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吵架修煉指南

 

 

莊子和惠施吵了一輩子,吵出『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吵進了語文課本千古留名;孔明王朗千年前鬥得難解難分,唐國強一句「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成為當代鬼畜的鼻祖。因此我們得時刻準備,當有天不得不吵時,不求天崩地裂,青史留名,但求吵出風格,吵出水準。

每個人都會吵架,但很多人沒有掌握正確的吵架姿勢,水準自然是這輩子都達不到高度。不過別急,美國程式師Paul Graham利用上班時間摸魚摸出了一篇《如何辯駁》,為吵架分了金字塔式的七個層次,從最底層的駡街刨墳,到最頂級的殺人誅心,一應俱全。

 

D01.png - 2019年夏 日誌用相簿

 

從圖上看,絕大多數人都突破不了金字塔的第四層,吵架時基本上在人身攻擊和為罵而罵的層次上轉圈,急需得到專家的科學指導。本文作為一本正經的科學研究,將吵架總結為公式:吵架的能量=吵架的意志×吵架的手段。本文將從這個公式切入,探討進階式實操吵架指南。

按照規矩,文章分為四個部分:

 

1.該不該吵:『奈許(John Forbes Nash Jr.)均衡』博弈論

2.策略制定:動態規劃運籌論

3.掌握節奏:邏輯策略掌控論

4.如何收場:窮寇莫追兵法論

 

下面進入正文部分。

 

1. 該不該吵:奈許均衡博弈論

封建氣味濃厚的香港豪門,既是撕逼恩怨此起彼伏的寶地,也是經典罵戰層出不窮的金礦。

比如靠電風扇發家的劉鑾雄,人生除了賺錢就是女人,從李嘉欣到關之琳,從蔡少芬到洪欣,一個比一個出名,一個比一個美豔,頂峰時全香港的娛樂記者都得喊他一聲衣食父母。但有女人的地方,就不缺架吵,而劉鑾雄最近兩位女友,為吃瓜群眾貢獻了一場經典的吵架案例。

這兩位女友,一個是奢侈品的櫃檯專員呂麗君,另一個是娛樂記者甘比。LV專櫃妹呂麗君爬上鳳凰枝頭的時候,從來沒想過會和金主撕破臉。劉鑾雄對呂麗君不薄,生下女兒後的她想去英國讀博士,劉鑾雄二話沒說就出錢出力的聯繫,還幫助她成立自己的基金會和公益組織。

誰知去英國的飛機還沒停穩,劉首富就搭上了新歡娛記甘比。心有不甘的呂麗君決定先發制人。200811月,呂麗君瞞著大劉,以「劉太」的身份(但其實兩人沒領過證)給香港各大媒體發了份聲明,矛頭直指甘比,說她生下的孩子不是劉鑾雄的,甚至都不知道父親是誰。

以為自己聰明的做法可以給劉鑾雄一個下馬威,沒想到劉鑾雄第一時間就停掉了呂麗君的信用卡,對媒體怒斥「鞠躬100次都沒有用」。

經此一役,呂麗君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登報吵架的方式在劉鑾雄的心裡烙下了深深的印記,他買過整面報紙求過愛,慶過生,但是還從來沒有登報跟人吵過架。多年後,劉鑾雄決定和甘比結婚,也沒忘記登報紙大罵呂麗君,直言無腦的人讀書再多也沒有用,財產想都不要想。

呂麗君並不是第一次跟劉鑾雄吵架,以前的歷次硬懟,基本上都以劉鑾雄妥協而告終。多次得手的呂麗君其實並沒有想清楚一個問題:自己硬懟劉鑾雄,吵贏了可能獲得劉富豪賠禮道歉的房子車子,但萬一劉鑾雄沒選擇妥協,而是選擇了同樣硬懟,自己會失去什麼呢?

