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做家務跟死亡率的關係

 

 

H5.png - 2021年夏 日誌用相簿

 

近日《英國醫學雜誌》(BMJ)有研究指出,死亡風險的降低與運動相關,哪怕只做一些輕度運動,也與死亡風險降低52%有關。

不過這些研究都是在美國和西歐進行的,而專門針對東方人的研究,有一些另外的發現:男性做家務好處大於壞處,共同做家務增強幸福感。

 

h1.gif - 2021年夏 日誌用相簿

 

多項研究為「做家務」添彩

研究人員分析了6000多名63~99歲的白人、非洲裔、拉丁裔美國女性後發現,與基本不動的人相比,每天從事30分鐘疊衣服、拖地等輕微活動的參試者,死亡風險降低12%

該研究主要作者表示,即便做家務的運動量,低於運動指南的建議,活動活動總比什麼都不做好。

 

h2.gif - 2021年夏 日誌用相簿

 

有針對1.3萬名年齡在35~78歲之間的城市男性調查發現,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者更容易患糖尿病,而挽起袖子多做家務有助預防糖尿病。

 

 

在考慮了年齡、高血壓、吸煙、體重指數、空腹血糖水準以及糖尿病家族史等相關因素後,與從不做家務的男性相比:

每天做家務不超過2個小時者,患上糖尿病的風險降低20%;每天做家務超過2個小時者,風險降低40%;多做家務還能明顯改善體重、腰圍和血脂水準。

 

 

做家務是性價比最高的運動,尤其適合老年人。跑步、登山等運動固然有很多好處,但年紀大了之後,做這些幅度過大的運動,會使一些老人感到不適,劇烈運動還可能對關節造成損傷。做家務的活動強度雖然不如跑步等,但也有一定的鍛鍊效果。

現代人的健康問題主要來源於吃動不平衡,任何骨骼肌收縮引起的高於基礎代謝水準能量消耗的活動,都有益身體健康。做家務就是身體活動的一種,很適合抽不出整塊時間去鍛鍊的人。

 

輕重家務,各有功效

日常家務可分為重型和輕型兩種:

輕型家務——洗碗、抹桌子、晾衣服、做飯、熨燙衣服、擦拭灰塵等;

重型家務——拖地擦地板、擦洗玻璃窗紗、搬煤氣桶、放純淨水、洗車、搬家具等。

 

01.

洗衣做飯不易得認知障礙症

做飯可以對大腦產生一種良性刺激。將菜切成絲、片、丁等不同形狀,把握放調料的量和先後順序,屬於精細操作,相當於日常認知功能訓練,能降低老人患阿茲海默病的風險。

注意安全:炒菜時油煙過大對身體有害,甚至可能增加患肺癌的風險。建議烹飪全程開抽油煙機,開窗通風,做完飯後要繼續開10~20分鐘,避免油煙殘留。

 

H3.gif - 2021年夏 日誌用相簿

 

2

遛狗買菜降低死亡風險

外出買菜、遛狗都需要走路,這類家務與散步健身接近,無形中增加了活動量。

日本一項大規模長期調研顯示,未得過心梗的人,每天走路1小時以上者,比走路半小時者因肺炎或流感而死亡的風險低10%;得過心梗的人,這個風險能低34%

 

03.

打掃房間讓人心情愉悅

工作一天,難免會累積一些壞情緒和壓力,需要及時釋放出來。

打掃房間能刺激大腦內的神經遞質,促進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幸福感,緩解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

此外,整理衣櫃、書櫃等家務,還能很好地鍛鍊上肢。舒適整潔的家居環境,更容易讓人感到心情舒暢。

 

04.

重型家務鍛鍊心肺功能

 

H4.gif - 2021年夏 日誌用相簿

 

重型家務的活動量很大,可以促進血管健康,還能充分鍛煉心肺功能,改善肌肉張力,消耗多餘熱量。

注意安全:

搬重物時,不要直接彎腰搬起,應先蹲下身,挺直背部,拿好重物,再用腿部力量站立起來,做到「彎腿不彎腰」。

年紀大的人,儘量避免搬重物、登高清掃等家務。

 

05.

和家人分工共做家務更幸福

做家務沒有上限,但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或重複做同一個動作,如長時間彎腰擦地、洗碗、切菜等,容易使部分肌肉出現酸痛、勞損。

建議做家務注意勞逸結合,每10~15分鐘休息一會兒,活動一下頸椎、腰椎、手腕等,不要一口氣做完。

如果家務活比較多,可以和家人分工,各自選擇較擅長的類別,減少身心負擔,

 

插圖10.gif - 2021年夏 日誌用相簿
 

 

來源:網絡 /

溫馨提醒:

這是網路轉載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與學習

若轉載圖文有侵權,請告知必當刪除

 插圖06.png - 2021年夏 日誌用相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羅佬 的頭像
    羅佬

    修羅居

    羅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