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武汉肺炎一线,讲几个重点
文|陈医生
几个基本事实:
1,目前针对冠状病毒,或者其他亚属病毒,没有确切有效药物治疗,包括奥司他韦(达菲)这类药对冠状病毒是无效的;
2,本次疫情感染患者病程及演变很像2003,病情进展来自于自身免疫对肺组织的攻击,目前没有特定触发因素,治疗上就是尽早使用激素抑制免疫避免进一步肺组织损害,但这样同时压制了免疫应答使得免疫系统难以完成病毒感染病程中关键的自身抗体形成,治疗主要是支持对症和适度的压制免疫(针对肺部有病损患者);
3,从不能确认人传人到有限人传人可能等描述变化,各自体会真相,不便多说;
4,很大比例患者没有严重症状,导致鉴别诊断困难,成为行走的传染源;
5,病毒呼吸道定殖能力似乎比前期认识的要强,且潜伏期较长,这也是传播高危因素;
6,发烧时传染性最强,需要高度警惕
没有人能旁观,各自注意不要出现在人多地方,一旦发热为人为己自我隔离,准备个指夹式血氧饱和度仪在身边,一旦出现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尽快去医院就诊,以免贻误治疗
减少外出,各自安好[微笑]
对了,乙酸有很强的氧化性,北方同事可以去买些最便宜的白醋,放在暖气片上,可以消毒室内空气
最便宜的,才是乙酸加水加香精出来的,效果最好,贵的粮食白米醋效果不如这个
不谈真相,只谈要点。 武汉是春运集散地,是全球最大学生注册地,没有城市可以幸免(我觉得这个夸张了),为了家人为了自己,减少任何不必要的外出,减少任何不必要的在人群聚集地的暴露,无论症状是否严重,一旦发烧自我隔离,注意血氧饱和度,一旦持续走低,马上到医院做RT_PCR,有影像证实肺部感染(一般会是双侧,这个是区分和普通肺炎最普遍的现象),尽早使用激素控制肺部损害保命
力度伸泡腾片早晚各一片
目前低危人群,每日VC两克,提高免疫力
目前看最主要的症状是难以理解的浑身不适,部分患者甚至不发烧,多数患者发热不明显,低烧
重要的部分患者(25%左右)是会在第五六天出现进展快速的肺损伤,而且进展很快,不及时治疗(激素抑制免疫)会有严重后果
低烧时候就具备传染性,这个是目前看难以防控的最主要原因,而且比起2003年,这个SARI潜伏期比较长,也是防控上难以落地的原因
目前因为武汉人员已经大范围流出,因此没有一个大城市可以幸免
疫情失控,但人民可控
文: 二大爷 2020.01.20.
17年又一个轮回,还以为正能量的国度里成长起来的病毒一定是讲政治、顾大局的病毒,没想到还是跟从前一样的配方,爆发的方式和应对的举措居然都是同样的脚本。病毒世界的程序员一定是个Party school的博士。
17年前大家锅碗瓢盆一起上去抢醋的悲催喜感历历在目,17年后我们还能抢什么呢?毕竟口罩都断货了,如果胸罩也可以用的话,估计大家也能忍忍。
我尤感诧异的是,就是1月19日,疫情终于揭开盖子的前夜,武汉江岸区百步亭社区万家宴还能如期举行,「4万多个家庭端出13986道菜品,大家边吃边聊,共度欢乐农历小年」。所谓「世界关注中国,中国关注武汉,武汉人民在吃饭」。我觉得倒不是武汉人多勇敢、多乐观,而是有些人真的不知道——就算知道也得演啊。死跑龙套的就得死个样子,哪怕只剩下嘴上笑嘻嘻,心里马卖批。那些需要他们出来演这出盛世嘉年华的导演,毕竟可以住在洛杉矶的海景豪宅里。
如果真有上帝,估计他也不忍心看见这么多小白鼠向死而生。但大清自有国情在,容不得上帝来叨叨。听说武汉近期还要派送20万张惠民旅游券,免费游黄鹤楼等景区。不愧是和平年代死过几千万人的伟大民族,不可能为这么个不讲政治的小病毒吓倒。
我更关心的是之前1月1日被武汉警方「依法查处」的8个「散布谣言者」。不知道有没有在专政铁拳下岁月静好,毕竟你们不是钟南山,也不是长安剑。网络确实不是法外之地,如果是,还有家法在。如此漫长的间隔,你只能不信谣、不传谣,看着带着口罩的医生们瑟瑟发抖、自求多福。
我觉得17年来变本加厉并不是不长记性,而是所谓的「记性」本来就是天下寒蝉,声出一孔。要明白一个国家只需要一个大脑,一张嘴。说什么不重要,我让你张嘴你才能张嘴,方是关键。
所以疫情失控不要紧,人民可控就行。
但人民可不可控,却实在是一件不太好预估的事情。因为一百多年前,也是武汉人民,虽然前天还按照规定观摩革命党的死刑,隔天就在武昌放了烟花。
那烟花至今烙在我们的记忆里。
蓋不住了!武漢實施出境管控......
