掙多少錢算夠?
◎文: 馮唐
(前麥肯錫公司全球董事合夥人)
作為一個詞,「財務自由」一直被我周圍的人談論,似乎它是另一個更模糊的詞的重要組成部分,那個更模糊的詞叫「安全感」。
檢驗四十歲前,我似乎很少盤算我賺了多少錢、淨資產多少錢、達到「財務自由」還需要多少錢。
四十歲前我還帶著我學醫時的理念,我還是一個手藝人,把手藝修到頂尖,自然會有口飯吃。當被年輕人逼問職場經驗時,我反覆強調的也是,三十五歲甚至四十歲之前,找工作第一看跟著誰能學到什麼,一定不要看薪酬,薪酬隨行就市、基本符合市場常規就好。
因為學手藝太累,一直缺少睡眠,反而在三十歲左右常常遙想在四十歲退休。
那時候也在寫一個專欄,唯一涉及「財務自由」的文章是《掙多少錢算夠》,2000年左右預期2010年退休,如果有了房子,再有四千萬現金,夠了。現在看,也不算太離譜。
站在生命的中點看生命的終點,「財務自由」到底是什麼?
像個人樣兒地活著,真不用太多錢
先摸底線:一個人基本像個人樣兒地活著,需要多少錢?
我的結論是:真不需要太多。
有了「財務自由」,沒必要再為稻粱謀了,如果自己樂意,幹點讓自己爽的事兒,這個事兒應該還能給你點收入,如果自己不樂意,那就待著,你就會有大把的時間。我要是有了大把的時間,基本像個人樣兒地活著真不用太多錢。
反正不是出席活動或者開商業會議,衣櫃裡的舊衣服應該夠穿二百年。
我愛吃煎餅,樓下有個煎餅攤,各種煎餅配料、加料組合,這樣,吃完全部煎餅套餐組合,一個月就過去了。另外,還可以不吃飯或者少吃飯,聽說斷食和輕斷食都是上流社會永遠的時尚。
在住的方面我運氣比較好,我從不買股票,但很早買了房子。即使還沒買房,即使大都會房價很貴,我是住過多年宿舍和多次旅店的人,少存點東西,買個小小的房子也能生活。
我問過一位建築師朋友,一個人到底需要多少坪的房子才能像個人樣兒地住?
他說,約3.6坪。
沒了那些必須準時到、準時開始的會議,也就沒必要配專車、配司機了,五公里內快走,十公里內共用U-Bike,二十公里內搭計程車或者大眾運輸工具,二十公里之外考慮一下是否今生真的一定要去。
有了時間之後,各種極緻享受都可以負擔了,比如不計時間長短地看閒書(儘管這樣,這輩子還是看不完所有想看的書),比如不上鬧鐘午睡,比如泡古玩店。
掙錢真沒數
再探上線:一個人可著勁兒花,需要多少錢?我的結論是:真沒數,但是真沒必要。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絕大多數人的脖子沒那種負重能力。
比如只穿克里斯汀·迪奧(Dior)定製,比如紅酒只喝羅曼尼·康帝(Romanée-Conti)或者比自己年紀大的拉菲(Lafite)和拉圖( Latour ),比如天天吃高檔的壽司,比如常年住在一個有五百多年歷史的古堡,比如開一輛全球只有十輛的限量版跑車。
人類的基因編碼很奇怪,有相當的自限和自毀設置。如果一個人真的這樣生活,很有可能內心慌亂,自己都忍不住懷疑,為什麼自己配得上這種生活,自己都忍不住幻想,這麼過下去,劈自己的雷很快就會在路上了。
何況,用高價喝茶的人很可能說不出茶香之美;天天喝康帝的人很可能分不清羅曼尼·康帝的真假或者理解頂級紅酒真的妙處;天天吃高檔的食物很可能比天天吃各式蔥煎餅套餐更容易厭倦;一個人住古堡的一個房間卻要操心整個古堡的供暖和保全。
這樣想來,「財務自由」在極大程度上其實和財務無關,還是和一個人的心智洞明不可避免地糾纏在一起。
我現在有「財務自由」了嗎?我摸了摸腦子、摸了摸心,還是不確定,就像我不確定我是否有了其他自由一樣。
有錢了為什麼還貪婪?
一個人體面生活之外的錢財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錢財如果數目巨大,只是成就事功的資源;如果數目不大,都可以拿出來做慈善。如果不能全部拿出來做慈善,那就每年拿出收入的十分之一來做慈善。
圍繞身外的錢財。我見過很多奇葩。
比如,一定要把很多錢留給兒女,枉然不顧把很多錢留給一個資質平平的兒女;其實是讓他吸引很多騙子然後黯然神傷的最好方式。
比如,認為自己是天選之人,所有的道路都光明,所有的橋樑都堅固,結果亂投資,十年前靠運氣掙的錢,這幾年憑本事都輸光了。
每年捐出十分之一的習慣,可以從很小的時候開始養成:小時候十分之一的壓歲錢,沒錢可捐的時候捐出十分之一的可用時間。
我問過一個富二代:「你父親為什麼那麼有錢了還是那麼貪婪?憑他的智商,這麼多錢已經足夠他惹禍上身了。」
富二代用了一個比喻回答我:
「如果一個從小餓大的人,一直吃不飽飯,一生中終於有了一個機會吃自助餐,錢已經交了,人已經在餐廳裡了,您覺得他能忍住不往死裡吃嗎?這其實已經和饑餓本身無關了。」
當然,有錢並不可恥(如果在過程中沒違法和江湖道義)。做慈善,出錢、出力、出資源,在多數情況下,要先致富。多數大慈善家都是大富豪。反之,大富豪多數都是大慈善家,則不成立。
拿得起,放得下
對於財富、社會地位等,人性的常態是「拿起」:崇尚追求、奮鬥、成功、基業常青。
我也是人,也被這麼教育長大,也自我驅動這麼執著地長大,也固執地認為「功可強立、名可強成」。
「拿起」裡有快感:殺伐決斷,攻城掠地。但是「拿起」並不等於快樂:老天爺沒賞飯、本事不夠、時運不濟,「拿不起」,不快樂;拿起的一瞬間,追求的喜悅喪失大半,不快樂;拿起後想一直不失去,處處提防,常常想下一個「拿起」是什麼,不快樂。
所以,比「拿起」更容易快樂的是「拿得起、放得下」,享受過程,接受失去,「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如果再進一步,我想和孩子說的是:在拿之前,要明確認識到,失去是必然,得到不是必然。
在這點見識的基礎上,盡情去耍吧。我認為,用這種態度去過一生,贏回票價的可能性大些。這種見識有些接近日本人說的「物哀」:不是天天喪著,悲觀失望,而是知道盛開的櫻花必然零落,所以更加珍惜和享受眼前。
至於我自己,我體會過巨大的「拿起」快感:「為相」,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為將」,橫刀立馬,千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我也體會過,恨不能馬上再度上沙場、再次得到;也體會過無常,高樓在眼前瞬間崩塌,白茫茫一片大地真乾淨;也體會人生沒有終極意義以及本質上一切沒有本質區別。
在這個似乎悲觀的背景下,我想把這輩子過得儘量豐盛,既然來到人間,既然必定要死,就用好時間,活得充分些。
◎來源:網絡 /
★溫馨提醒:
這是網路轉載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與學習
若轉載圖文有侵權,請告知必當刪除。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