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美和苦澀的滋味

---苗栗卓蘭景山楊家「四知園」休閒農場記

 

 

      一位是海洋大學的退休生化教授,一位是逢甲大學即將退休的數學教授。這兩位老博士夫妻檔寄情山林,在卓蘭景山購地2.5甲地胼手胝足開創出自我滿足的「寶山」。

      再幾個月就可以拿到免費公車票的老大人來說,含飴弄孫是一個奢望,他有閒不住的精力,雖然每回都說田園生活弄得他手腳傷痕累累與腰酸背痛。

      當年他移居澳洲,遠離台灣的喧囂吵雜,但是他仍不時關心台灣本土,但有人說為何要在海外留後路,所以他選擇苗栗的山區過著半隱形的生活,雖然每周幾乎足不出山,但不是隱居,「寂寂幽山裏,誰知無悶心」,所以他也大方地開放給來自老朋友、老同事、與老同學到他的農園長駐足、深呼吸。

      「竹中同學會與海大的同事們,都搭遊覽車到山下,再走上來賞園」,掩不住的喜悅,說出大家對他肯定與讚嘆的成果。

      他說,為紀念東漢第35代太公-楊震清廉之傳家遺訓,後代的楊家堂號為『四知園』,所以他也將有山有水的林園,取名為『四知園』。

      這座山林位於山腰到山頂的坡地,開車進入林園內必須要通過坡度頗高的「好漢坡」,因此後輪帶動的休旅車比較能輕鬆上山,當蜿蜒山途中,聽到一群犬狗狂吠聲,就知道楊家『四知園』即將到了。

      正園內一株高大的樟樹立於其間,環繞在屋舍周圍的也是巨大樟木,右側則是成長中的檜木群,樟木樹下擺了乘涼石椅與石桌,可遠眺梯狀果園與遠方山巒。

   「居山四望阻,風雲竟朝夕。深溪橫古樹,空岩臥幽石。日出遠岫明,鳥散空林寂。蘭庭動幽氣,竹室生虛白。落花入戶飛,細草當階積。桂酒徒盈樽,故人不在席。日暮山之幽,臨風望羽客」,我找到一首他們隋代太祖--楊素的詩,內文詩句對映我眼中的『四知園』周遭,雖不近,亦不遠矣。

   楊夫人純姐每周四日尚得在台中授課,山中歲月只有四條老狗陪伴著老伙兒,「獨坐對陳榻,無客有鳴琴」,今日的孤獨可以用科技網路改變隱士般的生活,每日白雲飛暮色,綠水激清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命就是如此逍遙。

   園內夫婦倆獨力開通四條山路,環繞整個上下山園成「四」字,所以他也將山路分別命名為天道、地道、你道、我道等『四知道』與『四知園』相輝映,也就是所謂千山鳥飛不絕,萬徑人蹤不滅,山頂岩壁有一道面積不大的小清泉,雨來水漲不溢,雨停則還原面目,讓我想起當年在中國蘇州長駐期間,有空閒之餘,經常到訪西郊的天平山,山上有「吳中第一水」的「白雲泉」。

   唐代的白居易曾寫下「天平山上白雲泉,雲自無心水自閑。何必奔衝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山居的雅興,清閑透澈,是一種無牽無掛、從容悠閒的飄逸,何必理會山腳下藍綠拖棚的故事與高明的騙術?

   除眼前所開創出的一片山林,這位老博士仍思量未來在海內的花蓮或海外的澳洲,再尋找心目中的桃花源,尋找做為活到老,做到老的「養老」之地,也許「桃源在何許?西峰最深處。不用問漁人,沿溪踏花去。」

   不過當夢想成真時,走在前端的老人,雖然步伐已經緩慢,但是蹦跳的女兒後代,是否有意願倘佯山水間?或是任其田園荒蕪?

   我的兩位表哥由於捨不得十多甲祖產田地的荒蕪,所以高位退休後,遠赴花蓮富里家鄉辛勤地讓一片翠綠稻田欣欣向榮,換回來不是金錢或青春,而是體碩健康與幽情人生。

   同樣都是老人家,一位是開創,一位是守成,鐘鼎山林都是夢,人間寵辱休驚,只消閑處過平生。

   這位老博士,是我已移居極樂天國20年大姊的夫婿。

   也是我的姊夫。

   日前我買了一張Adele歌手在英國皇家亞伯音樂堂現場演唱的專輯,其中有一首『Someone like
you
』,未料到聽得我熱淚盈眶,因為宛如大姊在詮釋這首歌……

 

沒有什麼需要比較的,不必擔憂或掛心,遺憾和錯誤都是記憶編織而成的。

 誰會知道它會如此,交雜著甜美和苦澀的滋味。

 不用擔心,我會找到一個像你一樣的人

我希望你過得很好,但別忘記我,我懇求你。

我記得你說過:

愛情,有時候天長地久,有時候刻骨銘心。

 

 

原始心情● 卓蘭四知園農場

園內正面是一株高大樟樹立於其間,左側為密集正在生長的檜木群。在一大片草坪中更顯出樟木的粗大。

 