今日淩晨,央視新聞發佈【最新通報:武漢新增136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2020年1月18日新增病例59例,死亡1例;1月19日新增病例77例。大家才真的關注起此次疫情,據武漢的朋友回饋,昨日公交和地鐵上戴口罩的還寥寥無幾,今天大多數人都帶了口罩。
綜合央視新聞、健康界、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等報導。
1.疫情最新通報
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發現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經相關病毒分型檢測,2020年1月7日,確認系一種新型冠狀病毒。
1月10日完成了病原核酸檢測,1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造成武漢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疫情爆發一個多月來,疫情動態時刻牽動人心。近一周,疫情又有重要變化,社會各方也在積極應對。
△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
據武漢市衛生健康委1月19日發佈的消息:2020年1月17日24小時內,新認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17例。
17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5例;60歲以下9例,60歲及以上8例,年齡最小的30歲,年齡最大的79歲;發病日期在2020年1月13日前;首發症狀為發熱、咳嗽或發熱伴咳嗽;3例為重症,其餘病情穩定,除2例病情危重暫不適宜轉運外,其餘15例均已轉運至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集中治療。
2020年1月18日0—24時,治癒出院5例,新增病例59例,死亡1例;1月19日0—22時,治癒出院1例,新增病例77例。
截至1月19日22時,武漢市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198例,已治癒出院25例,死亡3例。目前仍在院治療170例,其中輕症126例、重症35例、危重症9例,均在武漢市定點醫療機構接受隔離治療。累計追蹤密切接觸者 817人,已解除醫學觀察727人,尚在接受醫學觀察90人,密切接觸者中,沒有發現相關病例。將繼續對新發現的疑似病例及時進行採樣檢測。
△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武漢市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綜合防控答記者問表示,隨著檢測工作的進一步開展,預計新增病例還可能繼續增加。
2.武漢實施出境離漢管控
對發熱旅客登記、免費辦理退票、指導轉診
武漢市政府稱,已在機場、火車站、長途汽車站、客運碼頭等設置體溫檢測點,日前共開展體溫檢測近30萬人次,發現16名發熱人員,均已排除陽性病例。
據央視新聞1月19日報導,武漢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邂馨就武漢新型肺炎疫情答記者問。
春運將至,武漢新型肺炎疫情會否就此擴散一直引起公眾關注。
對此,陳邂馨稱,武漢已經加強離漢旅客體溫檢測工作,在機場、火車站、長途汽車站、客運碼頭等設置體溫檢測點,並對市內公共交通工具強化進行「日消毒」和「每班次通風」。
陳邂馨稱,對出現發熱的旅客進行登記、發放宣傳冊和口罩、免費辦理退票或改簽手續、指導轉診到轄區醫療機構,並進行登記報告。
據介紹,截至18日,共開展體溫檢測近30萬人次,發現16名發熱人員,均已排除陽性病例。
此外,據陳邂馨介紹,武漢也加強了對人群集中活動、發熱門診的管理。在人群集中活動管理方面,陳邂馨稱,按照「非必須,不舉辦」的原則,加強春節期間大型公眾聚集性活動的管理,減少大型公眾聚集性活動。對集中居住和人群密集單位,轄區衛生健康部門將指導、督促開展晨檢工作。
