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圓樓、後龍

 ---春節前夕訪閩南書院、客家圓樓

 

妻說,回到故鄉的空氣特別的香。

她不知道故鄉又多了兩個「山寨」景點,一為閩南書院,一為客家圓樓。

我也是從網站上無意發現了空拍的「閩南書院」,於是趁著年節前的大好天氣,專程參訪。

官場文化,自古便是「吹捧文化」,官大學問大,也可以說是「馬屁文化」,苗栗前縣長劉大人當年所蓋的「馬奮館」便是經典作品,2013年九月我們曾特別南下馬家庄「朝聖」,當場卻只見是一棟民脂民膏的「蚊子館」,我曾寫文於部落格上(:2013.09.26部落格『馬奮館』)

 

四千多萬元民脂民膏的「馬奮館」,已成「蚊子館」,但春節將到,馬上又將被政治化熱鬧起來

 

一、書院

   由於有「馬奮館」的前車之鑑,所以我早有了心裡準備,未料一來到北勢溪旁的「閩南書院」,卻見大門深鎖,尚未對外開放,於是我在柵門前徘徊一陣,外觀看起來好像是民間廟堂的三落大厝,只能用長鏡頭相機拍下到此一遊的紀錄。

 

 

 

 

 

 

   書院圍牆外,施工牌告還豎立著,告訴遊客說,本書院由縣府造價82百萬元所興建。

 

二、圓樓

   苗栗縣為客家大縣,當然少不了要有客家風味,但是苗栗縣銅鑼鄉已有了一個「客家文化園區」,如今又多了一個山寨版的「客家土樓」,裡面展示的依然是歷代客家文物,但內容物不多,也無太突出的觀賞點,顯然,前縣長的「創意」,也可以說是政治做秀十足,但是後續的文創與發展,我看未見樂觀,因為面積與空間狹小的書院及圓樓的「賞鮮期」一過,就沒有太多的誘惑力,形成「蚊子館」恐將又成真。

   客家圓樓佔地1385平方米,仿福建永定「振成樓」形制,十足小型山寨版現代土樓。

 

 

   是日,樓內的「客家戲台」,正有八位小朋友面無表情地小提琴表演,環繞二樓的展示沒有太多看點,三樓則沒有任何展示。

 

 

 

 

 

  

   除了慣性的客家特有食品賣場外,我僅留意到客家音樂的介紹,因為同是台灣族群,但閩南人自古早便有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好歌,遺憾的是客家語的創作歌謠除特有的老山歌、採茶歌、客家小調,還有在客家庄常能聽到挨弦打鑼鼓的客家八音及北管,除此之外,能朗朗上口的現代流行歌曲倒是很少,一般能常聽到的且有代表性的只有「客家本色」、「細妹仔按靚」等,至於曾入圍過的客語歌曲也僅能說是樣版,因為都無法在流行音樂市場大放光彩,所以,只能向下一代的客家年輕人喊加油了。

 

三、後龍

   故鄉的泥土比較芬芳,城鎮內的大街小巷雖依舊雜亂,但是在老妻眼裡仍是親切不已。

   過去每回陪妻返家,我都會到鄰街「德國麵店」吃一碗陽春麵加蛋,現在一碗要75元,湯頭麵條依舊可口,老板娘依舊晚娘面容。

   回程必然到「靈天禪寺」參拜禮佛,寺內經改朝換代後,接班的住持顯然讓整個佛寺整齊與年輕許多,有改變就是進步,讓香客們看得到改變成真。

 

 

 

上圖,原本在釋尊佛殿前的整排花樹已全部移除,更換成碎石子。

 

  

   風水極佳的禪寺,兩山頭環抱,面向大湖,平日少有人煙,環境非常清幽,我很佩服岳母生前的願力,將此寶地當做永遠陪伴她安眠之所。

   靈塔前,我與妻焚香祝禱岳母,春節快樂。

插圖02.gif - 2021年春 日誌用相簿

 

插圖06.png - 2021年春 日誌用相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羅佬 的頭像
    羅佬

    修羅居

    羅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