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可能我們誰也逃不掉
進入夏季以來,全世界各地就在持續高溫。
加拿大也一樣,單魁北克省高溫導致近60人死亡。
全球氣溫都異常的高也許不是新聞了?但你知道嗎,在加拿大北極圈內溫度已經上升到令人吃驚的32攝氏度!
加拿大卑斯省(British Columbia)的山火很嚴重,有100多處山火遲遲未能撲滅。溫哥華港灣(Bcbay.com)綜合報導︰8月9日,本省仍有475宗山火仍在焚燒,當局向多個地區發出疏散令及疏散警示。這已經是BC省史上最嚴重的山火。
可能你覺得每年都熱,今年沒什麼大不了的。
但是不久前的一篇新聞報導,已經讓不少有識之士憂心忡忡。
『北極圈出現華氏90度高溫』
華氏90度=32攝氏度!
這裡可是北極圈,全球最冷的地方!
往年同期,北極圈的溫度只有10攝氏度。
32攝氏度的高溫,足以讓巨量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看到這個新聞,腦海中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末日電影2012的場景...
北極高溫,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極地動物數量銳減,瀕臨滅絕。
北極熊失去了家園,倉皇無措。
攝影師在北極圈內,拍到的瘦骨嶙峋的北極熊
它已經沒有力氣走路,只能從人類的汽油桶翻找,卻一無所獲。
食物銳減,北極熊甚至開始自相殘殺。
這是一隻成年雄性北極熊~
因為太饑餓,它不顧母熊的阻攔,吃起了小北極熊幼崽。
還有攝影師拍下了一隻北極熊,奮力遊了232個小時(9天!)才找到浮冰的過程。
它拼命遊著,停下來就是死亡。
整整遊了687公里、9天的時間沒有停歇,才找到了一塊可以托起身體的浮冰。
海岸邊被發現的北極熊,死因是溺死、餓死。
NASA資料顯示,過去40年裡北極夏季海冰面積足足減少了一半。
地球的另一端-南極狀況也很差。
今年6月,紐西蘭維多利亞大學的氣候專家研究發現,過去25年間有3萬億噸冰從南極融化。
其中,50%的冰都是最近5年之內融化的。從2012年至今,南極大陸的冰融化速度翻了三倍。
2012年之前,南極每年失去840億噸冰。2012年之後,平均每年失去2190億噸的冰。
融化的浮冰讓企鵝失去了生存的場所,賴以生存的食物磷蝦大量減少。
根據WWF(世界自然基金會)的資料,一些群落中帶帽企鵝的數量已經減少了66%之多。
如果南極永久凍土層也開始解凍,那麼被凍在土裡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甲烷)將被釋放出來,全球變暖更刹不住車。
還有一些埋在冰層下的恐怖史前病毒,一旦被釋放傳播,後果真的不堪設想。
新聞報導,不是危言聳聽
南極和北極的冰再這麼融化下去,末日電影裡的場景將會成為事實。
冰層大量融化之後,兩級藍色的海水越來越多、白色的冰塊越來越少。
藍色(深色)更加吸熱,從此陷入了惡性循環:海水持續增多、冰塊加速融化。
極地冰層融化,會打亂洋流,影響各個地區的氣候。
沒人可以逃離
如果你以為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只是淹沒幾個小島,那就大錯特錯了。
淹沒小島只是第一步,科學家做過假設:
假如南極、格陵蘭島冰川的冰層全部融化,海平面會上升近70米(216 feet),淹沒絕大部分的沿海城市。
而沿海城市是每個國家人口最集中、最繁榮、最發達的區域。
威靈頓維多利亞大學南極研究中心主任Tim Naish表示,本世紀末全球海平面上升將會達到2米。
地球並非規則的圓球,因此太平洋和中國沿海地區將首當其衝地被淹沒。
冰川融化,還會造成世界特大地震頻發、火山爆發。
這次北極圈32度高溫,已經是地球在向我們示警。全球變暖的趨勢不變,受害的只會是人類自己。
到達地球的陽光,有50%穿透大氣層、雲層到達地面。
這些光線被以紅外線形式輻射出來,90%的熱量被溫室氣體吸收,又重新折回地面被吸收。
溫室氣體,是造成全球變暖的罪魁禍首,而人類的活動是溫室氣體的主要來源。
NASA(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官網上有這樣一段話:
「主流氣象學家同意這種觀點: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就是人類活動產生的溫室效應。」
溫室氣體越來越多,地球的熱量越來越難散發出去,它「發燒」了。
溫室氣體
人類還是肆無忌憚地排出溫室氣體、等於給地球再蓋上幾層被子,讓它病情惡化。