陳邂馨還稱,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對發熱病人及時開展檢測、排查和對症治療,及時發現和處置疫情。據介紹,武漢市二級以上醫院發熱門診72個,日均處理發熱病人2000餘人。
3.日本發現首例新型冠狀病毒病例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16日早間發佈的通知顯示,日本國內發現首例新型冠狀病毒病例。
15日,該患者症狀消退,已出院。患者30歲,曾前往武漢,目前居住在日本神奈川縣。
日本厚生勞動省稱,日本確認首宗武漢肺炎病例,患者是一名居住在神奈川縣的30多歲中國籍男性,本月初曾到武漢,本月3日在武漢期間開始發燒,6日返抵日本,10日住院,並被確認患有『武漢肺炎』。
厚生勞動省稱,該名感染者並未到武漢爆發疫情的海鮮市場,或與肺炎患者有緊密接觸。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分部對此發推特表示,日本確診武漢肺炎病例並不感到意外,目前對於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瞭解尚處於初級階段,未來不排除會進一步擴大可能,告誡各國做好疾病防控準備,基於目前情況,世衛組織仍然不建議限制地區貿易與旅行。
此前,本週二(14日)在世界衛生組織(WHO)瑞士日內瓦總部聲明強調稱,雖然目前中國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或許有限,但這種病毒依然有可能在更大範圍內爆發。
《中國科學報》近期專訪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饒子和表示,此前發現的SARS冠狀病毒、MERS冠狀病毒在自然界的天然宿主就是蝙蝠,雖然MERS冠狀病毒疫情是由駱駝傳播導致。
華爾街日報撰文稱,近年來冠狀病毒跳躍導致人傳人的情況出現多起,自2002年以來,烈性冠狀病毒出現呈現上升趨勢。迄今已經出現三種新型冠狀病毒,包括SARS、MERS以及如今武漢肺炎『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4.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如果您出現發熱、咳嗽、咽痛等症狀,應該怎麼辦?別急,我們給您三點建議。
第一點,建議您先簡單評估一下病情
如果您屬於以下情況,建議先在家休息和觀察。
1.體溫不超過38°C,並且沒有明顯的氣短、憋喘等症狀;
2.年齡在60歲以下或5歲以上;
3.不屬於孕婦、慢性病患者或肥胖者。
在家期間,請多喝水,可以服用一些減輕症狀的感冒藥。同時,採取戴口罩、勤洗手、房間勤通風等措施,做好個人和家人的防護。
如果您還伴有以下情況,建議及時就近到醫院就診。
1.在家觀察休息後1-2天病情無好轉;
2.近期近距離接觸過有發熱、咳嗽症狀的患者,或去過有人群密集的場所,如農貿市場、有野生動物接觸史;
3.老年人,孕婦,肥胖以及有慢性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肝、腎臟等基礎性疾病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員。
第二點,建議您就近去醫院就診
發熱門診,是醫院在冬春季流感等傳染病高發季節專門為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患者提供診療服務的診室。
為了安全高效地做好發熱患者的診治工作,防止疾病的傳播、擴散,國家和武漢市對發熱門診的設置和工作流程都有規範的管理,您可以放心去就診。
為了方便您就近就診,去醫院前,您先查詢一下,選擇離您最近的醫院發熱門診就診。二級以上醫院都設有發熱門診。
第三點,到發熱門診的注意事項
前往醫院途中,儘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發熱患者和陪診人員應配戴口罩,注意咳嗽禮儀和呼吸衛生,咳嗽、打噴嚏不要用手捂口鼻,要用紙巾或肘部遮擋。
