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園夜泊

 

 

因「菲特」中度颱風在台北北方呼嘯而過,雖平均風力不是很大,但陣雨不停,妻說不如延遲吧,不得已在上午9時餘準備好行囊要出發前,打電話到「南園人文客棧」,推遲了我農曆生日的南園禮讚。

延遲了一周,遇到的是老妻的陽曆生日,但卻又遇上東北向的「薇帕」輕颱風,與西南向的「百合」中度颱風,所幸對台灣沒有直接威脅,反而連著兩天,南園行卻是大好天氣。

我與妻的生日,陽曆與陰曆都在同月份,同一個星座,換言之,我倆個性也都能相互體恤、調和,牽手一生業已過了31個年頭。(:至今2024年已42個年頭)

開車出遠行,我依例帶好書、好茶、好酒,我很喜歡看書,讀的是放下;我喜歡沏茶,飲的是放空;我喜歡斟酒,品的是放開。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從少年不識愁滋味到白髮三千絲,如今孤雁已遠去,原欲想在山中雨樓下,渡過兩鬢花白宛似滿佈夜空星星的颱風夜,讓點點雨滴,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但如今卻因明朗星空讓我感到晚秋風,反見空山落滿葉卻又綠意盎然,不知何處見秋霜?

夜宿「南園」同心樓,雖前前後後走了三趟「南園」瑤台樓閣、山光水色,但給我印象深刻的不是彩筆畫山水,滿園盡帶黃金甲,或是堪輿風水神奇之說,而是在於清晨與黃昏,看山、看林、夜來看月;讀書、談心、靜臥、朝來散步。並酌一口茶香入喉,或品一杯淡酒入啤,合眼聆賞一抹幽靜山嵐,空谷吟風,淺嚐一席一飲,人閑桂花落,夜靜秋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秋澗中。唯有閑才能聞到桂花的淡淡香氣;也唯有靜,才能在晨昏夜晚欣賞大自然的山林;唯有淨才能靜靜地接受自己內心的恬淡。乘著跨過耳順之年的縐紋,才能真正把心放了下來,享受一下如此的閑情雅緻,有如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暫借南亭,一望山」,豈不悅哉?

整區園林移入不少粗大的樹軀,經三十年歲月的幽靜成長,已昂立遮山,綠意盎然,位於王老先生漢白玉雕像後排的南洋杉,原以南樓為主的天然地勢之右白虎高於左青龍,因此栽種整排南洋杉屏風,塑造高勢,一則以平衡,一則以鎮制,雖仍離右白虎高度尚遠,但高聳參天,留我駐足注目良久,老妻留意到桂花樹的高大,腰圍粗壯,我瞬間抓取了小小桂花的棲息,有飄桂花尋香之驚奇與愜意。平日在車水馬龍間叫賣的玉蘭花,我更意外在南園八卦門前遇到白玉蘭樹的粗獷與高昂,三瓣30元的玉蘭花竟來自如此的高雅,空氣呼吸的都是淡淡的玉蘭香。

三十年的園林內雕欄樓亭,已呈現傾頹與腐味,但是三十歲的蘭竹桂與松柏楓櫻,卻是一片欣欣向榮,充滿詩情畫意,拾季廳的對聯寫得好,

『勞心力能得幾時閒,好安排高閣看山,小舟釣水。』

『賞風月不須一錢買,莫辜負滿園如繡,四季皆春。』

好棒的一幅對聯,打到我歇心之境了。

網路上有文章稱讚「南園」是世外桃源,但些許的沉悶陰鬱是我另方面的感受,因為「南園」不是小橋人家,而是建構在27公頃地方的湖光水色,包圍在閣樓亭院與叢木之間。

王老先生在他的『南園記』上寫得很明白,原本「祇建一古樸之農莊而已」,也許當年王老先生僅想在晚年在自己的天地裡「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結果如此的大手筆,係「後以兒輩之孝思暨寶德教授之大才美意,闢池、造園、蒔花、植樹,因山之勢以建樓」,惟當年聯合報系財力並非富可敵國,卻造了一座比板橋「林家花園」,甚至蘇州「拙政園」還寬敞的莊園時,我想兒女們對父親的孝思應出於豪門骨肉交相爭利的慣性,所以附合並加碼對父親的意思以討歡心,可惜的是王老先生在南園竣工(1985.9.15)後十年餘即去世(1996.3.11),結果追求時尚的兒女們也對「南園」的鐘情跟著人去樓空,不復盛況,相信龐大的維護開銷無法支持雕樑畫棟的日漸傾腐,所以08年不得不委外經營。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早已自人生解脫的王老先生,以通體漢白玉不畏寒暑風吹雨打,依然屹立翹首遠望南山,無論日落返照入深林,空山又在密林暗影中,沒有塵世的苦苦勞心,也沒有官商間的汲汲營營,他要永遠沉浸在大自然松濤低吟聲中,但是「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兒孫們不再鍾情於上一代的彩畫山林,當傳統與時尚的選擇,只有上一代的家業必須永續,追名逐利,鐘鼎山林,再美的松林明月,兒孫們也難以久留。

