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錢,你跟我談什麼隱居?

 

 

 

001.jpg - 2018夏 日誌用相簿

 

NO.

新的一年。

在我還想著要不要間歇性給自己做一個「壯志凌雲」的新年計劃時,朋友黃先生在他的朋友圈曬了一組照片:

山腰露天平台探出一角,遠處有白的霧,似乎在流動;蒼翠的竹林里一幢改造後的農民房若隱若現;門前有小溪,溪水清澈,甚至能看到魚(想必肉質應該很嫩)。

還有竹林挖野筍,下廚燒飯,泡茶聊天。

這是黃先生給自己謀的一處隱居之所。

越來越多厭倦了都市生活的人,把家搬進山裡,黃先生也是。

我在羨慕之餘,也認真上網查詢了一下銀行餘額。

唔,終於明白了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果然還是需要好好工作才能過上理想的生活吶!

以夢為馬,尋找自己內心深處的世外桃源,青蔥繞竹舍,重山排闥來,剎那間,彷彿時光穿越千年,一切變成詩意模樣。

這樣的生活,誰不想?

 

002.jpg - 2018夏 日誌用相簿

 

NO.

看看近期網絡一些爆款的文章,總跳不掉《辭職XX,歸隱XX》、《爆改XX,過上了田園生活》之類的……

就像時尚一樣,沒錯,現在流行「隱居」。

這種文章看多了,就好像意淫到了高潮一樣,讓人不能自拔。

隱居,哪有那麼容易。

很多人一談到「隱居」,就會聯想到終南山。得是讓你失望了,終南山是沒有隱士的,大多是修行的僧人或者道士。

區別「隱居」和「修行」的兩個關鍵詞,在我看來就是「抽水馬桶」和WIFI

媒體曾經做過一個調查,80%的受訪年輕人都有歸隱的念頭。但他們想要歸隱在好山好水的同時,還想要電影、美食、……

加班太累了、異性朋友劈腿了、城市空氣太糟糕了、人際關係太難搞了,這些都是「隱居」的理由。

世界那麼大,怎麼能光讓別人看呢?先找一處院子吧!

一位詩人不也說了:「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週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這樣的生活的確讓人嚮往,不過那也得先有一所面朝大海的房子啊。有了房子還不行,一個人生活太孤單,再裝修幾間客房,賺點小錢還有人陪聊,一舉多得。

妥當的,理想中的民宿就出來了。

有這樣想法的人有多少?每天都有人在諮詢。

在民宿熱潮中,要租下一套面朝大海的房子要多少錢?每個區域不一樣,但是已經有人準備投資幾千萬來開只有幾間房的民宿了

 

003.jpg - 2018夏 日誌用相簿

 

一邊是牆外的人在前仆後繼,一邊是牆內的人冷暖自知。

前兩天,跟一位準備跳入圍城內的新手,向一位知名民宿主請教「開一家民宿難不難」。

民宿主人很風趣,直接跟我們說了一個故事的開頭:

青年問禪師:「大師,我……

「放不下一些事放不下一些人是不是?」

青年驚呼:「大師怎麼知道?」

「來來來,」禪師拉著青年邊走邊說,

「熱水我都燒好了,你們這些傻X不挨燙就是難受。」

真正經營民宿的有多少人是賺錢的,又有多少人是泰然處之無壓力的?

「找房子有壓力、房東毀約有壓力、經營不好有壓力,帶著壓力去隱居,你覺得靠譜嗎?」

除非你很有錢。

民宿主人最後結尾的一句話是:

萬事開頭難,中間難,到最後都難

 

004.jpg - 2018夏 日誌用相簿

 

NO.

如果實在沒財,能不能隱居呢?能,那就需要「才」。

2014年,網絡上有一篇《借山而居》的文章,非常火爆。作者冬子後來透露,他原本只有200的粉絲,但是最後那篇文章閱讀量10W+

《借山而居》寫的是什麼呢?冬子用4000元租了一個院子,租期是20年,摺合下來每年200元。在院子裡,寫寫畫畫、雲淡風輕。

冬子的山居生活無疑點中了城市人的穴道,對於他的那些詩情畫意的圖片,城市人完全沒有抵抗力。

於是你發現,這個時代對於閒適淡泊的日子,是有多麼饑渴。

這個租金,只要是個工作了的成年人應該都能出。但是,如果你沒有足夠額外的錢,如何讓你和你的家人生活得到基本的保障,這是個問題。

鬼谷子聰明,收下了幾個徒弟,一個負責掙錢、一個負責做飯、一個整理內務、一個陪聊解悶,既餓不著自己,還省的在山上寂寞。

老陶(陶淵明)可是性情中人,吃不慣朱門酒肉,看不慣低眉折腰,扔下一篇《歸去來兮辭》,跑到東籬下隱居了。同樣面臨吃喝的問題,老陶的方法是開墾南山,結果呢?草盛豆苗稀。

好在老陶歌曲寫的好,《歸園田居》《飲酒》很流行,不少人請客吃飯,每次還能大醉而歸。

回到冬子在山中的日子,有春暖花開,鶯歌燕舞、有大雪封山,醉臥火爐,沒事餵餵雞、帶著狗溜溜山頭觀落日,風雨夜伏案作畫。

兩年後他出版了一本書,賣了N萬冊,財源廣進。

比如另外一位90後姑娘茹萍,獨自跑到山裡隱居,也出了本書,名利雙收。

又如,自比「做陶的農民」劉其弈夫婦,無憂生活,也能通過製陶將情懷落地。

 

005.jpg - 2018夏 日誌用相簿

 

NO.

