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了一口氣,還是決定把聯電給賣了出去。
僅剩惟一的一張聯電「紀念」股,何以讓我如此「不捨」?
我與聯電結緣甚久,早在台股在第一次衝破四千點的時候,我在南京東路一家號子開戶,記得當時該號子一位女性襄理志願當我的介紹人,並且很善意地告誡我說,這波四千點的行情,在這輩子可能再也看不到了,意謂若想做股票投機可沒得機會。
我買的第一支股票,就是當時風評甚佳的聯華電子。
聯電、宏碁與台積電三支股,是我經常投資的熱門檔,且股價也彼此相去不遠。
未料著幾年後,台股反衝向一萬三千點。
雖然股市隨著與國內政治情勢起起伏伏,但我一直持有聯電股票,雖然持股不若中實大戶,惟以一擔當主管級的薪資財力,僅能以客串賺些外快,並且也顯示具財經背景的我,總是要與股市對口,以當時幾乎全民炒股之時,不談些股票好像矮人一截,當時台灣股市的火熱,正是目前上海深圳股市的火紅如出一轍。
五月下旬,美國前聯準會 (Fed)主席葛林斯潘評論中國股市會大跌,股價將無法持久云,葛老的談話,仍舊讓美國S&P 500 指數下跌了0.7%。中國股民卻問說他是誰?A股小跌0.7%,隔日照漲,可見中國股民與台灣股民同出賭性堅強的華人族,今日的中國股市宛如當年瘋狂台版再現。
當年只要打開平面或電子媒體,每日瀰漫版面的就是:高層政治人物在玩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中層中產階級在玩股票,低層文化族群則在玩大家樂。
當時財政部長郭婉容的名言:手中有股票,心中無股價。相信有聯電持股的股民對於上述的「風涼話」一定感觸很深,因為投機與投資就是一體兩面,聯電的股民有數十萬戶,無論是真正聯電長期投資者,或是誤觸聯電叢林補鼠器的投機轉投資客,長期投資聯電十年以來獲利應是有限,若於2000年二、三月買進百元以上高價者,甚或會產生虧損。除1995年股票股利較有看頭(註: 9.3元股票股利)外,但隨即每況愈下,離譜的是,也是從1995年起近十年間,從無現金股利分配,如果將一樣的股金投資台積電,十數年後,相信一定獲利匪淺,勿庸置疑。我的一位企業黃姓總經理友人,也是所謂的股市中實戶,當時在選擇聯電與台積電間,做出錯誤的判斷,栽了一個嚴重跟頭,一直懊惱至今。
過去我有一同仁的老婆就在聯電集團工作,她是幫聯電轉投資的子公司作會計帳,也間接才知道聯電投資了這麼多的子公司,當然執行股東們有福了
當年受聯電母公司滋潤的子公司都已破繭而出,造就了時下的股王,如聯發科( 6/23收盤496.5元)、原相(6/23收盤511元),及聯陽(6/23收盤92.1元)、智源(6/23收盤137.5元)、揚智(6/23收盤85.6元) ,形成了所謂的「聯家軍」。
聯家軍IC設計族群每檔都是多頭指標,各具實質基本面成長題材,都具提升上攻實力。其中,摩根士丹利證券將聯發科目標價調升至 550元,巴黎證券則是一口氣將聯發科目標價大幅調高至 700元,外資幾乎已將聯發科列為台股股王新標的。
反觀聯家軍的母親--聯電,股價則是長期間低迷不振,從2002年七月末起收盤價至今就不曾再碰觸到35元,與其徒子徒孫們比較,真的是讓人「厭氣」,整個經營績效被台積電完全壓制,台積電於 六月八日 除權後,兩周後立即填權,今(23)日股價仍在68.3元,讓股民激賞。
聯電,除了尚有一些碎零股之外,不值得讓我再碰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