要解決呂麗君的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引入博弈論的一些概念。事實上,吵架這件事,褪去情緒的外衣,本質上是一種博弈,是收益分配問題上的策略性對抗。

凡事皆為博弈,大到世界國家之間的指桑駡槐,小到廚房的碗筷到底誰刷,實際上都是對自身利益平衡,甚至最大化的一種博弈,情侶夫妻吵架,更是一種長期的重複多次博弈我們不妨借鑒奈許均衡中的「囚徒困境」案例,來嘗試給劉鑾雄和呂麗君建一個模型。

假設二人在本次吵架當中的得益用(xy)表示,x代表大劉得益,y代表呂麗君得益,將二者吵架博弈模型結果放置于得益矩陣Payoff Matrix):

 

d02.png - 2019年夏 日誌用相簿

 

劉鑾雄和呂麗君吵架都有兩種策略可選:強硬與示軟。兩方吵架一共有四種結局:

兩人都示弱(選擇不吵):感情相安無事,兩人都得益50

呂麗君示弱,劉鑾雄強硬,則呂麗君損失20,劉鑾雄得益50

劉鑾雄示弱,呂麗君強硬,則呂麗君得益50,劉鑾雄損失20

兩人都硬懟(互不相讓),則兩人都遭受損失,呂麗君損失n,劉鑾雄損失m

所以,呂麗君在登報吵架之前,應該先畫出這個模型,並搞清楚一件事情:n是多少?即假如劉鑾雄也硬懟,拒不道歉(最後的確這樣),那麼呂麗君的損失是什麼?

很顯然,如果呂小姐貪圖的是劉鑾雄的金錢,那麼她損失的是一個身價百億的富豪男友,n會無限大;如果呂小姐重視的是跟劉鑾雄的感情,那麼她損失的只是一個偷情出軌的男友,n並不大。事後證明,如果是前者,呂麗君必定後悔不已;如果是後者,她的硬懟並沒有錯。

相比於博士學位的呂麗君,甘比就很不同:無論劉鑾雄在外如何拈花惹草,甘比從來都毫無怨言,甚至在劉鑾雄得病床前端屎端尿,悉心伺候,這讓劉鑾雄大為「感動」,最後託付了幾乎全部身價。甘比的選擇,其實也暗示了她對自己模型裡n值的估計,讀者應該不難勘破。

這裡並非在批判某種價值觀,畢竟成年人只衡量利弊,小孩子才判斷對錯。筆者想說的是,無論是你在公司裡準備跟主管吵架,還是你在情場上準備跟戀人吵架,甚至是在菜場上遇到衝突,在罵出第一聲之前,你首先應該建立一個得益矩陣模型,並確定裡面的參數,尤其是n值。

比如,現在有位體態豐腴的大媽插隊,被內心正義尚未泯滅的你制止。大媽翹起蘭花指對你就一頓罵,氣的你眼冒金星馬上就要捲袖子。這時應該穩住三秒情緒,快速建立你與大媽的收益模型。假設你的得益為x,大媽得益為y,得到矩陣每個格當中的xy,資料假設如下圖:

 

d03.png - 2019年夏 日誌用相簿

 

因為大媽已經打開她三寸不爛之舌,所以你示弱大媽也示弱、你強硬大媽示弱這兩種情況的可能性都已經是零。現在只剩下你示弱大媽強硬,以及大媽強硬你也強硬這這兩種策略。所以核心問題是:戰鬥力爆棚的插隊大媽已經對你露出獠牙,你接招還是不接招?

大媽有的是時間精力更你硬剛下去,兩人都可選取強硬。可是此刻你要著急上班,對你來說不僅是時間精力的損失,還可能老闆對你工作延誤的扣工資,更可能大媽吵到一半直接躺地上,而你要因此支付醫藥費,這是得益函數就不是(-10-10)了,可能是(-1000-1000)。

倘若模型在腦海中跑一遍,你就會發現此刻氣憤的情緒多麼不值錢。放棄吵架、遠離傻逼、立地成佛成為最優解。

不止是買菜大媽,你在面對弱智領導、傻逼同事、渣男渣女時,你同樣可以先衡量這場架值不值得吵。換句話說,遇到衝突火冒三丈之時,逃離情緒三秒鐘,建立博弈分析得益模型,如果結論是不值得就別輕易開啟罵戰,應該迅速遠離是非,不跟對方浪費時間。

