月茶館、移植到淡水的一滴水紀念館…,我都以捨不得的心情去感悟屋內的氛圍,因此當我行腳各地,只要有茶座的日式宿舍,我便毫無猶豫地走了進去。
台北市同安街紀州庵文學館。原為日治時期高級料亭。
建於1915年日本福井縣古民宅,09年自日本整屋輸入淡水鎮的一滴水紀念館。
花蓮縣光復糖廠原日式宿舍,現已改為民宿經營。
嘉義檜木日式宿舍群,佔地約3.4公頃,南北共分六區,有28棟日式檜木老宿舍,同時外包給廠家做不同的文創、在地、休閒的生意,在老友阿舍仔的引導下,我們進入活泉人文茶館,邊品茗邊觀照窗外的雨景,這間老宿舍原來常住的主人身子應該不高,我站起來時,腦袋瓜都頂到屋樑了,不過,踏在檜木地板的感覺,及坐在迴廊前望向荷花池的庭園,如果是「枯山水」的庭園設計,那種老莊與禪宗的意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更能投我所好的了。
檜木老宿舍群導覽圖。
宿舍群中的荷花池。
商家設立的開運招財貓。
花木扶疏的宿舍群。
日治時期官舍興建空間最小的當屬「四戶建」。
營林俱樂部建於1914年,17世紀英國都鐸式設計,原為台灣總督府營林局的休閒娛樂場所。
老友阿舍仔安排我們到活泉人文茶館下午茶品茗。
豪雨下天空陰暗,我們在檜木宿舍茶館內賞雨景。
雨中散步到「北門驛」,此驛站啟用於1912年,原為阿里山森林火車站的起點,新站落成後已改為市定古蹟。
讀完嘉義檜木日式宿舍群的歷史後,嘉義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相對地讀起來更遙遠,位於嘉義故宮南院園區面積達68公頃,分館區、景觀區及人工湖區,只是該日大雨滂沱,從停車場地走向館內,那還真是一段漫長的路程,雖然撐著大傘,但衣衫褲管仍濕淋淋地走入博物館內。
仍在大雨下施工的故宮南院。
大雨下,從停車場走向博物館的人工湖長廊感覺好遠。
雖然有鎮館之寶-「翠玉白菜」,但館內展示的是讓遊客體驗亞洲多元文化的文物居多,中國文物仍以大清王朝為主要,回顧歷史,當大清一統華夏後,雖然武略顯赫,大拓疆土,但是在文化方面卻是大貶漢服飾,在滿清統治期間,我們可以看到蒙古族穿蒙服,苗族穿苗服,回族穿回服,獨獨對漢族要求易服,對漢男子頒布「薙法令」,強迫改剃滿族髠髮型,更以凡漢人官民男女,穿戴要全照滿州式樣,「不從者斬」為手段,於是十分重視髮式與衣冠服飾號稱「衣冠上國」的漢民族慘遭易俗至今,這就是我在台灣民俗活動上,或電視劇上看到滿服衣冠非常難以接受的地方。
故宮三寶之一,翠玉白菜,長18.7公分,寬9.1公分,厚5.07公分。圖:來自網絡『宏觀』新聞網。
敦煌壁畫上的身姿曼妙衣裙彩帶飛天的漢服,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民族服飾之一,但是漢人傳統服飾已經消失了近三百年,流行韓劇上朝鮮人所穿的韓服,只是明朝漢人服飾之一,日本和服也只是唐朝幾款漢服而已。
我喜歡品茶,也對「和敬清寂」、「一期一會」的日本茶道禮儀充滿好奇,尤其我特別留意到在奉茶的儀式中,茶人穿著傳統雍容端莊的和服,但是台灣無論是茶藝、茶道、茶會教學或表演者,幾乎都是穿著滿服,或是改良式滿服,台灣的道教廟宇上香主其事者也幾乎都是滿服,這是後話。
我千里迢迢冒著豪大雨跑到嘉義故宮南院賞古,好笑的是台北故宮離我家不到十公里的路程,卻是多年不曾入內,所以我回台北閒暇之餘的第一件事,便是再度光臨台北故宮博物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