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做飯的人最值得深交!
◎網路分享文: 月月
倘若生活真的是一場旅程,那麼能夠認真對待一日三餐的人,往往能在這場旅程中走的更遠。
他們以一顆浸透煙火的心,將酸甜苦辣都化成了人生歷練。在一蔬一飯之間,擁有美好的日常,亦得到了不一樣的體會與成長。與這樣的人交往,餘生必定溫暖有光,不慌不忙。
01
會做飯的人,待人溫暖
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
有多少愛與溫暖,都是在飯桌前流淌出來的。粒粒溫情,滴滴香濃。
那些會做飯的人,似乎總有一種魔力,簡簡單單一碗飯,就足以讓愛在繚繞的飯菜香氣中彌散開來。
記得在朱自清的《冬天》裡,一段父親為家人滷豆腐的場景,每每讀起來都讓人感到格外溫暖。
「是一小洋鍋白煮豆腐,熱騰騰的。水滾著,像好些魚眼睛,一小塊一小塊豆腐養在裡面,嫩而滑,彷彿反穿的白狐大衣。
鍋在『洋爐子』上,和爐子都熏得烏黑烏黑,越顯出豆腐的白。這是晚上,屋子老了,雖點著『洋燈』,也還是陰暗。
圍著桌子坐的是父親跟我們哥兒三個。『洋爐子』太高了,父親得常常站起來,微微地仰著臉,覷著眼睛,從氤氳的熱氣裡伸進筷子,夾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們的醬油碟裡。」
不禁感歎,這哪裡是在做豆腐啊,分明是一家人在享受著家庭的溫馨,享受著天倫之樂。
尤其世事蒼茫,人生荒涼,若有一人願意為你洗手作羹湯,最是讓人溫暖。
在這人世間,也唯有這煙火氣,能抵禦瑣碎的日常,療愈生命的悲涼。胃暖了,肚子飽了,心也就暖了。
因此,與會做飯的人相處,交付的皆是溫柔體貼的真心,餘生必定溫暖純良。
02
會做飯的人,生活自律
人生真正的自律,是從好好吃飯開始的。
這意味著你在做飯時,要有嚴格的管理意識,不僅要考慮到食物美味,更要注重每一餐的營養。
有人言:「我認為擅長做飯的人,也一定是會安排生活的人,在他們一絲不苟地對待手中的每個食物,認真專注地吃好每頓飯的過程中,充滿了對生活極致的敬意和熱愛。」
2009年,香港藝人鍾漢良在拍戲時感到胃痛,一檢查不得了,發現不僅有胃炎、十二指腸潰瘍、還有胃穿孔。自那開始,鐘漢良開始調整飲食習慣,按時吃飯。
只要自己下廚,必然分外注重營養搭配:
早餐,一片吐司加蛋,外加兩顆蘑菇和小番茄;
午餐,滿滿的一盤蔬菜,搭配米蘭大教堂形狀的義大利麵;
晚餐,自製蔬菜沙拉和燕麥小點心。
老羅斯福總統(Theodore Roosevelt Jr.,縮寫TR,1858年~1919年,61歲)曾說過:「有一種品質,可以使一個人在碌碌無為的平庸之輩中脫穎而出,這個品質不是天資,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健康食素,便是鍾漢良一直以來的自律。越自律,就越能夠享受生活。尤其當我們一個人時,好好吃飯,日子才能過得絲毫不亂。任何時候,會做飯的人,也會生活。與他們在一起,受其影響,餘生必定不會太差。
03
會做飯的人,處世豁達
西元1097年,蘇東坡被貶到了海南儋州。
儋州濕熱,房子又不透氣,父子倆經常熱得面紅耳赤,沒有吃的,他們就在山裡採摘蒼耳和青菜熬湯。
他還研究了「東坡魚」的做法,鯉魚冷水洗後擦鹽,裡面塞上白菜心,放到鍋裡煎至半熟,再加上幾片生薑、鹹蘿蔔汁和一點兒酒,將出鍋時放上幾片橘子皮……吃得是津津有味。
一邊吃,一面叮囑兒子千萬別說出去。他說:「恐北方君子聞之,爭欲為東坡所為,求謫海南,分我此美也」。
明明是被貶跌入了人生谷底,但在蘇東坡這裡,卻在做飯中找到了另一番樂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他豁達的人生準則。正所謂既來之、則安之。
與其糾結痛苦,不如享受每一個與柴米油鹽、鍋碗瓢盆在一起的煙火日子。人生在世,心若有了歸宿,便能隨遇而安。
所以,那些喜愛做飯之人,無論何時,總能吃出津津有味,活得熱氣騰騰。有這樣的人做朋友,才是莫大的福氣。
有句老話:廣廈千間,夜眠僅需六尺,家財萬貫,日食不過三餐。
人活一世,活的就是一蔬一飯,咀嚼平凡滋味,體味人生百態。餘生,願你我能珍惜每一份熱氣騰騰的飯菜,異能珍惜那個為你做飯的人,從此有滋有味、意趣環生。
◎來源:網絡 /
★溫馨提醒:
這是網路轉載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與學習
若轉載圖文有侵權,請告知必當刪除。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