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的秘訣就是「懶」!
工蜂終日勞碌,飛奔不停,但3~6個月即亡;烏龜生性遲滯、雷打難動,但壽命高達150年!因此,想要長壽,我們應該學會「懶」!當然,這個「懶」也要科學地懶、高水平地懶,從而懶出健康,懶出長壽!
天氣不好,懶得起早
青壯年人健康講究聞雞起舞、起早行早,而老年人起早應根據時令、天氣而定,不必硬性起早,強制鍛鍊。
不合口味,懶得多食
老年人口味宜清淡,少葷多素,少鹽多醋,食物宜稀爛,營養要豐富。對偏硬、刺激性強的食物要少吃或不吃,對不衛生及霉變食物要拒吃,嚴防病從口入。
步履穩緩,懶得發急
老年人骨骼老化,已不適應步如風。故出門要三思而行,腳踏實地,步伐穩健,防止跌倒摔傷。
閒言碎語,懶得去理
就是除卻煩惱,保持心情清靜。不聽是非語,不信謠言傳,不妄言,不亂議論,更不要摻和進不宜介入政治性議題的矛盾,自尋煩惱。
裝聾作啞,懶得生氣
生氣是自己懲罰自己,氣出病來無人替。若有人來諷刺你、挖苦你、嘲笑你、歧視你,不要往心裡去,不要自己跟自己過不去,不發脾氣,不生悶氣。
少慮多眠,懶得心煩
少思慮,少憂愁,讓不順心的事過去就算了。樂觀大度、不再計較、保持和平心態,保持良好睡眠。
其實,長壽的秘訣就是這麼簡單;放寬心,「懶」起來,同時,人老了,順著過。
孔子說:「六十而耳順」。善「順」乃老年生活之真諦。以眼順、耳順、嘴順、身順、心順相伴,更能順利過好老年。
眼順,看得慣
「萬物風中起,千情眼中生」。各種事甭管合不合自己胃口,要看得慣。多看生活中美好的、積極的一面。看人也多看別人的長處、好處。你眼裡總是綠葉紅花,心中則會常刮宜人春風。
耳順,聽得進
「耳聽八方」,各種聲音入耳,多聽少說。對善良的勸告、提醒要聽得進。少聽別人的牢騷話、消極話、挑撥話、家長裡短的話。即使聽了對你不友好的話,也不必較真,一笑置之。
嘴順,說得好,吃得下
說得好,逢人多說暖耳的話,關心、稱讚人的話,誇人兒孫的話。不說引起別人緊張的話、堵爛的話。吃得下,即在生話上要善待自己,節儉不苛求。
飲食上要隨意一些,不挑食,不暴飲暴食。
身順,順著過
「江無回頭浪,人無再少年」,要接納在歲數增長中生理機能變弱的現實,別去趕「抽、隆、染」的時髦,別去做「增大、延時」的儍事。老有所為,也要順著身體和體能來。
心順,想得開
撂下塵俗的行囊,拋卻慾望的渣石。你不能成蓋茨,也成不了丐幫;不能重於泰山,也不輕於鴻毛。萬事在心境,把心放鬆、放寬、放平、放低。與己與人與物與自然都別較勁,心安理得享受已經得到的「小確幸」。
我們無法留住時光的腳步,但可以享受時光的美好;無法預知未來的生活,但可以享受今天的幸福。如果你也覺得說得在理,不妨將這些內容也送給朋友們,願大家都以順和、順遂的心態,過著快樂、順心的老年生活。
◎ 圖文: 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