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生,苦而不言,喜而不語
~~放慢脚步,善待自己
在這個世上,人人都有說話和表達的權利和自由。
但做到克制自己,難過時不抱怨,高興時不炫耀,卻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
不難發現,越無能的人,越喜歡喋喋不休。
真正內心強大的人,都懂得苦而不言,喜而不語。
01
苦而不言
看過一個故事:
一隻狐狸找食物時意外受傷,腿上劃出了一道口子,傷口不大,卻疼痛不已。
於是,它每遇到一個人,就撕開傷口給對方看,傾訴自己覓食的艱難和劇痛的難忍。
到最後,狐狸不僅沒有得到任何安慰和幫助,反而差點因為傷口感染丟掉性命。
生活中,很多人都像這只狐狸一樣,逢人便訴說自己的苦楚,希望從他人身上得到安慰。可是世上從來沒有感同身受,有的只是冷暖自知,苦樂自嚐。
你的痛苦別人無法理解,有人聽多了就煩,還有人會當做笑柄四處宣傳。
大學同學阿倉考研究所失敗後,做了一份不喜歡的工作。剛好那段時間他和女友的感情出現了危機,跟合租的室友也問題不斷。
每天上班,他都會跟身邊的同事抱怨自己的不幸遭遇。
大家聽完只是輕描淡寫地勸他幾句:「多大點事兒啊,挺過去就好了。」
有一次,他在公司茶水間門口,聽到同事把他的遭遇添油加醋,當作笑料說給旁人聽。
旁邊的人不時還附和幾句:「他這麼倒楣啊」、「碰到這種事還不是他活該。」
這時他這才明白,自己那些撕心裂肺的經歷,於他人而言,不過是茶餘飯後的故事。
《人間失格》書上寫道:我仍然認為向人訴苦不過是徒勞,與其如此,不如默默承受。
所謂成長,就是把哭聲調成靜音,把委屈化作動力,把生氣變成爭氣的過程。
別再逢人就訴說你的苦楚,學會靜靜蛻變,把苦難化作成長的養料,待到時來運轉,一鳴驚人。
02
喜而不語
有一個觀點特別精闢:能活得讓人喜歡,就別活得讓人嫉妒。
一個人活得好或許是運氣,但能活得不招人煩,不惹人厭,卻是一種了不起的本事。
人性最大的愚蠢,就是不斷炫耀自己的幸福。
看過這樣一條信息:一位當老師退休的郭女士,在孫女聯考結束後,加入了一個老同學群組。
雖說是同學交流群組,但是除了一些重要事情,大家一般都不在群裡說話,只有郭女士例外。
每天,她都會在群裡自言自語,不是誇孫女優秀,就是曬孫女照片,絲毫不顧及是否會打擾到其他人。
尤其是在孫女收到台灣大學錄取通知書後,郭女士更是迫不及待的把通知書曬到了群裡:「台大的錄取通知書就是大氣。」
她本想收穫一波誇獎,卻不料自己竟被老班長踢出了群組。她生氣地去找老班長評理,卻發現班長已經把她刪除。而更讓她憤怒的是,她被班長踢出群組後,大部分同學竟然都說:「早就該踢了。」
郭女士覺得又疑惑又委屈:「為什麼大家這麼討厭我?」
其實,仔細一想就能理解了。
聯考成績出來,肯定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不斷炫耀自己孫子的成績,其實也是在提醒別人的不快樂。
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中說:你要克服的是你的虛榮心,是你的炫耀慾,是你的時刻想要衝出來出風頭的小聰明。
凡事過猶不及,喋喋不休的炫耀,不僅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和羡慕,反倒只能招來反感和厭惡。幸福當然可以分享,但是務必不要打擾到別人。
有人說:在我們的一生中,最難的不是去表達,而是懂得沉默。艱苦時不抱怨,萬般皆苦,唯有自渡;喜悅時不炫耀,炫耀幸福只會招來厭惡。
一個人內心真正的強大,從沉默開始。
往後餘生,願你有苦而不言的堅毅,喜而不語的沉穩,笑看這世間人來人往,雲起雲落。
《往後餘生,善待自己》
《痛並快樂著》一書中寫過這樣一段話:
一個人的一生中總會遇到這樣的時候, 一個人的戰爭。這種時候你的內心已經兵荒馬亂天翻地覆了,可是在別人看來你只是比平時沉默了一點,沒人會覺得奇怪。這種戰爭,註定單槍匹馬。
那些深夜作祟的情緒,那些難捱的委屈,那些讓人沉默痛哭的心事,都像是一個個的路標牌,你熬過去了,就不想再提了,但回頭看看自己這一路走來的成長,有心酸,但更多的是坦然。
其實每人都知道,越是表面堅強的人,心底越藏著很多苦楚和悲傷,最怕別人溫暖的問候,最怕一下子被擊中心裡最柔軟的角落,總是猝不及防就掉下淚來。
有時候也忍不住羡慕那些依然可以肆無忌憚活得像個孩子的同齡人,可以撒嬌,可以任性,可以偷懶,可以隨心所欲。
可是沒有傘的老孩子,註定要拼命奔跑,所以更多的時候,就只是默默地承受壓力,讓自己的抗壓力越來越強,和自己想要的生活越來越近。
其實我們都是這樣,在人世間行走,總有些委屈無法說,有時想發個朋友群組發發牢騷,想了想,好像不太合適,想找個人傾訴一下壓抑的心情,翻遍整個通訊錄,也沒找到那個可以傾訴的人。於是又像往常一樣,咽下所有的情緒,心酸縱有千萬種,唯有沉默最心酸。
人生難免會有低谷,會有一蹶不振的時刻,會有瞬間的崩潰,但周遭環境不允許我們就此消沉,不如把傷春悲秋的時間拿來繼續奔跑。
五月天在歌裡唱:「你不是真正的快樂,你的笑,只是你穿的保護色。」
不能說,不想說,不願說,就變得越來越沉默,在無言中,為自己穿起一層又一層的盔甲,和現實直面較量。
走過的數十載,對得起所有人,心太軟總是怕別人吃虧,結果自己傷痕累累,虧欠的唯有自己,往後餘生,好好愛自己,好好善待自己!
