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意猶未盡,忽覺秋已來

~~立秋

 

 

漫步雲端分享● 夏意猶未盡,忽覺秋已來

 

當熾熱的陽光變得稍有一點溫柔時,當草木稻穗開始孕育果實時,當一片樹葉悄然泛黃時,當晚風輕輕的漾起一絲涼意時,立秋節氣,翩然而至。

今天是202388日,農曆六月二十二,立秋。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當一縷清風拂面而來,當一片黃葉輕聲而落,我們迎來了立秋節氣。「秋」就是指暑去涼來。立秋時,北斗指向西南。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它拽著盛夏的尾巴,雖然名字中帶一個秋字,但僅次於大暑,小暑的第三熱節氣。立秋,尚未走出三伏,且還在暑熱之中,秋陽依舊很肆虐,天氣依舊很悶熱,俗話說,三伏夾一秋,秋後加一伏。此時雖早晚溫差逐漸加大,但中午依然炎熱,秋老虎提醒我們,暑氣餘威仍在。從今日起,

一葉梧桐一報秋,稻花田裡話豐收。

雖非盛夏還伏虎,更有寒蟬唱不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古人認為立秋有三候。《逸周書·時訓》:『立秋之日,涼風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蟬鳴』。

 

漫步雲端分享● 夏意猶未盡,忽覺秋已來

 

一候涼風至:夕陽讓雲彩飽滿了色彩,晚風叫良夜少了幾分燥熱,暑氣漸消,一場秋雨一場涼,正在趕來的路上。

熬過了激昂似火的夏天,在溫柔的秋風中,開始刮偏北風,偏南風逐漸減少。小北風給人們帶來了絲絲涼意。颳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於暑天中的熱風。

同時,經過大暑的大雨,暑氣漸消, 「一場秋雨一場寒」就是此刻。

 

漫步雲端分享● 夏意猶未盡,忽覺秋已來

 

二候白露降:在溫馨與靜謐的立秋,雖少了夏的焦躁,但由於白天日照仍很強烈,夜晚的涼風刮來有一定的晝夜溫差,空氣中的水蒸氣,在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結成了一顆顆晶瑩的露珠,大地也會有霧氣產生。

「露從今夜白」,白是秋之標誌,草木感知一年一度將凋零而憂,由此「露紅凝豔數千枝」,亦成一種壯美悲愴。

三候寒蟬鳴:隨著天氣的轉涼,感陰而鳴的寒蟬開始鳴叫,彷彿在傳遞著夏天即將過去的信息,每一個季節的變換都是一次告別,更是一次老去。

還有一種說法是:秋涼以後,寒蟬發聲困難,知生命將盡而變聲淒厲。萬事有跡可尋,而動物往往更敏於感受自然的更替。

秋季,是一個收穫的季節。立秋對於農人來說,是個極其重要的節氣。春天播種的希望即將呈現在眼前,觸手可得的豐收和金色的收穫。

新秋宜迎。或許此時你的城市白日酷熱依舊,但阻擋不住傍晚涼意的來臨,一顆素心對清風,且行且迎且從容。多出去走走吧,望一望秋水,聽一聽秋聲,人間的淺秋,自帶別樣的風情。

新秋宜品。無論是鮮藕甜瓜,還是一口淡茶,皆蘊秋之味,無論是蒹葭(ㄐㄧㄢㄐㄧㄚ)蒼蒼,還是橘綠橙黃,皆含秋之香。素秋有大美,宜細細品味,就且循著秋的腳步,靜靜感受這蘊含其間的哲思與詩情。

等一片梧桐落,等十里桂花風,等百草點秋露,等萬千思念濃,那些與秋相關的美好事情,都將在不久後如期而至。

 

漫步雲端分享● 夏意猶未盡,忽覺秋已來

 

一直喜歡秋天,不只因為它秋高氣爽風輕雲淡,更喜歡它不驚不擾,給人傳遞出的那種絲絲薄涼的舒服之感。雖然說秋是個傷感的季節,但它體現出來的淋漓盡致的美,卻包容了一切,讓每一個讀懂秋天的人,讀到的是秋的一份品格和內涵。

立秋吃什麼養生?

 

漫步雲端分享● 夏意猶未盡,忽覺秋已來

 

順應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的天氣變化,「養、收」是入秋的養生原則,秋天的起居調養,以「早臥早起、與雞具興」為原則,最好晚上10點左右就寢,早上67點就起床,多休息、不要熬夜,另外,秋天很容易出現咳嗽、氣喘、過敏等症狀,飲食上以滋陰潤肺為原則,可以多吃富含膠質、水分的食物,預防秋燥。

 

漫步雲端分享● 夏意猶未盡,忽覺秋已來

:網絡 / 農業部

 

漫步雲端分享● 夏意猶未盡,忽覺秋已來

:網絡 / 健談

 

龍眼

中醫認為,龍眼性溫味甘,具有補心益脾、養血安神、止瀉潤肺、止咳等功效,用於貧血、短氣、心悸、失眠、健忘、神經衰弱及脾虛等情況,明朝醫家李時珍對龍眼評價極高。

龍眼乾果剝殼後,可與其他食品配製成羹、湯、粥等,也可將龍眼乾果摻在雞肉、鴨肉、排骨中燉食,可以增強體力、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彭溫雅建議,早餐可以來一碗龍眼粥,兼具補充水分與潤燥功效,是立秋節令的理想料理。吃粥有助於健脾胃、補中氣,令人一整天神清氣爽。

 

漫步雲端分享● 夏意猶未盡,忽覺秋已來

:網絡 / Heho

 

金針花

中醫認為,金針性味甘涼,能緩解肺部燥熱、紓壓助眠。彭溫雅表示,中醫有五季入五臟的觀念,秋季對應到人體的肺部,如果在秋天容易出現肺部相關的症狀,經常因為燥熱流鼻血、咳嗽,金針花都可以適度緩解症狀。彭溫雅建議,體質偏熱的人,在秋季也適合多吃金針花來調整體質、緩解燥熱。

 

漫步雲端分享● 夏意猶未盡,忽覺秋已來

:網絡 / Heho

 

水梨

水梨性偏寒,中醫常用來清熱潤肺止咳,熱性體質(經常口乾舌燥、咽喉乾癢)的人可吃新鮮水梨,不過體質偏涼(脾胃虛容易拉肚子)或寒咳(痰液清而稀)的人不宜吃梨,建議這時可將梨芯挖掉,填入少許川貝蒸過再吃,可緩解水梨寒性。

 

漫步雲端分享● 夏意猶未盡,忽覺秋已來

(圖片來源:葉懿德製圖)

漫步雲端分享● 夏意猶未盡,忽覺秋已來

(圖片來源:葉懿德製圖)

 

郁達夫說: 「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願你的人生也收穫滿滿。秋天,我做好了準備!

 

插圖04.gif

 

 

來源:網絡 /

溫馨提醒:

這是網路轉載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與學習

若轉載圖文有侵權,請告知必當刪除。

 

WeChat 圖片_20221029103233.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漫步雲端
    全站熱搜

    羅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