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永遠都不要跟傻逼吵架,贏了,你也只是吵贏了一個傻逼;輸了,說明你連個傻逼都吵不贏。

 

2. 策略制定:動態規劃運籌論

對美國總統川普來說,能在Twitter上解決的問題,就堅決不會搬到白宮處理。

《紐約時報》在2017年發表過一篇文章,統計了川普在推特罵過的人和事,共計394個。為了控制總統川普發文,前美國中情局員工Valerie Plame Wilson實在忍受不了,便發起了10億美元眾籌,想要買下Twitter的控股權,從而收購公司,刪除川普的推特帳號。

Twitter是特大統領吵架的主戰場,其在上面無所不用其極,比如在北韓核武問題上,按照套路,美國一般採取軍事、外交、經濟三方面的管道來解決問題。然而特大統領不走尋常路,面對金大將軍的兩枚洲際導彈,川普沒有動用國家機器,反而發了一條推特。

「跟火箭俠(little rocket man)談判就是再浪費時間!」

這是明晃晃的人身攻擊了。「little rocket man」是金小胖的痛處,早在2006年,金正日就因為不顧阻攔,發射了攜帶核彈頭的大浦洞飛彈,《經濟學人》便為前任金大將軍安上了「rocket man」的綽號,時過境遷,特川普重翻舊賬,還加了個「little」以示輕蔑。

在「little rocket man」之後,不出所料的收到了金小胖的反擊:默默進行第六次核子試驗,但川普嘴炮完全沒有被金小胖的力量堵住,20179月又是推特聲稱用磁鐵就可以摧毀北韓部隊,又警告金:「如果你要繼續核子試驗,我將在你的土地上試驗!」

金小胖絲毫沒有畏懼這位嘴炮總統,只說了一句:「一隻瘋狗在叫罷了,瘋子一個。」(우리에게는 그것이 주체조선의 위력에 질겁한 정신병자의 발작증세, 미친개의 비명소리로밖에 들리지 않는다고 야유하였다

氣急敗壞的川普又給金正恩發明了新外號:a sick puppy(病狗)。並決定對北韓實行經濟制裁。俄羅斯外交部部長都摻和一腳評論這倆人:怎麼像幼稚園小孩吵架,水準如此之低。

就像天天吵架的川普,鎮住他的人屈指可數,不管是安倍晉三,還是菲律賓大炮杜特爾特,在川普面前統統敗下陣來。他們不想吵嗎?是不敢。在這點上,金小胖就做到了,輸什麼都沒有輸氣勢:你要是玩撒潑駡街這一套,我也依葫蘆畫瓢,用同樣的話罵回去。

所以,吵架的第二項技能就是:針對不同的物件,制定不同的策略。

那些小時候沒有培養吵架能力的人,長大時常會發現吵完架,感覺沒有發揮好。為了避免脾氣沖上天,嘴巴沒跟上的失誤,我們需要運用經濟學的方法——動態規劃dynamic programming)。

動態規劃是由美國數學家R.E.Bellman提出,核心思想就是將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把大事化小,把小事化了。當然,這並不是忍氣吞聲的妥協,而是分割問題,最終解決問題,實現目標。

動態規劃就是為了吵架策略制定做準備。對於很多性格隨和的人來說,吵架如考試,大敵當前,自然要做好準備。古人說的好,笨鳥先飛。別人吵架都是臨場發揮,而動態規劃是凱旋而歸。

孫子在兵法裡講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吵架前,面對不同的對手,提前對事件規劃不同方案。從01,也許有一百種路徑,但動態規劃是要我們在吵前預估出可能的最佳姿勢。為了理解,我們將吵架策略制定用樹狀圖表示出來。

 

d04.png - 2019年夏 日誌用相簿

 

在明確吵架目的的前提下,根據樹狀圖,我們可以對吵架進行三步走策略分解:評估對手,分析形勢,確定最終吵架模式。吵架前都可以在心中模擬出不同的結果,根據自己的預判,選取最優解。