對於已經適應了都市生活的人來說,要去體驗真正鄉野的日子也許並不如照片中的浪漫。

就像冬子說的,桃花源只是你看見的白天,而聊齋才是夜晚。

有錢上山叫隱居,沒錢的你只能自己定義了。

很簡單的一個道理,大家都知道花東風景很美。但是,富里鄉當地的一個農民過簡樸的生活是就不能是隱。郭台銘、張忠謀、王文淵隨便一個去,就便成隱了。

在美國,隱士只是那些喜歡自個兒待著的人,往往都有點神經質。但是,在中國,能隱居者往往是社會的精英,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在中華傳統文化裡,隱士首先得是「士」,受過良好教育,有機會入仕做官,但是甘願放棄成功的事業,選擇離群獨居的生活方式。

在古代隱居都不是窮人幹的事,隱居大多要能自己養活自己。

你是因為一時迷茫才去「終南山」嗎?如果是,建議你不要去,不要指望著在一座大山裡呆上一年就能茅塞頓開。(:古人有言:「天下修道,終南為冠」。)

對於很多嚷嚷這要隱居的人來說,其實就是想來場風花雪月的短期休假

低成本換個環境而已,和隱半毛關係沒有,隱居要有的心態和技能不是誰都具備的。

古龍說:「夢想絕不是夢,兩者之間的差別通常都有一段非常值得人們深思的距離。」

我覺得,這段值得深思的距離,是「錢」

當然,我是很希望大家都能實現隱居的理想,畢竟這樣也證明你是個財(才)華出眾的人。

等到哪天,朋友再打電話給我,我會錄一條語音:「你撥打的電話已隱居」。

就這樣吧,讓我繼續搬幾塊磚!

 

◎摘自鄉居網

 

 

31歲小伙在終南山隱居看雲捲雲舒,你敢過這樣的生活嗎?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桃花源。一所院落、一群雞鴨貓狗,和所愛之人,坐看山雨色、靜聽花落聲……鋼筋水泥的城市叢林中,多少人心中懷著這樣田園牧歌般的生活夢想?

 

006.jpg - 2018夏 日誌用相簿

 

然而卻很少有人能捨下所有,去實現夢想的生活。所以當真的有人實現了我們的夢想時,我們羨慕不已,心嚮往之。事實上,就有這樣一位我們的同齡人,他過上了這樣詩意棲居的生活。

1987年出生的冬子(張冬,又叫二冬)2009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油畫系,2014年他在終南山花4000元租下一處廢棄老宅的20年使用權,又花了幾千元,親手和泥搬磚,將荒廢的老宅改造成了一處詩意棲居的圍牆院落,過起了「借山而居」的田園生活。

 

007.jpg - 2018夏 日誌用相簿

 

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很多時候,夢想之所以是夢想,真實的原因是——你不曾嘗試。「相對於平庸的一生,我更渴望迷戀那種生命的多樣性,世界如此廣博美好,我野心很大,都要體驗。」冬子說。

 

008.jpg - 2018夏 日誌用相簿

 

冬子在2015年年初就因一篇「借山而居」的文章,被眾人知曉。很多人羨慕冬子在終南山餵雞養狗、寫詩畫畫曬太陽、睡到自然醒的詩意棲居生活。城市生活越高壓,人們渴望逃離的心越盛。冬子的隱居,與他畫家、詩人的身份相契合,既是隱居,更是一種積累和修煉。

今年春,冬子推出了自己的書,被搶購一空,他的歸隱生活仍在朋友圈裡發酵。他獨自一人在山上過年,自己寫對聯、貼紅紙,樂在其中。他拍下了山中最詩意的春夏秋冬,羨煞旁人。

 

009.jpg - 2018夏 日誌用相簿

 

010.jpg - 2018夏 日誌用相簿

 

011.jpg - 2018夏 日誌用相簿

 

012.jpg - 2018夏 日誌用相簿

 

013.jpg - 2018夏 日誌用相簿

 

014.jpg - 2018夏 日誌用相簿

 

015.jpg - 2018夏 日誌用相簿

 

016.jpg - 2018夏 日誌用相簿

 

他怎麼過山居的「田園生活」?

