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境之南





『如果海會說話,如果風愛上砂;如果有些想念遺忘在某個長假。我會聆聽浪花,讓風吹過頭髮,任記憶裡的愛情在時間潮汐裡喧嘩。…』





我站在墾丁公園「觀海樓」頂,俯瞰台灣島最尾端環繞著台灣海峽、巴士海峽與太平洋交會的風光,海天一色,我輕哼著熟悉的歌「國境之南」,不過這首歌感覺歌詞寫得太「瓊瑤」。





闊別二十年,我又悠悠然地來到這個熱帶公園,因為不是假日,所以整個園區極少遊客走動,所以我很自在,感覺遠方的大尖山也很自在,都是一派輕鬆無極,走在山徑登梯上,老朋友湛哥一個人若有所思地孤獨地往上走著,我站在高處遠遠拍下這位孤獨客身影,倒不如說是自己的心情,雖然是炙熱的氣候,我記起唐代柳宗元『江雪』的詩,「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簑笠翁,獨釣寒江雪。」寥寥幾句話道盡孤獨的享受,我很喜歡這首詩,只要在冬季吹東北風的陽明山公路開車,看到騎單車的獨孤人,我都會不由自己地朗誦出這首詩,很美。





頂著酷熱,行走公園的人行道並穿梭在林間的步道,身旁整理過的老樹幹都被釘上名牌,宛如動物園內的生命一樣,讓遊客指指點點,但山丘內黑森林的樹幹就比較幸運,因為沒有人煙,所以不需要讓人知道它的來歷與名字,它也一樣默默地茁壯成長,一樣種類的樹幹也因為位置的不同,所以遭遇也不一樣,雖然警告牌寫著:「注意毒蛇、毒蜂與蜈蚣」出沒,相信牠們都在我四周不遠黑森林的地方,這倒也是人生的寫照,越是陽光照不到的地方,越多有難以捉摸的險阻糾葛。





不過此刻的心情,就如同「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這一首陶淵明的飲酒詩,雖然已遠離商場的名與利,但我沒有離群索居,同時還邀集不老的伙伴湛哥依然行腳四方,待走透台灣後,計劃再到海外各地顏色人種遊走,無論我身在何處,仍保有一份幽情與寧靜,走在森林公園的山徑,望著一株株茄冬老樹挺著盎然的生機,沿著礁岩的表面及孔隙深入土壤,懷抱著礁岩,並牢牢抓住土地茁壯屹立,堅強的生命力令人感動,但也可以說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隨緣自在;與不遠處的大尖山同樣自在,枯藤老樹自在,我更能觀自在,萬里無雲的山空,與自由飛翔的鳥群一派優閒,那又何必奔衝山下去,此情此景若能在觀海樓內豪飲高歌,吟詩作對,見樹又見林,看海又看山,與風風雨雨,花花葉葉,暮暮朝朝的邊陲之地--國境之南對飲,豈不快哉?





遠眺良久並注視著台灣尾,心中自然興起一股對台灣這塊土地的熱愛,formosa~美麗的島嶼呀,母親是山,母親是海,母親的名字叫台灣。平日在都會,人來人往車水馬龍,近看是樓房馬路,遠觀是環繞台北盆地四周的山丘,看不到泥土,也看不到空氣,感覺不出熱血,不過當我站在觀海樓看著這塊島嶼的最末端,三方被海洋圍繞著,摸得到的泥土,呼吸到的空氣,血液也自然翻騰,想到心凝的番薯島,真讓人捶心肝呀,天佑台灣。





 


 


 


 



 


 





路過恆春要到南灣渡假旅店投宿,車上的導航器卻給我相反的方向,讓我直奔滿州鄉,圖中就是在恆春被導航器亂耍時,所遇到的恆春古城牆。





 


 



 


 


 





我所投宿的南灣好望角渡假旅店,面向海灣,感覺很好,check-in時正遇夕陽西下。


 


 





 


 


 





17:42,夕陽緩緩而下,海面上遊客正玩得盡興,天色尚非常明亮。





 







 


 





沒有向陽的海面,一片天藍藍海,遠方的雲端也變化萬千,南台灣的落日與北台灣似乎不太相同。







 


 





 


 





17:44,日頭從雲端間露臉,強烈的光與熱,兩顆核蛋頭及風力發電瞬間變暗。





 


