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除了喝酒,你還會幹什麼?
~~如果不喝酒…
喝酒是一種禮節、喝酒是一種文化、喝酒是一種風度、喝酒是一種修養,喝得開心、喝的盡興、喝出風格、喝出品味,就是不能喝出麻煩來…...
有人問:你除了喝酒……你還會幹什麼?
前段時間看到一段文字,感覺很有意思,所以結合對喝酒的理解談一談這段酒言酒語。
有人問我:你除了喝酒……你還會幹什麼?
我的天哪,我都想笑了!
喝酒,要具備以下條件:
會聊天,會溝通,會社交,會看人;
懂政治,懂娛樂,懂情調,懂捨得;
能熬夜,能早起,還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你以為喝酒這麼容易啊?
喝酒是一種文化,一種修養,一種高尚的情趣。
壺裡乾坤大,杯中日月長!
我想問你,不會喝酒,你能會啥?
圖:網絡
的確是這樣,如果你不會聊天溝通,一個酒場讓你搞的非常的無趣和沉悶。
喝酒,說到底喝的並不是酒,而是一種氛圍、一種感情、一種需求、一種背後的故事。
如果喝酒的目的就是為了喝醉,直接每人發一瓶,「吹」完散夥不就完事了嗎?
為什麼還要苦心巴啦的選擇飯店、確定出席人數、喝什麼樣的酒,喝完之後安排什麼活動……
這些事兒都不是小事,如果安排不妥當,就會讓事情事倍功半,花錢搭功夫還不討好。
比如對飯店的選擇,主賓喜歡吃哪一口必須要掌握,或者徵求一下意見,這裡面第一顯個誠意,第二讓吃者愉快。
如果請的人對海鮮過敏,你定了海產店,估計人家會找藉口推了,畢竟,找藉口不難。再有就是請了主賓平時不感冒的人,這就比較尷尬了,氣氛不融洽,酒也喝不起興致。
酒桌上的主陪是關鍵,有人對喝酒的規矩比較講究,有一句順口溜:主陪靠威望,副陪靠酒量,三陪靠膽量。
意思是說主陪必須能夠鎮得主場,要麼和主賓地位相當,或者高於主賓,主陪的主要任務不是喝酒,而是說話和調節氛圍。
副陪的主要任務一般是喝酒或者結帳,也是喝酒的「發動機」,社會地位或者年齡一般都低於主陪,帶酒的次數要少於主陪。
三陪更低於副陪,不管能喝不能喝都要敢喝,如果輪到三陪帶酒時,一般就是兩口或者一口乾一杯了。
有的人給人的感覺是如沐春風、舒適坦然、心口如一、值得交往,這樣的人往往會在後期的交往中成為自己的朋友。
但也有的人素質低下、慾望無窮、只顧自己、信口胡來,這樣的酒場喝的劍拔弩張、冗長無味,最後也是一錘子買賣的事兒。
喝酒的確是一種文化,會喝酒的人不但通過酒局辦妥成事,還能通過酒局結交新朋友,而在我們的社會中,朋友多就意味著人脈廣。
朋友也分很多層次,比如交陪深、關係不錯、一起喝過酒、認識、聽說過。
其中就有一種朋友關係叫「一起喝過酒」,別管熟不熟,一起喝過酒就比沒一起喝過酒顯得近,至少之間有共同的朋友。
酒桌上不能只盯著主要客人,方方面面的客人都要照顧到,既能夠重點突出,又不能厚此薄彼,應知「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風水輪流轉的道理。
酒桌上有些惡習一定要戒除掉,比如:
目空一切、唯我獨尊;
逢酒必喝、逢喝必醉;
滿嘴畫唬爛,說話不把門;
有美女就興奮、沒完沒了勸酒;
以自己的酒量要求別人,強勸別人喝酒;
喝醉了不回家,在路上惹事生非;
酒後開車……等等等等吧!
《如果不喝酒......》
如果不喝酒,劉關張在桃園聊完天就離開,
三國演義,劇終。
如果不喝酒,孫悟空就安靜了,在天庭當個「弼馬溫」,
西遊記,劇終。
圖:網絡
如果賈雨村甄士隱,他倆遇見了沒留下喝酒,曹雪芹寫完第一回,
紅樓夢,劇終。
如果沒有酒,宋江就不會題詩,108好漢還沒開始就散了,
水滸傳,劇終。
酒改變了歷史,還有什麼不能改變。
因為有了酒,才有無數英雄竟風流;
如果沒有酒,武松焉敢景陽崗上走;
如果沒有酒,魯智深怎能倒拔垂楊柳;
如果沒有酒,關雲長如何能斬顏良誅文丑;
如果沒有酒,楊貴妃又怎能千古而流傳;
酒,能使李白人在他鄉而流連忘返,吟出「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的名句;蘇軾中秋飲酒而引出人間團圓之慨,吟出纏綿悱惻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而《水滸傳》中,快活林大酒店的門前就是一副跟「酒」有關的對聯:「醉裡乾坤大,壺中日月長」。
自古以來,無論是大型的祭典儀式,平日的賓客宴請,還是重要節日的親友歡聚,百姓的餐桌上都離不開酒。而這杯中之物也早已不僅是一種飲品,更是一種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李白喝了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圖:網絡
陶潛喝了酒,棄官不做鄉下走;
杜康喝了酒,一壺佳釀解千愁;
劉伶喝了酒,神靈焉能幫戒酒;
阮籍喝了酒,豎子詠懷八二首;
圖:網絡
右軍喝了酒,蘭亭翰墨領千秋;
王勃喝了酒,滕王閣序成不朽;
東坡喝了酒,長歎明月幾時有。
將軍喝了酒,腹內隱神兵,胸中藏錦繡;
文人喝了酒,開談驚四座,筆下龍蛇走;
同學喝了酒,推心置腹一嘮準半宿;
朋友喝了酒,哥們五魁首,互相扶著走。
★溫馨提醒:
這是網路轉載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與學習
若轉載圖文有侵權,請告知必當刪除。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