目前「南園」由The One團隊規劃經營,致力於東方人文之美,以「拾樂生活」的轉念傳遞給遊客,但我覺得該團隊在資金及人文背景上,為了這麼大面積的莊園改造與維護,實在是心有餘,惟力有未逮也。

 

中台灣行腳● 南園夜泊

踏在住宿區空曠的草地,感覺很舒爽,坐在樹蔭下留有的籐椅及長條石板桌椅,享受山風,遠近綠地樹叢,可閱書,談心,曬日,體驗樹的呼吸,也可發呆放空。

 

中台灣行腳● 南園夜泊

這棟「同心樓」,過去是王老先生與散佈各地幹部共同分享「同心」榮耀的處所,今天卻是夫妻或情侶幽靜地渡過「同心」浪漫的地方。

 

中台灣行腳● 南園夜泊

客房內的大浴室內,景幻如畫,邊沐浴邊與大自然天地合一,恬然而自得。

 

中台灣行腳● 南園夜泊

「同心樓」一樓「拾季廳」,是以當地客家當季食材提供美味料理所在;挑高的餐廳,客桌間也很寬敞,不讓遊客到此休閒有擁擠感,年輕的服務員都很親切,上菜時很詳細地說明每道菜肴的特色。高柱上聯『勞心力能得幾時閑,好安排高閣看山,小舟釣水。』下聯是『賞風月不須一錢買,莫辜負滿園如繡,四季皆春。』好棒的一幅對聯,打到我歇心之境了。

 

中台灣行腳● 南園夜泊

園區內有桂花樹軀幹上,我瞬間抓取了小小桂花的棲息,煞為誘惑,有飄桂花尋香之驚奇與愜意。

 

中台灣行腳● 南園夜泊

清晨與黃昏,看山、看林、夜來看月;讀書、談心、朝來散步。並酌一口茶香入喉,或品一杯淡酒入啤,合眼聆賞一抹幽靜山嵐,空穀吟風,淺嘗一席一飲。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唯有「閑」才能聞到桂花的淡淡香氣;也唯有「靜」,才能在晨昏夜晚欣賞大自然的山林;唯有「淨」,才能靜靜地接受自己內心的呼喊。乘著跨過耳順之年的皺紋,才能真正把心放了下來,享受一下如此的閒情雅致,何不悅哉。

 

中台灣行腳● 南園夜泊

八卦門形具擋煞,驅吉避凶之用。木門據說來自1959年金門炮戰火被摧毀下的民房搬運過來,重新修補後點綴在南園,更顯古樸。

 

中台灣行腳● 南園夜泊

屋簷至角處之平緩上翹,讓建物韻揚生動,但年代已近30年,已呈現崩角及落漆的現象,園內舉目可見,顯示經營團隊重心在於「同心樓」對外住宿區,難有充分資金與人力在「南園」的用心維護與人文的創新,非不能也,應係無力也,殊為可惜。

 

中台灣行腳● 南園夜泊

蝴蝶洞窗,導覽員說取其諧音「福迭」,具福氣層層迭迭之吉祥意境,並有採光、借景之意。

 

中台灣行腳● 南園夜泊

花窗引景是園林的建築特色,從桃形、扇形等各式花窗,可引人駐足流連,有如彩畫山林,傳神動人。

 

中台灣行腳● 南園夜泊

甕窗,導覽員說,會唱歌的窗。當風吹過兩甕交口時,會發出共鳴聲,由於狀似葫蘆,具「福祿」之意,為客家建築特色。

 

中台灣行腳● 南園夜泊

太師壁有「出相入將」之意,此壁雕刻富貴牡丹,其特色為一字不斷的鏤空雙面,中間夾層玻璃之太師壁,為珍奇極品之作,導覽員說,此處是王家大小姐的休閒閨房。

 