 


 





 





 


17:47日頭熄火了,強烈炙熱翻滾成紅球,繼續落下雲端,宛如紅紅燈籠高高掛。





 


 


 





 


 





17:56日頭已從雲端落到樹叢上,圓圓半邊火球若隱若現。





 


 





 


 





17:57,日頭真正隱沒在樹叢內,僅以晚霞透露出牠仍存在的事實。





 



 


 


 





隔日早晨陽光普照,熱浪逼人,海灘上幾乎空無一人。





 


 





 


 





踏在沙灘上好舒服,感覺回到年少時課餘在花蓮海灘踏海砂的高中年代。只要光著腳丫子踏在沙灘上,就會感受到自在與悠閒,並聆聽來自大海的呼吸聲。








 





 


 





二十年後又到墾丁國家公園,當年為家庭消得人憔悴,但今日用悠悠的的心情再度踏入墾丁大門。





 


 


 





 


 





遠在300年前,茄冬種子落在礁岩後,開始落地生根發芽成長,挺著盎然的生機,沿著礁岩的表面及孔隙深入土壤,懷抱著礁岩,並牢牢抓住土地茁壯屹立,堅強的生命力令人感動。這棵老茄冬樹樹幹中空,胸圍約9米,展現蒼勁古拙之自然美。





 


 


 





 


 





留意毒蛇、毒蜂及蜈蚣出沒。





 


 





 


 


 





這棵特別以水泥環匡住,有如斷手斷臂同時傷痕累累的樹幹,並沒有特別說明,應該也有一段滄桑史吧。





 


 


 


 





 


 


 


走在樹下,會看到一團團好像鳥巢般滾成一團的樹枝葉,在樹下宛如沒有聲音的小叮噹,我不懂植物類,只能純欣賞造物者的好笑玩偶在空中飄盪。





 


 


 





 


 


 





這棵雀榕老樹又是子孫落地生根。原住民排灣族都會在部落入口處,通常會栽植雀榕供住民休息。樹皮打平曬乾可做火種使用。





 


 


 





 


 





底盤有如腫瘤的茄冬樹。





 


 


 





 


 


 





周五的墾丁公園登山步道只見一位孤獨客施施而行,萬徑人蹤滅,空山孤寂,只有萬籟聚集。





 


 


 





 


 





樹幹與礁岩交錯有似生命共同体。





 


 





 


 


 





二十年後的觀海樓改善許多,樓高27米,地處墾丁公園的中心點,六樓為玻璃帷幕之景觀餐廳,頂樓可俯瞰台灣海峽、巴士海峽與太平洋交會的風光,海天一色,朝陽夕霞,蔚為美麗景觀。





 


 


 





 


 


 





真正的「國境之南」,台灣海峽、巴士海峽與太平洋在尾端交會,登高望遠,盡收眼底。中為「籠仔埔大草原」,右小白點為「鵝鑾鼻燈塔」。





 


 


 


 





 


 


 





大尖山,高度318米,是墾丁代表性的地標。





 


 


 





 


 


 





小尖山,狀似長角的牛隻,山形頗為奇特出眾。





 


 





 


 


 





青蛙石,高61米,由遠處眺望宛如欲跳躍入海的大青蛙,栩栩如生,青蛙石及其四周都可見海蝕凹壁、珊瑚、貝殼化石等自然景觀。





 


 


 





 


 





棲猿崖,為台灣彌猴棲身之地。





 


 





 


 





銀龍洞,長僅約30米,貫穿觀日峯北麓,洞壁皆為鐘乳石蟠懸如龍鱗甲片。橫向頗寬,容得下我這個胖體型側身過,與基隆仙洞巌相較輕鬆許多。





 


 





 


 





上圖為基隆仙洞巌,以我的體型真的是連滾帶爬地通過,手臂還被山壁刮得有輕刮痕。





 


 


 





 


 


 


 


仙洞,可惜洞口告示牌說,洞內積水暫停開放。





 


 


 



 


 





象牙樹,只分布在蘭嶼與墾丁一帶之珊瑚礁石灰岩地區,因其樹姿優美當做木材工藝品質優良,而導致人為盜採嚴重,目前已列瀕臨絕滅的植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羅佬 的頭像
    羅佬

    修羅居

    羅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