原始心情● 卓蘭四知園農場

園內有幾株價值不菲高大的樟樹環繞在草坪四周。

 

 

原始心情● 卓蘭四知園農場

空曠的草地很適合小朋友到處嬉戲,右為檜木群,左為楊家「豪華農舍」但與時下正夯的農舍相比,顯然楊家農舍豐富許多,它有自然的空調冷氣,也有潺潺的水瀑與養魚池。

 

 

原始心情● 卓蘭四知園農場

園內養了四條土狗與獵狗守護著,圖為老黃狗與小孩。

 

原始心情● 卓蘭四知園農場

從山坡上到山頂在走下山到草地,瀏覽園內他手植的一草一木,他說些我聽不太懂的花草果樹養植經驗,對於一向講求績效的我,也要學習農藝的慢工與細活,更重要的是摒除喧囂、淡泊寧靜。

 

原始心情● 卓蘭四知園農場

水深三公尺的養魚池,從草坪高處往下看,有訪客說,好像是「小溪頭」景觀。池內有巨大的錦魚及大頭鰱,可惜沒殺生的心情垂釣。

 

原始心情● 卓蘭四知園農場

山坡地樹木與檳榔樹交錯,天暖了,山櫻也築花了。

 

原始心情● 卓蘭四知園農場

從魚池旁沿石階走上山頂,沿路都是他們夫妻如數家珍的人工傑作。

 

原始心情● 卓蘭四知園農場

山頂上的「四知草堂」,絕對可以「避陽遮雨」,有發思古之幽情。

 

原始心情● 卓蘭四知園農場

由山路的樹叢往下探林園內的草坪。

 

原始心情● 卓蘭四知園農場

這是人家告訴我的「桃花」開。

 

原始心情● 卓蘭四知園農場

這是「茶花」。沒人解說,我無法想像茶樹結果的模樣。

 

 

 

原始心情● 卓蘭四知園農場

這一片空地正種植「板栗」樹苗,雖以種植面積而言,不是很大,但是對於退隱之士,足矣。

 

原始心情● 卓蘭四知園農場

這是一株800元的板栗樹苗,每日要小心呵護。

 

 

 

原始心情● 卓蘭四知園農場

遠山含笑,圖中紅瓦為國民小學,在少子化的年代能在山居間研習也算難得,但有可能是末代的傳奇。

 

原始心情● 卓蘭四知園農場

山頂上的岩壁冒出涼泉,終日不枯,山雨來時,水位上升不溢,山雨離後,恢復目前水位,他說山泉清涼可口。

 

原始心情● 卓蘭四知園農場

滿樹枝的天然橄欖,在不多時就可採了。

 

原始心情● 卓蘭四知園農場

第一次聽說的羊奶樹,也第一次聽說樹根可取來燉補,可預防關節疼痛。

 

原始心情● 卓蘭四知園農場

準備吃中餐前,楊夫人要加一道蔬菜,祖孫兩人到山路旁隨處就地取材,就抱回一顆沒農藥有機高麗菜,真的甘甜可口。楊夫人從我們到達之後就入廚房忙碌,廚房內裝設計時器,燒菜湯煮一切比照SOP科學化管理,井然有序,真難為這位數學系大教授。

 

 

 

原始心情● 卓蘭四知園農場

大湖卓蘭交界沿路都是草莓農區,大批消費者扶老攜幼到草莓區自採論斤交易,楊博士說,有太毒的農藥,他不敢吃,他說當地人也不大敢吃,只有都市人如此興緻勃勃。「四知園」自種了幾株天然沒農藥的草莓,但由於是盆栽,所以只有幾顆生命出頭應景。

 

 

原始心情● 卓蘭四知園農場

沿路楊博士一一解說他的辛苦結晶,並說明未來的工作藍圖與企圖心,顯然歲月只是個數字與幌子,熱愛土地與熱愛生命是同樣重要。

 

 

 

原始心情● 卓蘭四知園農場

春節期間山櫻已一株株綻開怒放,可惜櫻花不是努力向上綻放,而是垂垂朝下。

 

原始心情● 卓蘭四知園農場

這個時間我在陽明山還未看到的白櫻,卻已在此山區綻開。

 

原始心情● 卓蘭四知園農場

生命何其短暫,瞬間的綻放,也瞬間的殞落,但是繽紛落花也是對山的一種生命禮讚。

 

 

原始心情● 卓蘭四知園農場

楊博士開創出的一片山林,仍計劃未來在花蓮或澳洲再選擇空曠的農地做為活到老,做到老的「養老」之地,不過當夢想成真時,走在前端的老人,雖然腳步緩慢,但是蹦跳的後代是否有意願倘佯山水間或是任其荒蕪?「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原始心情● 卓蘭四知園農場

回程路經大湖草莓交易區,雖然對草莓的毒性恐懼尚未減退,但是,愛吃草莓的老妻仍無法忍受沿路的草莓農地,於是停車在一草莓自助採莓區,摘取20顆應景,小娃兒最高興。

 

插圖04.gif

 

 

WeChat 圖片_20221112111121.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原始心情
    全站熱搜

    羅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