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雪





               ---四月雪小徑





我喜歡木雕品,有時會到三義選購木雕,縱使沒買,聞陣陣檜木香氣也足以醉人,但也僅在木雕一條街尋過,除了勝興車站及斷橋外,我也沒應景巡禮過當地桐花季,也就是俗稱的「四月雪」。





在網路上偶見到「四月雪小徑」,雖曾經去過木雕博物館,但也沒太留意近鄰就是所謂的「四月雪小徑」。





六月的第一天,酷熱的天氣下,與妻女踏上「四月雪小徑」,原以為小徑僅是散步小道,該是不流汗的距離,沒料到邊走邊聊不消一刻鐘,仍在此山中,林深不知處,女兒已開始叫嚷『被騙了』。





我以為此徑有如我家「前花園」軍艦岩的高度與距離,或「後花園」草山山徑,因為常年走軍艦岩及草山各景點,已是非常熟悉山間的路線,一路走來頗為輕快,未料到第一次登此小徑竟汗流浹背,也因為自以為路程短所以連茶水及毛巾都放在車上,沒隨身帶在身邊。





但是小徑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我被感染了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鳴,不知不覺仍續往上行,雖然趕不及桐花落雪,『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花時』,不過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此地被取名為「四月雪小徑」如此幽雅的名字,走在其間我彷彿走在六月詩路,也彷彿徘徊在佛經的邊門,感受山也空來水也空,隨緣變現體無窮,『經』就是『徑』,走入佛徑中感受汝在心中的自在。





也許太久沒動,登個小山竟然累喘噓噓,不過既發腳尋徑為參禪,但卻尋不著巨石來個孤雲高臥枕石眠,但是空山不見人,有聞人語響,陸續聽到有人群下山的聲音,有朋友組合,也有家庭組合,一段段地大家擦肩而過,並且相互微笑問好道安。





我發覺登山客都是有緣人,所以無論東南西北或朝夕晨昏,只要在空山裡相遇都會自動相互打招呼,但是不知怎的,在山中是微笑的登山客,下山則立即變臉為冷寞的路人甲,宛如進入佛堂面見彌勒佛笑口常開,我們也不知覺地心中滿腔歡喜的雙手合十微笑回敬,佛堂內師兄師姐相互客氣萬分,但是一離開佛門,也是同樣變臉為世俗人,所謂『入門便悉彌勒笑,出寺難求俗慮拋』,為什麼落差會如此大呢?星雲大師開示說,「我們離開了寺院,走入社會,陷身紅塵,就很難保持著歡喜,很難拋棄世俗的牽掛顧慮。」所以此句下聯為『俗慮惱人無止境,不如時與世尊交。』也就是要時時刻刻保持著佛心,不要只見佛面不見人心。





確如同下山的遊客所說,拐個彎就到了。果真在站著休憩了幾回後,約一千個木階就到了一片空曠的茶園小台地,遠望平蕪盡處是青山,穿過茶園是慈濟功德會結廬的「草堂」。





慈濟師兄姐們在山上建了個開放式竹籬小棧,有水龍頭供我們洗濯一臉汗水,還燒了兩壺大茶壺供遊人享用,茶水還是熱的,顯然師兄姐才放置不久才離去,真是非常感恩師兄姐們,由於日正當中,口乾之餘稍早我心中還唸著「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一陣饑渴式的沖洗之後,我才倒杯茶水,安坐在藤椅上靜靜地遠觀青山茶園,並仔細走了圈看看這座草堂的內部陳設,大約有200多平米的小棧,有長條桌椅、板凳及藤椅,末端還設有佛堂,桌上散放著慈濟月刊,四周用竹籬笆做內外區隔,很有田園的雅氣;果真是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我就在籬笆邊靜坐,心遠地自偏,遠離塵世及顛倒夢想,『若人靜坐須臾頃,勝造恆沙七寶塔;寶塔畢竟化為塵,一念靜心成正覺。』每日我有打坐習慣,所以在山中竹堂內靜坐片刻,方才疲憊的神智與體力頓然得到寧靜。





下山途中,風不定,滿徑的落葉,女兒又嚷說,「六月雪在哪裡?」





我借用佛偈「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小徑紅稀,芳郊綠遍,高台樹色陰陰見。春風不解禁楊花,朦朦亂撲行人面。   





 


 


 


 





 


 





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圖為小徑頂上的茶園。





 


 


 





 


 





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





 


 


 





 


 





「四月雪小徑」入口旁有一條「詩路」,我沿路拍下詩句,也供自己「四月雪小徑」當做一段六月詩路行。





 


 


 





 


 


 





詩路的路詩之一。





 


 





 


 





詩路的路詩之二。





 


 


 





 


 





詩路的路詩之三。





 


 


 





 


 





詩路的路詩之四。





 


 


 





 


 





詩路的路詩之五。





 


 


 





 


 





詩路的路詩之六。







 



 


 





詩路的路詩之七。





 


 





 





詩路的路詩之八。





 


 


 





 





詩路的路詩之九。





 


 





 


 





詩路的路詩之十。





 


 


 



 


 


 





到三義,不到台中,似乃憾事也。所以照計劃到市區秋山堂泡好茶,無奈該茶館被包場,可惜帶了一堆泡茶傢伙,只得轉往美術園道。晚間,見老中青三代街頭藝人演歌,我駐足良久,並投下鼓勵與祝福的鈔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羅佬 的頭像
    羅佬

    修羅居

    羅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