頑強的我們,終會熬過苦難。在堅持的路上,也要善待自己!
《餘生,放慢腳步,活好自己》
01
人生像一台戲,主角永遠是你自已
不管你光鮮亮麗,還是平淡無奇,都要在人生的舞臺上唱完這台戲。
因為,腳下的路還在延續。因為,有太多的擔當等著你。人生又像一部書,每個人都在書寫著各自不同的經歷,書寫著生命曾承載或正在經歷的苦樂悲喜。
為了夢想,你必須苦苦地去構思;為了完美,就要字斟句酌地去修飾。
就這樣,在匆忙之中,一路上醉人風景,來不及流連;一路上的花香鳥語,來不及欣賞;一路上的柔情蜜意,來不及纏綿。這一路走來,真的不容易!
人生還像一條河,滔滔東去,奔流不息。我們每個人儼然水手,乘一葉生命的扁舟,在風雨裡行進,在急流中穿梭。於跌宕起伏中,告別了無數個日日夜夜,歷經無數次艱難坎坷。
就這麼一天,人生的船隻駛進天高水闊處,驀然回首,才發現,我們已走過了前半生最華美的流年,告別了生命中最燦爛的季節。
02
後半餘生如何度過,這是我們每個人面臨的人生課題。有人說,後半餘生要發揮餘熱;有人說,後半餘生要老驥伏櫪。
凡此種種,不一枚舉。而我要說,放慢腳步,活好自己!這才是所剩不多的後半生唯一的主題。
正如三毛所說的那樣,「我來不及認真地年輕,只能選擇認真地老去。」
活好自己,就要力求一個「精」字。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在這短暫的行程中,有的人活的很累,有的人活的很灑脫。累,是因為本該自由的心,被套上了枷鎖;本該簡單的事,附加的條件太多。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後半餘生,我們沒有多餘的時間去應付一個又一個場合。朋友無需太多,關鍵是要志同道合,一個群組套一個群組,並非代表人氣很旺,恰恰是一個無形的枷鎖;心中的夢想也需要選擇,關鍵是接地氣,翹翹腳就能摸得到,夠得著。
你去釣魚,不要幻想碰上《老人與海》般奇遇;你去遠足,不要幻想收穫《夢遊天姥吟留別》(註:李白的夢遊仙詩)般的詩意。
沒有飛翔的能力,就控制住自己的慾望,有些東西很誘人,可未必都適合你,超過自己能力範圍之外的,就不要去嘗試,要懂得適可而止。
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懂得選擇,學會放棄。
03、
活好自己,就要力求一個「準」字。
選擇好自已要走的路,走出自己的特色,走出自已的風采,走出自已的魅力。
就像天下沒有一模一樣的葉子,人生的道路各具特色。你走你的陽光道,我走我的獨木橋,也許幽靜的小路風景更獨特。
如果面臨人生岔路口,就把它當作驛站,辨別方向後再上路。就像愛錯人要懂得放手,如果一不小心走錯了路,記得及時回頭。
鞋穿在腳上,適不適合,自已最清楚。不是一條道上的人,就應分道揚鑣。說話,莫要人云亦云;走路,莫要步別人的後塵。
活好自己,就要力求一個「簡」字。
平凡人就要過好平淡的日子,滿足於柴米油鹽鍋臺轉,滿足於「三點一線」簡單的生活方式,不要有太高的期望值。俗話說的好,不是你得到的少,而是你的期望值太高。
就像樹的修行要剪枝,人的修行是刪繁就簡,把不切合實際的幻想統統刪除,節省時間和空間,騰出心情和精力,愛自己應該愛的人,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刪繁就簡,卸掉多餘的包袱,輕裝簡行,才能活出一個灑脫自在的自己。
活好自己,就要力求一個「穩」字。
後半餘生,我們不再是急行軍,而是安營紮寨,步步為營。再啟程,也要盡可能放緩自己的腳步,走走停停。
沿途遇到好的風景,那就「停車坐愛楓林晚」;遇到知心的朋友,那就「把酒話桑麻」。
04
後半生,我們不是走路,而是旅行,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為此,我們不要把靈魂拋在身後,要帶上靈魂去旅行。
人生最重要的,莫過於美麗的心情。有了它,你的後半餘生,才能不慌不亂,穩步前行。真正做到精、準、簡、穩,後半餘生,就能活得像一棵樹那樣肅美,像一潭秋水那樣平靜,像一株秋菊那樣無驚無擾,像一片楓葉那樣豔麗,你也便擁有了光芒四射的人格魅力了。
後半餘生,願我們放慢腳步,活好自已,過好平常人的生活,且行且珍惜。
◎來源:網絡 /
★溫馨提醒:
這是網路轉載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與學習
若轉載圖文有侵權,請告知必當刪除。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