就像面對川普這樣無賴的吵架物件,金小胖就意識到單純的外交方式不管用,因此而選擇硬手段+髒話組合模式,手握盾牌,果斷「剛槍」。吵出氣勢,吵出腔調,吵出了當下的最優解。

法律界有句格言:當事實對你有利時,那就多強調事實;當法律對你有利時,多強調法律;當事實和法律都對你不利時,就拍桌子。這就是吵架動態規劃的精髓。

像筆者的一個師兄,就把這套活學活用:在跟老婆吵架時,每次都能選擇對正確的策略,比如老婆跟他擺事實講道理,他就用嚴密的邏輯和論證擊敗之,毫不留情;老婆跟她撒嬌無理取鬧,他也化身馬景濤,祭出「我不聽、我不聽、我不聽」來應對,從來沒輸過。

每當跟我們分享他那些輝煌戰績,師兄都激動地拍打著輪椅。

 

3. 掌握節奏:邏輯策略控制論

王健林(中國首富)想當年就是馳騁商界的吵架能手,早上罵哭高管,晚上怒摔杯子。只有一個人,王健林交手從未能贏得分毫,這人就是馬雲。倆人私下關係暫且不論,但公開會議上吵過不止一兩次。

2015年,王健林不能免俗的中了互聯網的邪,準備讓萬達的地產轉型O2O,跟著騰訊百度一起上了賊船,這豈不就動了馬雲的乳酪。同一年,二人交手於中國綠公司年會。這個年會聽上去頭戴一頂帽,但卻是正兒八經由企業家俱樂部主辦,每年都有超過800位全球政治經濟權威大佬出席。

王首富遇到馬首富,倆人在這次會議中上演了神仙般的吵架,而這也被媒體稱為兩人吵架最凶的一次。王健林給馬雲排兵佈陣,設了一個套,他把自己和騰訊百度比作了梁山的晁蓋、宋江和吳用,問馬雲要不要入夥。給淘寶將了一軍,在會議現場上回答來也不是,不來也不是。

馬雲把王健林想轉型的萬達比作了插翅難飛的牛車,嘲笑萬達做互聯網簡直像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不僅如此,馬雲對於梁山好漢的比喻嗤之以鼻。

「你們仨像是湊班子」,根本就沒有一個共同目標,騰訊百度就是湊熱鬧一起想要搞阿里巴巴。這種結合完全是烏合之眾。

 

d05.png - 2019年夏 日誌用相簿

馬雲嘲諷『騰百萬』(騰訊、百度、萬達)三方合作是烏合之眾

 

首富之間的吵架,都是不帶髒字講的你啞口無言。基於邏輯的攻擊是高手之間才有的較量。馬雲說萬達轉型是在做夢,於是王健林給馬雲設計了一個局,把『騰百萬』的合作比成梁山好漢,問馬雲是否入夥。此時,王健林想要掌握兩人吵架當中的掌控感,試圖讓馬雲面臨二選一結果都尷尬的局面。

馬雲非常聰明從吵架僵局當中跳脫,識破王健林設計的局,「你們仨就是個搭班子的」,將他們從根本上全盤否定,不存在梁山好漢的前因。然後再重新將吵架拉回到自己的節奏當中,絕地反擊指出王健林是「烏合之眾」。王健林吃了啞巴虧。

詳看馬雲王健林的神仙吵架,不難發現他們都試圖在做一件事掌控吵架的節奏感。

就像搖滾得有節奏感,小說要有節奏感,吵架其實也是對節奏感要求很高的事情。如果能將吵架物件,帶入到自己的節奏世界,你就贏了九十九步。對此王思聰(王健林之獨子)頗有心得。王思聰2011年出名一戰,就是把張蘭汪小菲母子罵得直冒髒字,也讓自己從默默無聞的富二代搖身一變微博大V

那年汪小菲和大S剛辦婚禮,張蘭稱是萬達王健林贊助的酒店,所以根本沒花錢。王思聰直截了當地反駁:我爸根本不認識你,更別提贊助。二人就此結下樑子。一年後,張蘭因變更國籍,汪小菲發文澄清。

