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家的後花園


近來,氣象局常說有八成可能會有陣雨,但有時卻是陰晴天沒雨。


每回午後到鳳凰谷休憩區,我會將小椅桌從後車廂搬下來,但近日山風野大,有些冷,妻將我的背心也穿上還叫寒,所以只得全部收回座車內。


我將車頂窗打開,讓山風自然掠入,卻也聞到陣陣香氣馥郁,老妻說,「丹桂飄香」。


也許天涼了,鳳凰谷的外車開出比開入的多,都是過客,與平日悠閒的小憩客不同,尤其在夏日時分,一早就有許多外地人全家或友朋相約到這個空曠的休憩區,談天或騎腳踏車或帶束脩泡茶。


我就是看到一些遊客座車都帶著家當,也就是塑膠桌椅及泡茶工具甚至午餐,雖然園內規定不得烤肉炊煮,但是經常有老夫婦們用簡單小瓦斯爐燒著開水,煮茶品茗,談天說地看山水,所以我的後車廂也安放了小桌椅,並隨身攜帶吃的喝的與書報。


以往在遊客中心入口旁,聚集不少小吃攤及蔬果攤位,假日期間往往吸引不少遊客停下腳步吃個點心或採買,尤其草山的高麗菜、金山蕃薯與竹筍,也是我常吃的小煮炒,不過前幾年,或過於影響國家公園觀瞻,所以全已被驅離。沒得吃喝,所以我不得已才開始自己準備「糧草」。


假日沒處去,或者有煙雨的季節,我們老夫妻倆經常將草山當做休憩的園地,從鳳凰谷接泉源路,沿途車子不多,風景倒很怡人,紗帽山與華崗及台北盆地就近在眼前,走草山公園後山門進入,沿著停車場邊可開入一片碧綠的山林中,路過陽明書屋再接淡金公路,有時心血來潮我們會拐入竹子湖吃個野菜配地瓜湯。


走淡金公路有叉路到擎天崗與小油坑區,或經百拉卡公路上大屯山自然公園方向,由於假日車多人更多,尤其空曠的山區比較沒歇腳的處所,我也不喜歡與雜沓的遊客摩肩擦踵,早期經常與妻背行囊走遍該山區,如今倒也比較少前往,所以我們必經草山的目標,就是到金山。


金山,我們夫妻不知到過幾回,有如「走灶腳」般的頻繁與熟悉。


自法鼓山1993年動土,由於當年我所服務的建國工程承包第一期整地工程,所以我曾因公事到過當年尚荒涼簡陋的道場,隨著工程的進度陸續開展,我們開始定期的去朝山禮佛,從無到有,我們一路看著法鼓山從荒地到0612月法華鐘落成後的佛門叢林。有一天我問老妻,她也記不清去了幾回法鼓山。


我喜讀聖嚴法師的佛書著作,也可說是我讀智慧經藏的導引者,『時時心有法喜,念念不離禪悅,處處觀音菩薩,聲聲阿彌陀佛。』


到金山,有時我們沒上法鼓山,有時會在看海的餐廳坐了一個午後到黃昏,有時會到金包里老街,但我們從未光顧過鴨肉攤,大半選市場內的一家素麵館,這家真正的是一個人又煮又炒又切的個體戶,量多也可口,經常一人份被消費者問說,是不是煮兩人份?我也常遇到來自法鼓山的出家眾到此用餐。


從金包里到獅頭山公園,只差一個拐角的開車距離,還好這個公園早年是軍事管制區,否則早就淪陷為公共夜總會,因為鄰近整個山頭都是陰間豪宅或亂葬崗。


高度僅七十公尺的獅頭山,尚得以保存著自然風貌,山林茂盛,散步其間,海風陣陣徐來感覺非常舒暢,從景觀涼亭我喜歡下到海邊岩礁,直接與大海面對面,並且盤膝而坐,面向僅450米遠的雙燭台嶼,我有一種莫名的歡喜。


天黑前並不急著離開金山,我們都會到海邊咖啡車邊的咖啡座聊坐,看海、看船、遠眺遠方的野柳與九份,往往我們到的時候,旁邊坐席上都是一堆年輕人或情侶或家庭,但是當我們要離去時,幾乎兩旁坐椅空無一人,因為我們並不是來到此一遊的,多年來這裡已成了我們家的後院。


記得出差南京時,認識一位當地黨校副校長,當時這位副校長笑說,「我家有很大的後花園」,之後到他家拜訪時,果真發現他家後院真的有很大的花園,因為他的寓所就在「中山陵」園區前方小區,所以一大遍青松翠柏的林海園區就形成了他家所謂的「後花園」。


我家就在行義路山腰,也就是在草山的後園區,近在咫尺的溫泉帶是我冬季最溫暖的享受,蟬鳴鳥叫是我夏季最奢華的聲音。那麼從廣闊的草山國家公園到金山海岸,我也可以如此說,那都是我家的「後花園」。




 


 




 


在往彌勒尊佛坐像方向,慢步在木屑舖地的步道,很有一番滋味,可惜駐足過久,皮膚易遭小蚊虫襲擊而發癢。




 


    夏日有許多遊客到這裡駐足


 





有些遊客遮陽傘躺椅等配備齊全




 


     丹桂飄香,放到車內反倒失去芳味






 


假日常到「後花園」聊天、看報、喝茶、吃小點心。


 





 


          遠方為紗帽山


 



 


假日沒去處,經常在草山山區走動,可以說像「走灶腳」。


 



 


天空萬里無雲,在草山山頂,空氣透涼,更是心曠神怡。


 



 


白雲飄飄,日麗風和,很難得可以看到遠方清晰的山頂。




 


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坐在尊前,學習包容與愛。




 


       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雅量。




 


     小彌勒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




 


        雙燭台嶼與涼亭相對映。




 


       小小扁舟經過雙燭台。


 




 


   到風景區,不能免俗的拍個到此遊的圖像。





               金山長岬。




 


      遠方為野柳長岬,背後為基隆嶼。


 



         面向雙燭台的海岸斷層。



 


面朝雙燭台的海灘高地,已廢棄的昔日國軍碉堡。




 


    從山上走向海邊,總得擺出V造型。


 



 


   背向雙燭台嶼,靜坐冥想、慎思、明辨。


 


 



 


離雙燭台最近的礁石海岸。夫妻對看,小兒倚靠。不知再過少年,風中殘燭將逐漸凋零。


 



 


    三昧法水洗淨人心一切苦厄。




 


瓶中甘露常徧灑,手內楊枝不計秋,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天羅神,地羅神,人離難,難離身,一切災殃化為塵。


 




 


法鼓山內打個齋後然後再來一杯午後之茶,逛逛書城,看些典藏佛書,可洗滌身心慵懶。


 




 


雖然是簡便的咖啡座服務的志工都是菩薩,整個小空間打點的很雍容、雅典。


 





 


坐在金山海邊咖啡車前座椅,才18時一刻鐘大地已暗,遠觀海上白光點點的漁船與過往商船。


 




我們經常在金山海邊駐足,從午後到日落,喝杯咖啡,遠眺海上孤舟,但未見簑笠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羅佬 的頭像
    羅佬

    修羅居

    羅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