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桃花源
它和陶淵明心裡的世外桃源很像『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
村子四面環山,不通公路;進出村僅靠村前村後兩個天然的石灰溶岩水洞;
村民們要撐竹筏、劃獨木舟、經過幾公里長的幽暗的水洞才能進出;
現實版的世外桃源
世間有無數的美景被比喻成世外桃源,而真正地擔起世外桃源這個稱號可能就是雲南的壩美村了。
壩美村位於雲南文山州廣南縣北部八達鄉和阿科鄉交界處,村子四面環山,不通公路。多少年來,這一方水土養育著這群人在這裡生活一代又一代。
從古到今,壩子裡與山外的聯繫,靠的全是壩子東西兩端那兩個幽長深暗、流水不斷的山洞。
「壩美」,是壯語,翻譯過來應為「森林中的洞口」,據說這裡村民的祖先也是當年為躲避戰亂才逃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
可能也正是有山有水有人家,須得倚靠著船隻,才能進入,所以這跟千年之前,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便是同一個地方吧。
壩美——隱秘天堂
來到壩美,靠潺潺的溪水指路,進出壩美需經過一條名為馱娘江的小河,乘著小船從這裡進入,才能更深的體會到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
一個狀若巨筆的石山(村的入口),只見這座「石筆山」的腹部開了一個巨大的石洞,洞上倒懸著無數如筍的石柱,成群的燕子正在四周翻飛盤旋,溪水便從這裡流出並形成飛瀑。
聆聽著瀑布發出的轟鳴聲,坐上豬槽船,來到洞中。突然之間,就感覺這一立馬跟繁雜的現實生活拋在腦後。
乘船穿過狹窄的喀斯特溶洞,眼前豁然開朗,一個群山環抱的美麗壩子映入眼簾,洞口吱呀作響的水車、壯族少女婀娜的身姿。
就如同陶淵明筆下描繪的『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雲霧繚繞的山、滿春綠意的水、競相爭豔的花。壩美用它獨特的風光,勾勒出一幅人人嚮往的桃源夢境。
古村依舊人間天上,不食人間煙火
沿著村莊裡走,感覺正村子好似待字閨中的含羞美人,顏容嬌嫩一路上行走。會遇到好幾棵的滄桑大榕樹,就連本地最老的老人,也說不透它們的年紀。
高大的榕樹枝繁葉茂,巨型的樹根相互纏繞裸露在地面上。樹底下常看到老人孩子們在這裡納涼。
大榕樹旁的房屋,以前這裡有著非常獨特的老式的麻欄樓,但由於外來文明的侵襲,現在極大部分都是磚瓦結的新房子,遠看著像是通體木質的閣樓。
夕陽西下,小路上耕地農民牽著大黃牛,村子裡的老人們還在說在方言,女人們在河邊聊天洗衣,孩子們在小河裡戲水。
壩美村民大多屬村中的土著居民沙支系,壯族女人紮著帕角、穿著黑蘭色裙、腳蹬繡花鞋,別有風情。
村落後來通了電,但這裡的居民依然遵循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好似沒有因為遊客的關係而改變很多,一直默守著祖輩的經驗,守護著這裡的一土一木。
圖文: 網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