王思聰吐槽:「那麼多靠腦子吃飯的人就策劃出了這麼個聲明啊。」

汪小菲留言罵髒話,「有你受罪那天!小崽子」。王思聰直接截圖:「褲兜裡那倆鋼鏰,還總冒充富二代」。

王思聰就很巧妙的在二人的吵架當中,把控整個吵架的節奏,明擺著就是看張蘭母子不順眼,處處挑刺。汪小菲便沒這麼聰明,掉進了王思聰的節奏裡,被逮個正著,一敗塗地。倆人的吵架,汪小菲應該從王的節奏跳出來,既然比不過背景和資本,那就不要硬剛生罵,丟了理失了面。

周星馳演過的《九品芝麻官》當中,有這樣一段經典吵架情節:

 

d06.png - 2019年夏 日誌用相簿

 

李公公:什麼?哼!你好大的官威呀,包大人。如果再讓你做兩年官,恐怕你連老佛爺也不放在眼裡。

包大人:我當然不放在眼裡,老佛爺是要放在心裡尊重的,像你這樣整天掛在嘴邊講,只有貶低她的身份。

李公公:你……

包大人:你老母辛苦把你養大了,你跑去當太監,就是不孝;不尊重老佛爺,就是不忠;你這不忠不孝的死人妖,坐在這裡幹什麼?

李公公:你好大的膽子,你竟然敢罵我?

包大人:我堂堂八府巡按,在這公堂之上我最大,你區區一個內務總管五品官,還是來旁聽的,我站在這,你竟然坐著?我不罵你,我罵誰呀我?

……

面對有老佛爺靠山的李公公,周星馳飾演的包大人,不給公公任何話語權,破了他擺出來的老佛爺後臺,守住了自己的節奏;進而攻擊質疑他不忠不孝,反攻而上;最後擺事實放邏輯,說明自己吵架的合理性。汪小菲倘若能認認真真將周星馳的《九品芝麻官》看一遍,想必也不會在二人的罵戰中如此慘敗。

吵架的節奏是先守後攻。當在職場中被李Tony或張阿花無辜甩鍋吵架之時,一定要記住一條:千萬不能順著對方的邏輯去懟,一定要壓住陣腳,守住節奏,攻其邏輯,否則只能最後掐腰抹淚哀嚎「Tony,你怎麼不講理」。

 

4. 如何收場:窮寇莫追兵法論

相聲界的吵架王郭德綱自然不會錯過。早在『德雲社』剛火起來的時候,郭德綱就大戰姜昆、周立波。簡直是相聲界中的鬥士,湊一湊可以集齊九九八十一戰。

沒有金剛鑽也不會攬瓷器活,郭德綱的吵架能力堪稱業內楷模,任憑相聲權威指責他「低俗表演」,抑或海派清口瞧不起「吃大蒜的人」,最後都被郭德綱罵個落花流水。然而,年輕人初生牛犢不怕虎,自然不會被這樣的「吵神」嚇跑。雖然知道郭德綱吵功水準如此之深厚,徒弟曹雲金仍是偏向虎山行,也要冒死公然一吵。

曹雲金微博洋洋灑灑寫了7000字控訴郭德綱,細數自2002年拜師以來,與師父的恩恩怨怨。當中指桑駡槐地映射了不少郭德綱不光彩的往事。郭德綱吃素的人,立馬抽了功夫寫了6000字一一懟了回去,題目就叫《天涯猶在,不訴涼薄》。

要不說文化人吵架有意思,吵架都跟寫論文似的,動不動就幾千字,底蘊不夠深厚的還真不敢輕易吵架。這麼精彩的吵架,自然也引來等吃瓜群眾。

面對師傅郭德綱堪比範文的罵戰,曹雲金沒讓吃瓜群眾等太久。當天下午就回應文章《我的涵養在憤怒之前已經用完了》,並在文中貼上了媽媽留了十幾年的「學費發票」,還把那句『倘若你有馬高蹬短水盡山窮,無人解難之時,別人都不管,我也管你』反送給了老郭。這一來一回,讓圍觀網友難辨真偽。

