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空三出世的小書店
~~造訪新瓦屋客家保存區『或者書店』
『或者書店』,竹北市。
讀了『走進無牆美術館』的推文,第一次進入這家書店,寬敞、明亮,感覺清新。
位於「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內的書店,給我另類的誘惑。
位於客家文化保存區內的『或者書店』。旁邊有水田。
書店設立在大都會區不稀奇,但是書店設在讓人感到意外的地方,經常促使我專程前往探個究竟。
2014年8月,我初訪桃園平鎮位於稻田中央「晴天耕作、雨天讀書」的『晴耕雨讀小書院』,讀書賞雨看稻,悠閒自在。五年前,我寫下部落格文章(如下)。
橫空出世的小書店--初訪平鎮『晴耕雨讀小書院』
這間房舍是書店嗎?沒錯,此間就是『晴耕雨讀小書院』。
同年10月我造訪台中烏溪畔砂石場邊的『羅布森咖啡書蟲房』,那是一段在古早農舍與小工廠間有趣的尋找旅程。當時我也順手寫下部落格文章(如下):
橫空再出世的小書店---溪畔砂石場邊的『羅布森咖啡書虫房』
夾雜在小工廠與農田之間的羅布森書店
『或者書店』,則矗立在距今兩百多年前「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後側的獨立庭院,與前端的幾座古宅相搭配,更顯出一番獨特的古樸風情。
走進店內,清爽是我的感覺,內部敞開的空間,書櫃前很貼心的放上客背椅,給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格局方正的一間開放式木質地板,環繞三邊都是透明大片落地窗,窗明几淨,窗邊安放和式椅,可以讓讀者盡心地或坐、或倚、…的閱讀,窗外是一片樹林與綠地,大面明亮光線灑入,心境開朗,對愛書人來說是很幸福的。
幸福的讀書空間
不可否認的,我買書經常是用網購,實體書店的經營已經被網路書店打得很辛苦,所以我特別對帶有傻勁兒的實體書店主人充滿敬意,一回生,兩回熟,下趟我還會再過來,好好在木質地板靠窗前坐下,慢慢地尋找我喜歡的書籍,並且用力買回。
二樓是複合式餐館,而且專賣蔬食餐點,正投我們夫妻所愛,我點「紅醬千層粄條套餐」$380,Menu上寫粄條來自北埔客家庄,我很喜歡客家點心與餐食,老妻點『香蔬鹹塔套餐』$280,這種口味吃起來感覺新鮮。
全素的紅醬千層粄條套餐
複合式咖啡簡餐館
我環視這家蔬食咖啡店,也是潔淨明亮,幾位年輕人用著筆電,窗外可以俯瞰綠色大地,我只能形容很有氣質。
我們的旁邊客桌椅坐著四位大媽,點咖啡,大談家裡婆婆媽媽的瑣碎事,我們的前桌則坐著三位大叔放言政治議論,講得慷慨激昂,我相信這幾位歐吉桑、歐巴桑應該都是退休族群,平日沒啥事,老朋友相邀在這裡有氣氛的所在排遣聊敘,喝茶、喝咖啡,天馬行空無所不談,今天在這家咖啡館,明天再換一家茶館接續聊下去,有如連續劇每天都有不同的場景及劇情可演,老來有幾位談得來的好友三天兩頭相聚,或串門子,也是老後的養生的方式之一。
不過如果是我與老友在座的話,我會提醒同桌老友們說話的笑談聲不要太熱鬧,以免影響到其他不同桌的消費顧客們的感受,我特別留意到我們的右前方客桌坐著一位年輕媽媽帶著兩位小朋友用餐,小姊姊大約五歲,小弟弟大約兩、三歲都乖乖的坐著,吃完餐後,年輕媽媽給小朋友各一本兒童繪本,小姊姊邊看邊發問,年輕媽媽也邊回答,我很留意這位小媽媽的親子教育方式,因為我們經常看到年輕爸媽帶著小朋友出門用餐時,不是讓小朋友手持平板手機看卡通或者玩game,不然就是讓小朋友到處亂跑吵鬧,我曾經在西餐廳內遇到小朋友嚷嚷亂跑跳,而放任的媽媽卻在座位上划手機,我不得不出面請求這位媽媽「約束一下小朋友」。
「什麼是衛星?」我聽到這位綁著辮子的小姊姊對她媽媽發問,年輕媽媽幫乖巧女兒解釋,小兒子天真無邪地邊看著媽媽邊看著童繪本,女兒有聽沒有懂,沒關係,當媽媽的不願其煩地一再解釋,很有耐心,我想到現在的年輕媽媽因為工作大半無法真正陪著兒女們長大,當年我的女兒們就是在如此的環境,她們是由我的母親,也就是她們的阿嬤帶大的,至今我家老妻仍然為當年無法同步陪伴幼年女兒們成長而感到遺憾,所以看到今天餐館這一幕,想到如今我們這對阿公嬤也是幫女兒照顧外孫女,不知道今天是在幫忙女兒,還是讓女兒明日為缺乏親子情而抱憾?當離開這家最美的文創書店時,我仍然在沉思。
午後的天氣說變就變,我都還來不及走看『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天空已經掉下了大雨滴,老妻趁著還沒大雨來臨前,進入新竹農會附設的菜攤選購一些當地的有機蔬果,我則速看這裡封閉的新瓦屋林家村庄古宅,『忠孝堂』公廳是聚落中心,後面在這個保存區還遺留下僅存的三分田地,為快速發展的竹北市昔日的農村留下樣板見證。
『忠孝堂』公廳是聚落中心
古樸的老宅
城市內的樣板稻田。
走訪北部的楊梅『晴耕雨讀小書院』及竹北『或者書店』、中部的『羅布森咖啡書蟲房』,下趟我將拜訪藏身於老屋的高雄「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三個讀書閒餘時間的『三餘書店』,以感受脫離塵囂的人文與生活創意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