中台灣行腳● 南園夜泊

葫蘆門與海棠門,象徵「堂上高中」與「多子多孫」的吉祥,從這個「快覽亭」可以一覽園內所有建築美景,『四望疑仙珠辟瑤台羣玉,一塵不染虹橋鏡水回欄』,依山的南樓,在湖光山水的襯托下,倘遇細雨,應可見雲霧氤氳,彷若仙台樓閣。

 

中台灣行腳● 南園夜泊

桂花飄飄陣陣香氣的桂花巷。

 

中台灣行腳● 南園夜泊

園林水景動人,圖中有東亭、中亭,登高處為南亭,後為南樓。園林設計迂回曲折,亭、台、樓、閣,堂、榭、廊、橋,步移景換,讓人眼花撩亂,池內大小錦魚鯉魚多得不可數,且有黑天鵝漫遊其間,圖內的烏龜石,象徵長長久久。

 

中台灣行腳● 南園夜泊

「南園」最高主建物-「南樓」,為王老先生起居室書房及招待貴賓之所,建材之木頭採用臺灣珍貴的檜木,至今仍陣陣飄香。建築設計呈坐北朝南,三合院造型如帝王太師椅,可顯示當年老媒體人自恃甚高,目空一切。從精粹的工藝在綠蔭、磚瓦、檜木、花窗中,點點滴滴都能見到設計者對這位老人的傳統思維提供了許多巧思與仿古奢華。

 

中台灣行腳● 南園夜泊

從南樓二樓寬廣平臺南望,天氣非常晴朗,南方有一案山平坦如案桌,導覽者說可望到九重山巒,但我用高倍鏡頭只能在右側望到五重山巒,也許在連上左邊的中央山脈數重山便可當作是九重山巒,雖說如此,但是如此的開闊天地化為無際書房,頓然有種舒暢開朗之感。

 

中台灣行腳● 南園夜泊

戲臺,是王老先生欣賞地方劇的場所,也是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踏入南園,一直感到好奇的地方,從蝴蝶窗連接著戲臺的中心點,一直延伸到南樓,呈現一條中軸線,聽說是感受「南園」磁場最佳之處,導覽員也神密兮兮地要遊客們沿著中軸線排排站閉眼三分鐘,感受所謂的磁場,雖然導覽員繪聲繪影的說,信不信由你,但是我站了之後沒啥感覺,第二天中午我又原地重遊,在中軸線單獨一個人站了好老半天,日正當中,熱得我滿身汗,也沒感受到任何名堂。

 

中台灣行腳● 南園夜泊

南樓一樓會客內廳。有張佛千的90字長聯,其中寫到『碧山三面,懷抱平原,勝地喜天開,更高下起樓,縈回辟水,廣移佳樹,遍蒔名花,打槳清池,品茗曲苑。..』廳內古色古香,倘能稍歇品茗,將是靜心舒懷的好自在。後壁為浙江東陽木雕屏風,紋理細膩,工法精細,以黃楊木所雕成,不失為罕見佳品。

 

中台灣行腳● 南園夜泊

南樓二樓的王老先生起居室及書房,樨頭斗拱皆飾以金箔勾邊,室內充滿傳統紋飾,主樑上的鼇魚雀替,龍頭魚身,象徵『鯉躍龍門』;另一款鳳凰雀替,象徵『吉祥永生』。橫樑上刻有蝙蝠、鹿、松、喜鵲四款圖案,取其福祿壽喜之意;在室外的員光有描金的「梅蘭竹菊」四君子雕飾,整個室內集中了中國傳統花鳥走獸所有吉祥物,但可惜聯合報系現今已不若當年,同時,王老先生也僅享受十年光景的晚年大自然風光。

 

中台灣行腳● 南園夜泊

往上天花板,有美麗的仙鶴與蝙蝠浮雕,在中國古代,鶴被稱為一品鳥而應用於有相當品級官第的各種裝飾中;蝙蝠則因諧音象徵福氣。四隻蝙蝠圍繞著一品官寓意的鶴,組合而成「天官賜福」的意象。

 

中台灣行腳● 南園夜泊

雀替為樑與柱交角處之三角狀透雕木件,不僅可鞏固樑柱,也增添雕琢精細之美。

 

中台灣行腳● 南園夜泊

湖畔的水風軒與魚樂軒,可欣賞山光水色,時見波光粼粼,可倚欄賞玩湖景,仰視南樓與群山,右山即為南樓風水說的右白虎。

 