然而這次郭德綱卻再也沒抽出功夫給曹雲金回信。這是來自郭德綱的認輸嗎?有記者後來採訪郭德綱,他卻回了一句:死也不會提他了。看上去像是郭德綱的認輸,可是這位哪裡會是放過誰的人,以前自己弟子的人打了記者,不占理,郭德綱都會出面再懟回去。然而這一次,郭德綱卻選擇了放過。

清官難斷家務事,且不論郭德綱曹雲金二人孰是孰非,但從結果來看,郭德綱選擇了放棄與徒弟的罵戰,就此別過。二人微博罵戰,多數站在了曹雲金的一方,批評郭德綱師徒制的弊端。這屆吃瓜網友把兩個人的吵架上升為一道閱讀理解題,分析出其中傳統師徒關係與現代商業思維的一種博弈。這年頭不讀點書,不光沒法吵架,連當吃瓜群眾都不配。

然而這場罵戰真的是曹雲金贏了嗎?未必。從當時的角度來看,曹雲金的確贏得了聲音。但是時隔三年,我們再複檢這段往事,曹雲金現在幾乎像是銷聲匿跡,他三百多萬粉絲的微博,底下的留言不過幾十條,甚至連轉發都才個位數。而師傅郭德綱如日中天,把德雲社的票賣得跟演唱會一樣好。

《孫子兵法·軍爭篇》中提到,圍師遺闕,窮寇勿迫。此乃用兵之法也。吵架的結果不是最後講話的才是贏家,給對方留個缺口,才不至於魚死網破。郭德綱相比深諳此理,徒弟曹雲金跟了他二十多年,德雲社裡的是非黑白,曹雲金哪怕不是一清二楚,也是瞭若指掌。

走到今天這個地位大紅大紫的名人,哪個後面沒有多多少少的瓜葛。倘若郭德綱真在微博上媒體中大戰三百回合,赤腳的不怕穿鞋的,曹雲金也許會將郭德綱不能說的秘密,統統給吃瓜群眾吐個盡。

得理不饒人的吵架,往往不會有好結果。所以女孩子一定不要在吵架後追問「你錯在哪了」,職場互懟也務必給對方留條出路。否則當壓斷心理帳戶最後一個稻草,吵架最終贏不得訴求,反而一地雞毛。

 

5.尾聲

傳說舌戰群儒的諸葛亮,早在臥龍崗尚未謀權之時就開始跟著潑婦學罵人,練就一身吵架本事。如此這般,才有了後來舌戰群儒、碾壓王朗、氣死周公瑾之說。

因此,不會吵架的人,可以在平時內心多構思一下如何規劃。就像一位美國群眾,在領教了川普的驚人罵商之後,提筆寫下《民主第一課:讓孩子學會吵架》一文,旗幟鮮明地提出:學吵架得從娃娃抓起,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

但其實,吵架並不是一個貶義詞,而是對你想要逃避、恐懼等心態所採取的複雜互動行為。通過良性的吵架,可以更好解決自己的訴求。總結四條吵架修煉細則,希望你可以在最該反擊的時候,不要告訴自己吃虧是福:

 

1.奈許均衡博弈論:是否開始一場吵架

2.動態規劃運籌論:吵前姿勢最優準備

3.邏輯策略掌控論:吵架有自己的節奏

4.窮寇莫追兵法論:收場不能逼人絕路

 

當然從長遠來看,天天吵架的人是不會有好結果的,本文目的絕對不是為了讓大家沒事找事,而是在自己應得權利受損的時候,保護自己不受侵害。如果因為不會吵架而失去本身應得的權益,那才是得不償失。

誰都希望生活一帆風順,但現實卻是十有八九不如意。學會吵架只是一門技術,掌控情緒卻是一種境界。只有學會同時駕馭這兩者,你才能建立正確的吵架觀:雖不願吵,但不怕吵,必要時更是不得不吵。

 

 

◎來源:網絡 / 任小酒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與交流

若轉載圖文有侵權,請告知必當刪除。

d07.png - 2019年夏 日誌用相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羅佬 的頭像
    羅佬

    修羅居

    羅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