然而,冬子一直強調自己不是隱士,過的也不是隱居生活,但他的山居生活、他那些詩情畫意的圖片,點亮了都市男女心中的希望之光。

不同於富商在郊區買別墅,假裝隱居;也不同於退休之人,看遍千山萬水、嘗盡人間百味,尋個地方種花種豆,怡然自得。冬子的山居生活更接近現實,讓人們覺得並非要具備什麼條件,賺夠多少錢,才有資格去隱居。

 

017.jpg - 2018夏 日誌用相簿

 

正如冬子所說,「很多人是有什麼條件之後就過我想要的日子,我不是,我有500塊錢就住山上來了,應該是我先過我想要的日子,然後其他困難也會隨之克服。」

然而,山居生活並非如圖片所呈現的全都是浪漫,更像是一種修行。冬子說:春有百花,還有泥巴。秋有月,還有漫長的陰雨季。夏有涼風,還有蟲。冬有雪,還有寒冰。對於已經適應了都市生活的人來說,山居需要慎重考慮。

 

018.jpg - 2018夏 日誌用相簿

 

首先,要能適應遠離人群的寂寞,而進山意味著交通上的不便,如果你的動手能力不強,光是吃喝拉撒的問題就會讓你想要趕緊回到現代文明社會。更難挨的是,深冬季節,他在山裡居住,取暖靠電暖氣,後來電暖氣壞了,只好燒個鋼炭爐子。

山居所需的水是冬子自己擔的,做飯的食材也需要自己下山買來預備著。他自己蒸饅頭,自己還種菜,養鵝。小屋沒有抽水馬桶,但有廣闊的土地。如果你覺得這些都不是問題,可以考慮進山試一試。

 

終南山是座什麼山?

冬子隱居的是終南山。終南山是中國最有名的隱居之地,特別是在唐朝幾乎成了一種風尚, 「終南有茅屋。前對終南山。終年無客常閉關,終日無心長自閒。」、「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唐代王維曾為它留下不少名篇佳句。

 

019.jpg - 2018夏 日誌用相簿

 

近年來,這一隱居之地以另一種方式紅火起來。一些文藝青年躍躍欲試,就算不能真去隱居,也想「到此一遊」,以顯示自己不同流俗。據不完全統計,有500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修行者隱居山谷。

終南山屬秦嶺山脈的一段,西起寶雞市眉縣、東至西安市藍田縣。「天下修道,終南為冠」,終南山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修道勝地,它既是佛教的策源地也是道教的發祥地,不少高僧大德,多聚於此。相傳姜子牙、陶淵明等歷史名人都曾隱居於此。

020.jpg - 2018夏 日誌用相簿

 

終南山的主峰位於長安區境內,海拔2604米。圖為20091120,終南山翠華山,一處修行人居住的屋舍位於大山深處。終南山里隱藏著不少小廟、道觀和茅棚,不少人居於其中苦修參悟。

 

每個人心中都應該有個桃花源

現今社會,在城市的高壓生活下,我們渴望減壓,我們可能在心中無數次吶喊,要逃離這樣的生活,但是誰又能真正的放下?

儘管如此,我們仍不能丟掉心中的桃花源。每個人心裡都要有一畝田,用它來種桃種李種春風,開盡梨花春又來……因為,那是我們靈魂的休憩之所。

 

021.jpg - 2018夏 日誌用相簿

 

中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對於智者而言,桃花源並不一定非得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也未必要人跡罕至、荒野曠原,亦不用粗布褐衣、吃齋念佛,作出隱逸的姿態,心靜方能致遠。只要心中有寄託、有夢想,有自己所摯愛的事物,那麼就是桃花源所在。

 

◎圖文: 藝術新青年微信公眾號

 

附註:

古人有言:「天下修道,終南為冠」。

 

在古代,泛而論之,終南山就是整個大秦嶺。

因為隱士的存在,終南山成為大秦嶺的靈魂。

終南山之所以雲集如此眾多向道之士,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是終南山的地理位置與山林環境獨特。天之中,都之南,長江黃河分水嶺,是我國地理氣候的南北分界線,山大溝深,水源充沛,林木茂密,野果滿山,而且四季分明,氣候乾燥,為山居生活提供了理想的客觀環境。

第二,終南山住山的傳統長期保持未有間斷。從隋末靜靄率領徒眾入終南錫谷隱居並建七十二茅篷至今,住山隱居修道之風從未間斷,或為避囂靜志;或為躲法難;或閉關取證;或隱跡閱藏,林林總總,不一而足。茅篷岩洞林立,承傳未有間斷,有利於修道者建立信心,也便於相互切磋學習。

其三,終南山的山民有護持住山者的良好風氣。在終南山搭建一處茅篷,往往會得到當地山民的支持,因為,終南山住山的風氣很盛,當地老百姓見慣不怪,林業部門也不會過度干涉。據一位參訪過全國各地道場的法師講,如今像終南山這樣可以隨意搭建茅篷而無人干涉的現象,恐怕僅剩終南山了。可見,終南山的人文環境為住山者提供了基本保障。

 

◎摘自:網絡 鄉居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羅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