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煙火,一半清歡
杭州靈隱寺有一副對聯: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事業有成敗,感情有得失、生活有苦樂……萬事如意,只存在於發來發去的祝福語中。
偉大、成功、輝煌沒什麼大不了,只有把飽含酸甜苦辣、喜憂參半的生活真正過好,人生才是圓滿。
生活的美好,一半花開,一半月圓
有一種玄妙的文化,叫做「半」。
「半」的魅力,是留白,是空置,是想像。這種存在,無比美好。
就好似一首唐詩,抑或是一闕宋詞,無限深情載於其中,引人遐想連連。
宋代王安石晚年曾隱居江寧半山,號半山居士。
白居易有詩云:「半江瑟瑟半江紅」,殘陽照水,細波粼粼,一半碧綠,一半殷紅。
又有詩云:「猶抱琵琶半遮面」,懷抱琵琶,半遮半掩,風情萬種,欲說還休。
一物一人,一景一地,猶如霧裡看花,給人一種似是而非的朦朧感,美不盡言。
這美,是一種留韻,真空生妙有,若有若無,若即若離。
曾國藩有一句話:花未全開月未圓。最好看的花,是半開。最美好的月亮,是月半。
月盈則虧,水滿則溢。所謂盛極而衰,繁盛之後,必是枯萎凋零。
一半花開,一半月圓,是美的最好詮釋,因為剛剛好,還能更好。
生命的真諦,一半煙火,一半清歡
有一句話:生活是種律動,需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這變而不猛的曲折裡。
一種本真的生活,總是一半煙火,一半清歡。
一半煙火,鍋碗瓢盆交響曲,是誰也離不開的人生之味。
人,得活得接地氣。
一半清歡,半日之閑可抵十年塵夢,人生總要有一點高於柴米油鹽的品相。
人,也需要塵俗之外的一點靈明。
柴米油鹽醬醋茶,琴棋書畫詩酒花,都是生活的真味。
清代李密庵在他的《半半歌》中寫道:
看破浮生過半,半之受用無邊。
半中歲月盡幽閒,半裡乾坤寬展。
一草一木,一書一畫,一茶一飯,目之所及,心之所向,處處皆是清歡,很多時候我們只是缺少一顆發現詩意的種子罷了。
《半半歌》中接著寫道:
半少卻饒滋味,半多反厭糾纏。
百年苦樂半相參,會佔便宜只半。
生活最好的狀態,是冷冷清清的風風火火。
日子淡淡過,世味慢慢煮,於人間煙火中,給時間以生命,給歲月以文明。
人生的智慧,一半明白,一半糊塗
在人生的歷練中,我們總是在糊塗中,慢慢明白了一些道理,真正明白後,又能糊塗地看待一些事情。
糊塗不是傻氣,也不是愚昧,而是一種氣度,一種修養,更是一種境界。
錢財利益上糊塗一點,不傷和氣;人情算計上糊塗一點,無愧良心;爭名奪利中糊塗一點,不費腦筋;流言蜚語裡糊塗一點,不累耳根。
明白存心中,糊塗過人生。
民間有句老話:凡間若想開心過,一半糊塗一半隨。
人生,有時真的需要一點明白後的糊塗。
越是不斤斤計較,往往會有一些收穫意外的收穫。越是想要得到某樣東西,卻偏偏就是得不到。
鄭板橋說:聰明難,糊塗尤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
真正睿智的人,到了一定年紀往往由聰明轉入糊塗。
看懂一些,保留一些,放下一些,不把日子連根拔起,不會把人生一眼看透。如此,生活才有期待,生命才有樂趣。林語堂說:名字半隱半顯,經濟適度寬裕,生活逍遙自在,而不完全無憂無慮的那個時候,人類的精神才是最為快樂的。
人吃五穀,過四季,終究逃不過生死輪迴,躲不開命裡牽絆。所以人生不必苛求完滿,一半一半,就是圓滿。
◎來源:網絡 /
★溫馨提醒:
這是網路轉載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與學習
若轉載圖文有侵權,請告知必當刪除。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