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吃素、每天散步、保持糊塗
生命品質在於健康,保持健康源於養生。
基本吃素、每天散步、保持糊塗,是養生三大基石。
01
基本吃素
膳食是健康的物質基礎,合理膳食應以植物性食物為主。
吃素為主,並不是膳食結構簡單化,更應注意食物的多樣化。
主食除米麵,可吃些薯類雜糧。副食應多選豆類、食用菌、海藻。
其次,每天保證一個蛋、一瓶奶,也可適量吃些肉類,首選水產品魚肉,以保持營養均衡。
02
每天散步
運動是健康的保鮮手段。
光吃不動,易發胖;不吃想動,白日夢;
胡吃亂動,最傷身;善吃會動,才健康。
人類的進化起始於直立行走,行走是一種擺幅運動,全身肌肉協調工作,促進血液迴圈。
國外有人把雙腿看作人體第二心臟,而我們也有俗話:人老先老腿,病從腿上來。
散步,時間可長可短,速度可快可慢,一人獨走,可東張西望胡思亂想,多人共行,能聊天談心溝通交流,調節情緒,放鬆身心,十分有利健康。
03
保持糊塗
心態是健康的精神支持,養生貴在養心,養成一顆「糊塗的心」。
人生中很多事:不知道的比知道的好,不靈通的比靈通的要好,不精明的比精明的要好。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難得糊塗」。
佛說:人不可太盡,事不可太清,凡事太盡,緣分勢必早盡。
人不妨活的灑脫些,逍遙,自在;不必對所有事情斤斤計較。凡事知上下,知輕重,知緩急,而不要自尋煩惱。
不良的心態,會導致機體免疫功能下降,疾病乘虛而入,嚴重危害健康。
地球照轉,日子照過,遇事糊塗些,世事看淡些,開開心心每一天,快快樂樂每一時,不枉人世走一場。
你知道最好的運動是什麼嗎?
都說運動有益健康,你知道最好的運動是什麼嗎?
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曾發佈一項關於運動的研究,最佳運動是——揮拍類球類運動!
這篇涉及120萬人的研究,一共識別出75種運動,為了方便統計,他們將這些運動分為團隊運動、騎單車、有氧或者體操運動、跑步或慢跑、娛樂運動或其他、冬季項目或泳池類、散步、其他共8大類。
分析了不同的運動對精神和身體健康的影響程度,得出這一結論。
不僅發現了最佳運動,每次鍛鍊的時間也有講究,鍛鍊時間並不是越久越好。最佳的時長是——在45~60分鐘之間!
從時間長度來說,每次鍛鍊的最佳時長在45~60分鐘之間,少於45分鐘效果會減弱,大於60分鐘不僅沒有更高收益,還容易產生負效應。
在頻次上,一周3~5天,每天1次收益最高。所有運動中只有散步的頻次可以稍高一點,最多一周6次。
為什麼揮拍運動是最佳運動?
揮拍運動,刺激肩部肌肉及手臂肱二頭與肱三頭肌,有效增強肩部和手臂肌肉的力量。
在快速移動的過程中,需要全身肌肉協調,特別是腿部肌肉會得到有效的鍛鍊。
同時,促進大腦快速緊張思考,有健腦功能;也能讓眼睛進行調節運動,促進眼球組織的血液供應和代謝。
《柳葉刀》研究稱:包括羽毛球、網球等揮拍運動,降低47%的全因死亡率(指所有死因的死亡率);排名第二的游泳能降低28%的全因死亡率;第三名有氧運動能降低27%的全因死亡率。
因此,揮拍類的球類運動是精神和身體健康都受益最高的運動。
每個年齡的黃金運動
其實,運動就是一種「處方」,有最佳運動,不同年齡段也有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1~7歲 游泳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身體處於快速發育期,游泳不僅能調節心肺功能,還可以鍛鍊身體協調性,為孩子打下良好的體質基礎。
8~25歲 球類運動
這個年齡段,球類運動能提升反應速度、心肺耐力,有助於肌肉和骨骼發育。
10歲左右的孩子可多練習乒乓球,羽毛球等小球運動,鍛鍊身體靈活性;稍大一點後,可多參與籃球、排球等競技性運動。
26~45歲 爬山、慢跑
這個階段的人處於生活、事業的爬坡關鍵期,壓力較大,容易誘發慢性病。爬山和慢跑既能改善心肺耐力,加速新陳代謝,還能緩解壓力。
但是,肥胖者和關節不好的人不建議經常爬山。
46~65歲 健步走、力量鍛練
這個年齡段的人體力和肌肉量開始下降,運動應以安全、簡便、能穩定肌肉群為主。健步走能改善血液迴圈,降低體脂率;靜蹲、舉啞鈴等力量鍛鍊能增強肌肉力量。
65歲以後 弓步練習
此年齡段處於身體衰退期,肌肉加速退化,走路容易跌倒,建議多做穩定性練習,如仰臥舉腿,弓步等。此運動應由較小強度開始,循序漸進。
特殊人群的運動處方
① 高血壓
高血壓病人應選擇小量和中等量有氧運動,這些運動可能在初期會導致血壓輕微升高,但長期堅持後,肌肉中的毛細血管擴張,還能通過改善情緒降低血壓。
推薦運動:
散步、慢跑、太極拳、氣功、游泳、騎車、健身有氧等。
② 糖尿病
糖尿病結合柔韌性、有氧運動、力量訓練的運動方式,能更好的控制血糖。運動時,不妨先做拉伸運動,抻抻腿、扭扭胯,既能增加全身的柔韌性,也為之後的較大運動量做準備。
推薦運動:
散步、太極拳、自編體操有氧運動,消耗體內多餘的脂肪; 最後可做局部的力量練習,如舉啞鈴等。
③ 心臟病
一般來說,最適合心臟病患者的運動是步行,最好走平路,不要爬樓梯。剛開始每週運動5天,每天兩次,逐漸增加至每天都運動。
運動時可通過心率估算運動強度是否合適。一般而言,年輕人運動後心率達到150次1分鐘,老年人為120次1分鐘,可達到安全有效的運動強度。
◎來源:網絡 /
★溫馨提醒:
這是網路轉載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與學習
若轉載圖文有侵權,請告知必當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