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品味花蓮

      

氣象局才發佈全台都是大晴天,但當日新聞卻報導說台北市上空對流雨旺盛,短短三小時下了190毫米的雨量,市區各地有積水,但是花蓮天空,藍天白雲,有風,不失為出遊的好天氣。

由於腸胃不適,到野外,只得提前禁食,吃胃腸藥保安康,與老友阿海、朴仔往東海岸觀海景,回頭走193號縣道賞山水,再穿過花蓮溪,拐到花東公路再樂山、樂水。

 

 東台灣行腳● 品味花蓮  

和南寺正門。

 

背依東海岸山脈,面臨浩瀚太平洋的「和南寺」,上次到訪時是1991年,女兒還讀小學的時候,如今梵音依舊,整個寺院也呈現比較完整的輪廓,聳立的觀音塑像尚在修整,我們拾階而上,殿內正在做法會,我駐足殿前,並向釋尊及文殊、普賢菩薩雙手合十,尋求智慧與行願,祈究竟圓滿。

 

 東台灣行腳● 品味花蓮  

 

 東台灣行腳● 品味花蓮  

 

山門入口,置一木刻文,『塵垢盡除光始現』,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心法雙忘性即真,去除心靈中的塵垢,煩惱除盡,鏡子光明方始現,智慧自然會顯現。

佛寺對面空地,路旁有一石碑文,

『蓬萊有路臨花東,且上雲亭道氣融;

碧海青天共一色,松濤偏解浪潮風』

難怪沿著東海岸公路有不少建築頗具特色的民宿林立,山水一色,過去偏遠且人煙稀少的小村落,如今卻是現代人喜歡享受清靜又賞景的好地方,但是遇到每年的颱風來襲,海岸邊首當其衝,風雨交加,那就恐怖了!舉目可見沙灘上一長排的消坡塊,所以路旁石碑文可要改寫成,「狂風暴雨共一色,風潮浪裂遍掏空」。

「芭崎」休息地,樹叢密佈,坐在樹蔭下,面向蔚藍太平洋,輕風徐來,涼爽舒適,有不少鐵馬族冒著酷熱天也到此地沖涼,也有不少說境外語的年輕華人小團體也在此停下了腳步,遠處便是大石鼻山,山腳下海邊是磯崎海濱遊憩區,用遠望鏡頭可看到遊客在如此酷熱的沙灘上戲水。

 

 東台灣行腳● 品味花蓮  

 

 東台灣行腳● 品味花蓮  

 

 東台灣行腳● 品味花蓮  

大石鼻山,山腳下海灘為海濱遊憩區。

 

沒再往南行,我們北拐193號縣道,沒什麼景點,但是沿著花蓮溪畔的山邊公路,沒見什麼車輛,倒是一條騎鐵馬可以奔馳的好所在,跨越月眉大橋前,一座東台灣最大的「發發發財神廟」,我們停歇腳步,各地的財神廟氣氛大同小異,無非是用金錢與文、武財神商量財運條件,但『飄飄悠悠來來去,不識人間有愁苦;混混沌沌有有無,方知仙境在夢中!』所以一句台語俗諺「吃卡飽,卡有眠」,做好夢,甭想了。

 

 東台灣行腳● 品味花蓮  

 

當車行到「雲山水」民宿入口前,差不多有七、八輛遊覽車進進出出,阿海常帶外地朋友到此一遊,他說第一次遇到如此多輛的旅遊團,顧名思義「雲山水」這個取名,是有它朦朧的青山綠水之幻意,也可以解說「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禪味,但是旅行社已將此地當做景點,人潮似水流,人聲如市集,我原有計劃日後到此地民宿休閒一晚,但顯然不能選擇假日,否則遊覽團川流不息,毫無樂山樂水之悠情。

 

 東台灣行腳● 品味花蓮  

 

 東台灣行腳● 品味花蓮  

 

 東台灣行腳● 品味花蓮  

 

 

 東台灣行腳● 品味花蓮  

 

 東台灣行腳● 品味花蓮  

 

 東台灣行腳● 品味花蓮  

 

戀戀風情的「雲山水」也在築夢,它說「溫潤風華冉冉升起,婉約浪漫;時而山嵐雲霧飄渺,沉穩靜謐;時而朝暉夕映彩霞,如詩如畫。…」

跟著一大群遊客「慢步」在青青河畔草之間,感受不到「如詩如畫」,但我相信在飄雨的日子,漫步在林間,駐足水岸邊,聽風撫動著湖面,雨點蕩漾著水波,湖濱散佈著雲煙,應該是很不壞的唯美畫面。

 

 東台灣行腳● 品味花蓮  

 

 東台灣行腳● 品味花蓮  

 

 東台灣行腳● 品味花蓮  

 

吱喳地我走了,正如我吱喳地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山林!

往池南村途中,過橋,路旁一長排車輛,正發不解之時,阿海說,「是荖溪呀!」瞬間,我的思緒頓時拉回到高三年代面臨大學聯考前夕,與班上幾位好友與女校生一道同遊「荖溪」解悶的故事,荖溪水終年清澈見底,至今尚未被破壞,非常難得,我們站在橋上往下望溪流,憑高目斷,無限思量,回想弱冠時光,觸目生情,宛似『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東台灣行腳● 品味花蓮   

荖溪依舊在。

 

 1972.03.25花蓮老溪行2.jpg  

四十餘年前,高三時代大考前偷閒解悶,當年荖溪溪水清澈見底。左為陳芳偉,中為林祥進。

 

又來到鯉魚潭,三年前我在園區「拾獲」兩位尊貴的老朋友,他們都是老而彌堅,到此寫生的退休軍官與校長,一位今年已80歲,一位是83歲,期望他們兩位老人家都身康體健經常能到山光水色的地方繼續作畫,我想到一首詩『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境,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自省』。但是他們兩位安排他們的退休生活像一本書,越老越有智慧,像一首爵士樂,越老越有情調,更所謂的『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到黃昏,從心所欲神仙境,生命惟餘一派真』應作如是觀。

 

 東台灣行腳● 品味花蓮  

鯉魚潭。

 東台灣行腳● 品味花蓮  

 

 東台灣行腳● 品味花蓮  

2012年四月,難得在旅途中結識這兩位不老藝術家,左為當時77歲的張老先生從市區攜老伴開車到潭邊寫生畫,投足間可看出張老先生的意境與真善美,他是政戰學校第一屆藝術系畢業,很自豪地表示他曾舉辦過油畫水彩個展中間這位是雷先生也是自花蓮壽豐國小退休的校長,年也已80歲,看不出的年歲,他說他經常與50歲的人士打網球,除了游泳外就是成天畫畫,他專注於水彩與油畫的混合畫作,他手中所持的就是他的作品,與這兩位「不老先生」閒話家常,因為我們都在花蓮成長,而且我有三位老親族擔任過校長,所以談起來話題也不少,他們兩位都是花蓮畫社的資深成員

 

花蓮,雖然是生長的故鄉,仍有許多沒有到過的地方,到了無欲品高的年歲,應該隨著季節的變化,到處行腳旅行,尤其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花蓮鄉村,有如『鐵道、縱谷、友人家』旅遊書所描述的遊走花蓮小村小鎮,所以我當經常的來參訪,也是一種謙卑性的造訪。

 

 

插圖04.gif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東台灣行腳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羅佬 的頭像
    羅佬

    修羅居

    羅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