中台灣行腳● 南園夜泊

白居易的詩,『暫借南亭一望山』書法高掛在亭上,顧名思義此亭便是「南亭」,依王老先生聽信風水之說,主樓南樓卦亭鎮右山「白虎」之意。導覽員轉述,南亭為此龍穴之眼,在此打坐參禪可吸收天地能量之說,同時立禪於亭中龍眼之央,會有震動之感,第一天導覽時,遊客甚多且走動,亭中龍眼確有微震,但第二日,我一個人再站原位,俯視下方園林美景,遠觀多重山巒,且大口地的吸取四方大自然之氣,但是立禪多時,腳心絲毫無感,龍穴之眼對我似乎不怎得青睞,我自嘲龍穴仍在困覺未醒。

 

中台灣行腳● 南園夜泊

有龍穴便有龍身蛇廊,樑柱曲折蜿蜒如美麗的曲線,並由檜木刨制而成,背景為歲寒「三友池」,池內有錦鯉四處回游,在池邊美人靠椅上小憩,悠閒而自得。

 

中台灣行腳● 南園夜泊

六邊形的孔雀亭,原為飼養孔雀之所,導覽員說,王家大小姐特別喜歡孔雀,所以有此寵飼之舉,同時,孔雀代表「鳳凰」,具有吉祥寓意,但給飛鳥之類住房之奢華與供養,顯示豪門人家對照一般中產階級宅居,即有如此巨大的落差。

 

中台灣行腳● 南園夜泊

我喜歡竹,南園也有以竹命名的『竹苑』,除桂竹外,還有葫蘆竹及黃金竹,宋代蘇東坡說,「無竹,令人俗」,竹之空心,文人引伸為虛心;竹節為氣節;高挺為昂然,高風亮節是君子。

 

中台灣行腳● 南園夜泊

經導覽員提示,我才留意到「五行馬背」,屋脊銜接隆起處稱為「馬背」,馬背依風水五行分為金形圓、木形直、水形曲、火形銳、土形方,屋主可透過「五行馬背」以補足命理的不足。馬背下的白色浮雕為懸魚,南園懸魚融合個人特色所設計之獨特圖像,如圖中「南樓」為王老先生起居所,其馬背是金形圓,其懸魚很顯然地便是人見人愛的「貨幣」。

 

中台灣行腳● 南園夜泊

此屋為王家大小姐起居室,馬背為土形方,懸魚便是她平日最喜歡飼養的「孔雀」。一個南園玄念了中國古老的封建習俗,一草一木,一池一水,花鳥走獸,中軸磁場,左青龍加高南洋杉壓制右白虎都有其必要的五行風水安排,讓現代人大開眼界,歎為觀止。

 

中台灣行腳● 南園夜泊

南樓一樓的宴客廳入會客廳邊側的銅雕,難得一見,左右聯為『南有嘉魚式燕以樂,園儀彩鳳其曲曰韶』,其意形容宴客之歡景。

 

中台灣行腳● 南園夜泊

導覽員稱,牆面是「磚面雕」,也是即將失傳的工藝。前立者為「貔貅」,是古代的神獸,具龍頭、馬身、麟蹄、獅尾,是招財聚寶的象徵。

 

中台灣行腳● 南園夜泊

入夜後的同心樓,我與妻坐在外頭的躺椅上望月,燈下草虫鳴。不禁吟道:人閑桂花落,夜靜秋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秋澗中。

 

中台灣行腳● 南園夜泊

夜食於「同心樓」拾季廳,顧名思義是在地客家當令食材,慢食匠心料理,無膩品味,無疑是一種食的感動。

 

 

中台灣行腳● 南園夜泊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複照青苔上。」早已自人生解脫的王老先生,以通體漢白玉不畏寒暑風吹雨打,依然翹首遠望南山,無論日落返照入深林,空山又在密林暗影中,沒有塵世的苦苦勞心,也沒有官商間的汲汲營營,他要永遠沉浸在大自然松濤低吟聲中,但是「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

兒孫們不再鍾情於上一代的彩畫山林,當傳統與時尚的選擇,只有上一代的家業必須永續,追名逐利,鐘鼎山林,再美的松林明月,兒孫們也難以久留。

圖中月亮已高掛,黃昏已近,遠處的漢白玉雕像仍在細數當年?還是在歎息當今,只是要高過右白虎的南洋杉也高不過天空的月亮。

 

插圖04.gif

 

 

 

 

 

中台灣行腳● 南園夜泊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原始心情 北台灣行腳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羅佬 的頭像
    羅佬

    修羅居

    羅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