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三十五

~~北投文物館茶趣

               

結婚紀念日,在婚後頭幾年總是很期待的,每逢周年慶都不會忘掉,隨著小孩逐一來世,跟隨著步入事業競逐的中青年歲,卻幾乎年年忘了婚姻中還有這麼一個期約日期,在一生中被拍照最多的彩色日子,便宛若很平凡的工作天一溜煙兒便消逝了,不會太記得,也不會太在乎,當時眼前留意的是工作、小孩及家庭,正所謂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勞碌歲月。

時間對於已婚者是很殘酷的,因為它不僅一直催人老,同時也逐日加諸眾多的壓力及責任,中年過後,也正是曾野綾子在『中年過後』此書上開宗明義所點出的,「所謂中年,是到了明白世間既無神,也無惡魔,有的只是人的時候」,也就是很理性地看待人事物的年歲。

我的中年過得很顛簸,也無法陪伴著女兒長大,我曾見過一篇文章上曾說,「擁有孩子的辛勞,大過有孩子的幸福」,不過我很慶幸兩位女兒都很乖巧,當我從異地返鄉,在機場大廳見到家人迎接時的感覺,那種擁有孩子的幸福感,絕對抵銷了長期孤獨在外地辛勞的價值。

一晃間,我開始要過「自己」這個人的老年生活,自己事情得自己做,自己安排出外雲遊讓自己與靈魂更接近,脫下皮鞋換上球鞋,讓自己腳足與大地更貼近,當半年前不小心在山神面前摔斷了腿骨,讓我了解到人老了,真的不好玩,楊蓓在『熟年真好』書內提到「你以前可能是呼風喚雨的人物,可是到了熟年,不但風呼不來,可能還會被雨淋成落湯雞」,確實到了老年,只能「認命」。

結婚三十五周年的日子到來,一早老妻還未醒,我便發給老妻的line

 

114日,是我們結婚35年紀念,也就是西洋人所說的珊瑚婚。

期待我們向下個階段共伴40年,也就是紅寶石婚(Ruby wedding)溫柔邁進!

親愛的家后,感謝35年對家庭無怨無悔的付出,幫我照顧九三高齡的老母親,又生了兩位成器、不用我們煩憂的女兒。

感恩愛妻!讚嘆愛妻!

 

 

 

生日的喜悅只有一天,但是結婚紀念日,宛如百貨公司周年慶一般,不只是一天,還有好多好多天。

除約了家人一同用餐舉杯同慶外,另外老妻選擇了隱身在我家後山的「北投文物館」飲個屬於兩人共處的下午茶,我對老妻開了兩張周年慶支票,其中一張是到花蓮富里、台東池上尋幽探稻浪。

過了立冬後的11月天,陰晴多變,在一個大太陽又有熱感的午後,我們倆繞過一個小山丘,離家不到3.6公里僅八分鐘車程的「北投文物館」。

 

01.jpg - 2017年 第4季

慢活午茶趣。比起我自家常用的泡茶道具,此館的午茶簡單省略許多,不過感覺氣氛很好。

 

位於北投溫泉山頭幽雅路的「文物館」確實很「幽雅」,近看丹鳳山,遠眺大屯山,山光水色,對面山腳下可見終年不斷的硫磺地熱噴池,周遭有十多家寺院及宮廟,隔鄰卻是五星級高檔的溫泉大旅店,從三十年代日治時期的「佳山旅館」,到國民黨時期的「佳山宿舍」,一直到改頭換面後的「文物館」,同時也見證了六十年代那卡西的浪遊曲調與浪漫的溫泉物語,所以,進入蛻變後的「北投文物館」,群山環抱依舊,行經其間,茶花、櫻花、桂花與香草,隨著季節更迭而更感受到自在與清爽。

