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書法養生  

 

 

    

072001.gif - 2017夏 日誌用相簿
 

書者心畫也,素有「心靈體操」之美稱。

宋代詩人陸游曾云:「一笑玩筆硯,病體為之輕。」是說練習書法,筆下生力,墨裡增神,有利於防治疾病,強體健身。《臨池管見》認為:「作書能養氣,亦能助氣。靜坐作楷書數十字或數百字,便覺矜躁俱平;若行草,任意揮灑,至痛快淋漓之候,又覺靈心煥發。」

古人有「壽從筆端來」之說,實乃硯田心語,它道出了書法與長壽間的辯證關係,故宋代陳直《壽親養老新書》把「學法貼字」作為養生十樂之一。

 

072002.jpg - 2017夏 日誌用相簿
 

養生與書法淵源久矣,自古及今,論者紛紜,彙其所旨,多以書者長壽為標榜。漢代至清代是個人類平均壽命25-40歲的時代,著名書法家們的平均壽命卻高約80歲。例如,唐代的柳公權87歲,歐陽詢84歲,虞世南80歲;其後的楊維禎74歲,文徵明89歲,梁同書92歲,翁同龢85歲,何紹基74歲……

從清末到1949年之前,當時人類平均壽齡為40-62歲,著名書法家們平均壽齡卻有88歲;進入當代著名書法家們平均壽命已經超過90歲,例如齊白石、黃賓虹、何香凝、章士釗均享壽90歲以上,朱屺瞻、蘇局仙、孫墨佛等更上了百歲高夀。

 

 

 072003.jpg - 2017夏 日誌用相簿

書法活動是一種動靜過程,「端坐作書,四肢之力俱到,惟力愈大,而運筆蓋輕靈。」這猶如打一套柔中有剛、鬆中有緊的太極拳,使人舒展肌體,通筋活血。書法的養生作用早已成為書家共識,並有人把這些作用總結成四句話:

 

『洗筆調墨四體鬆,

             預想字形神思凝。

             神氣貫注全息動,

             賞心悅目樂無窮。』

 

072004.jpg - 2017夏 日誌用相簿
 

每當夜闌人靜,月華如水,斗室寸居,雖無修竹茂林,素琴金經,然朗月在抱,清風入懷,亦屬宜人愜意之境。煮一壺香茗,獨享「聽月臨池師古哲,枕星開卷法前賢」之樂,揮毫弄翰,一任情感宣洩奔湧,心靈之翼自由翔飛。追晉魏之閒散,明清之恣肆;讀二王(王羲之、王獻之父子)之儒雅,蘇米(蘇軾、米芾)之俊拔。徜徉於經典雅緻之間,流轉於民間野逸之中,與前賢共語,與星月共眠。

何喬潘《心術篇》曰:「書者,抒也,散也,抒胸中氣,散心中鬱也,故書家每得以無疾而壽。」

 

◎圖文來自網絡不鏽的吳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羅佬 的頭像
    羅佬

    修羅居

    羅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