就醫中,要主動告知醫務人員近期有無與發熱、咳嗽等症狀的患者近距離接觸史,接觸過自己的人有無類似發病,有無前往農貿市場,有無接觸野生動物等。
到醫院探視患者,也應該戴好口罩,勤洗手,不洗手不摸自己尤其是口鼻、眼等部位。
為降低冠狀病毒感染風險,請普通大眾及一線醫護人員,務必做好自我防護、佩戴口罩來降低感染風險。
一圖瞭解新型冠狀病毒
向八名『谣言』发布者致敬
最早向社会公开武汉疫情的不是专业部门,而是普通民众。
对于社会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国家从没规定过,普通民众对该类消息的发布传播,是违法的。实际上,社会普通民众对重大社会事件的关切,正是一个公民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元月一日,武汉警方公开发布,「经调查核实,已传唤八名违法人员,并依法进行了处理」。为此,警方还特别提醒,「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在网上发布信息、言论应遵守法律法规,对于编造、传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警方将依法查处,绝不姑息。」
此时,据传病源发生地,武汉的华南海鲜市场已经休市整顿。
警方在处置传谣事件中,都有个「调查核实」的过程,这也是警方处置谣言的事实依据,也正是有这个依据,警方才能依法处理。那么武汉警方现在是否可以公布它当时是怎么调查,向谁核实的。
如果警方没有认真调查就对当事人依法处理,那么警方的处理就是违法;如果警方的调查核实来自权威部门,那么权威部门就要承担渎职责任。
从一号的武汉传谣者被查处,到二十号全国各地该疫情的发现公布,这二十天时间的耽误,正出在武汉警方对传谣者的处理上。
武汉警方基于错误或瞒报的信息对八名普通民众的「依法」处理,让社会失去了防控疫情扩散最关键的二十天。
对重大疫情瞒报造成的重大社会损失,我们在2003年的SARS事件中,就有过惨重的教训,时隔不到二十年,在武汉居然还再次出现。
到底社会和民众要付出多大代价,才能让这些职能部门吸取教训?
在「非典」时期,社会出现了一大批英雄,特别是医务人员。可最早向社会披露真相的普通民众,他们的作用一点不亚于甚至更超过这些英雄。
只是,我们的有关部门到今还没形成一个真正能听取民意的氛围,对发自民众的不同声音,特别是和有关部门不一致的声音,往往当作谣言处理。
其实类似武汉警方对此次「谣言」的处理,并没有平息民众对疫情的怀疑,反而更加剧了对疫情的恐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警方对所谓“谣言”的处置,已经失去了权威。
在民间对于警方处置的谣言,往往视为「遥遥领先的预言」,这种认知,正是社会对警方权力滥用的反应。
很遗憾的是,本来应该承担向社会第一时间通报疫情的职能部门,没有承担起应负的责任。
而社会民众的自发传播,又被当成「谣言传播者」依法处理。
我们难以想象,面对官方和民间两个渠道都被封闭的社会环境下,这样的疫情怎么能做到真正防控?
好在这次的处置还算及时,中央高层及时做出部署,希望被武汉有关部门耽搁的时间能够夺回来,在春节国人流动量最大的假日,让民众的健康有切实的保障。
面对谣言,除了警方的依法,更应该公布真相。任何谣言都止步于真相,而不止步于智者,更不会止步于权力。
而对于民众的言论,相关部门是否能用更宽容的态度,而不是苛求他们的精准。
就如那八个被依法处置的所谓谣言传播者,他们不是专业人士,他们的说法肯定有不精准的地方,如果依此就定义他们是造谣传谣,势必会打压民众言论自由的权利。
现在疫情已经公布,那八个被当作谣言制造或传播者的普通民众,警方会如何处置目前还无法了解。
但作为个人,我把他们当作英雄,为民众对疫情的防控,敲响了第一声警钟。
致敬,被依法处理的八名「谣言」发布者。
◎來源:網絡 /
★溫馨提醒:
這是網路轉載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與學習
若轉載圖文有侵權,請告知必當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