茶點區在館內的「怡然居」,我們夫妻倆點的都一樣,「凍頂烏龍茶」,點心是茶巾薩摩芋、小米櫻餅、鮮奶酪、手工葫蘆餅乾、梅大根、無花果等新鮮的天然食材。

老妻選擇客桌不喜歡在和室榻榻米上,低桌,盤()坐,又有她不喜歡的木屋濕味,所以選在擴建出去的迴廊道的高腳座位,老妻說,「桌高,椅高,好坐」;沒想到夕陽西下,強烈的炙光穿過玻璃打在她的背上,我雙眼必須迎向窗外燃燒殆盡的烈球。

我們輪番參觀文物館的室內造型及新展示,樓下是「怡然居」及禮品坊,平常日客人不多,顯得很幽靜,我喜歡這樣的氣氛,尤其我特別喜歡館內和式房間,可惜和室外的迴廊已以窗門關閉,如果是可以拉門式窗門,戶外空地設計為日式「枯山水」,那麼就更禪意盎然了。

 

02.jpg - 2017年 第4季

早期和室設計顯得很古樸、簡單,此與年輕時候在新北市菁桐村台陽鑛業的宿舍設計很相像。

  

03.jpg - 2017年 第4季

在這樣幽雅的環境,帶本書,泡壺茶,可以豐盛一個下午。

  

04.jpg - 2017年 第4季

迴廊間有小小的「枯山水」,只是無法與敞開的大自然一同呼吸。

 

另外一個意外,在館內遇到了我近四十年前老主管土伯賢淑的媳婦,平添此行的光彩,她很熱絡地與老妻閒聊開來,我則四處瀏覽,從用餐區的「怡然居」,到三個常設與主題展示間,展示主題係以『龜』的多樣式造形呈現,頗覺得奇特又長知識,全部展間都是在這棟早期的日式旅館建物內,我還在狹小的木造陡峭樓板登上了二樓,空無一人,大面積的「大廣間」幾乎佔了整個樓層,並以窗門圍繞著,我也僅能沿著廊道,往小窗內的「大廣間」陳設一瞥光景,想像當年日本藝妓歌姬在大堂中載歌載舞的畫面,圍在四周的和室桌,盤坐泡湯後穿著日式浴衣身紮腰繩的商賈,邊打節拍、邊飲日本清酒的歡樂場景。

 

05.jpg - 2017年 第4季

將古早纏綿的故事拋在一邊,想像中,在這裡舉辦「忘年會」的場面,舞台上是那卡西助興,邊飲酒邊吟唱,應該是很有味道的所在。

 

午茶後,走出「怡然居」玄關,戶外是小小的庭園,也很具風雅,「怡然居」對面的「陶然居」並無對外開放,只能從其古早的外觀與一牆之隔的溫泉大酒店做一落差很大的對比,原本自然質樸、山林環繞的小旅館,近百年後,我依然對此小家碧玉的古木屋獨有所鐘,雖然時間可以過去,但是古舊的建物不能消逝;必須與古老的記憶同步流傳於江湖。

 

06.jpg - 2017年 第4季

昔日的陶然居,原本簡約山林環繞的天然湯池,面對泰山壓頂的溫泉大酒店更顯得古意飄香。

  

我們離開時,山林天色已暗。

三十五周年婚慶,與老伴在山居老屋,共飲一個下午的老茶,閒談共同的老趣,如果下次再帶本老書,耳掛鄉村老歌,人生的豐盛老樂,幫心靈洗個澡,豈不隨手可得?

 

07.jpg - 2017年 第4季

庭園徑道,落花繽紛時應很具美意。

  

08.jpg - 2017年 第4季

  

   回到家,打開自己的部落格,幾乎忘了五年前,也就是結婚三十周年紀念時,我曾經寫下「珍珠三十」。

   我寄望結婚四十周年『紅寶石婚』,期望上蒼繼續賜福給我們平安與喜樂!

 

 

 110601.gif - 2020年冬 日誌用相簿

 

插圖03.jpg - 2020年冬 日誌用相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羅佬 的頭像
    羅佬

    修羅居

    羅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