最新研究:51%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畜牧業
《世界瞭望雜誌》(World Watch Magazine)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結論指出,畜牧業及其副產品,至少造成51%的全球暖化。這篇報告的作者是世界銀行前首席環境顧問古德蘭博士(Robert Goodland)和世界銀行高級研究員傑夫‧安亨先生(Jeff Anhang),其研究的基礎是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簡稱FAO)於2006年發表知名的《牲畜的巨大陰影》(Livestock's Long Shadow)報告。他們兩人重新仔細分析畜牧業直接和間接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後,納入並統計許多先前未被列入的項目,並且更新其他多項數據。
糧農組織先前公佈的報告中,並未算入牲畜呼吸時所排出的二氧化碳。古德蘭和安亨認為牲畜和汽車一樣,兩者皆是為了人類的生活「便利」而生產出來的東西,並不是人類維繫生存的必需品。既然我們算入汽車的直接碳排,當然也應該算入牲畜的直接碳排,他們的 估計每年全球牲畜呼吸排出87億6,90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佔全球每年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13.7%。
如果在20年內,溫室氣體沒有大量減少,那麼預料氣候將嚴重惡化。因此他們估計全球牲畜所排放的甲烷,導致全球化暖化效應的比重應上修為11.6%,比糧農組織所估計的3.7%多出7.9%。
用大豆製品和其他替代品來取代牲畜產品,是扭轉氣候變遷的策略之一。他們在報告中寫道:「利用這個方法能更快減低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以及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進而降低氣候暖化的速度--其效率遠遠勝過用再生能源來取代化石燃料等策略。」
我們可以做什麼?
社會和國家:
- 以天然氣替代化石燃料,引進再生能源(風力、太陽能等)
- 設計能夠自然採光、防曬的建築物,照明管理
- 限制火力發電廠、煉油廠、化工廠和水泥廠的廢氣排放
- 農業/畜牧業堆肥管理,降低畜牧業養殖面積及牲畜頭數,臭氣妥善處理能夠減少CH4和NO的排放
- 環境綠化
普通人:
節約用電
- 節約用電、可以減少CO的排放。少用1度電可以減排1千克CO。
- 購置能源效率分級標示1級之冷氣機、電冰箱
- 少開空調電扇,溫度設置不要過低
- 購買節能燈、有自然光照時不開燈
- 出門、不用時隨手關閉電源
節約用水
- 減少廢水、降低廢水處理負荷,可以減少CO的排放。洗衣服的水沖馬桶、淘米水澆花等等。
購物
- 購買簡單包裝的商品,減少生活垃圾從而減少碳排放。
- 不用一次性餐具,出門自帶水杯。
- 有條件的可以購買貴一點的、天然有機食品,減少肉食。
- 購買純棉、純麻、真絲天然材料衣物
出行
- 少開汽車。建議步行、騎自行車、坐公車、大眾捷運系統。
其他
- 農村地區禁止燒稻草,會排出大量CO。清明、中元節不要燒紙錢,採取更文明的緬懷方式,廟宇不要燒金紙。
- 參加植樹活動,保護綠色植物,它們能夠多吸收CO。
脫離現代生活,回歸簡樸自然可以大幅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當你全天開空調、溫度設置在18、16度時;當你吃著塑膠包裝的食品、大口吃著肉品、用著一次性購物袋時;當你每天開車排出滾滾尾氣時。
想想因為全球變暖失去家園,精疲力竭淹死的北極熊;想想我們即將被淹沒的城市。
讓其他種族滅絕之後,就會輪到人類自己。
人類滅絕了,生物又重新洗牌!人類只是地球上的短暫過客,而地球,始終是浩瀚宇宙中那顆美麗的藍色星球!
我們都知道,幾億年前地球上是有生物的。
恐龍曾是地球上的霸主,卻因為自然災害而種族滅亡。
人類破壞環境,地球遲早會「自愈」。海水淹沒城市、地震、森林自燃、火山爆發熔岩滾滾、千里冰封萬里飄雪...生態圈有自我調節的機制。
災難片中的場景一一上映,人類作為「害蟲」被清除,剩下乾淨的地球孕育新的生命。
其實我們不是在保護環境、保護地球,而是在保護自己、保護子孫後代。
『地球不需要被拯救,需要被拯救的是人類自己。』
來源:北美小窗口及網絡文章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