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古稀才當上外公,喜出望外
白居易是唐朝非常有名的現實主義詩人,有「詩魔」和「詩王」之稱,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他的很多詩作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比如寫唐玄宗和楊貴妃愛情故事的《長恨歌》,又比如寫潯陽江頭琵琶女的《琵琶行》。
不過,除了詩詞文學上的成就,白居易的家庭生活也是眾人關注的焦點。相傳白居易的母親和他的父親原本是甥舅關係,所以白居易是近親結婚生下的孩子。
而白居易的感情生活受母親影響很大,在母親的干涉下,白居易一度成了大齡未婚文青。
早年白居易曾經與平民女子湘靈戀愛,兩人青梅竹馬,一同長大,感情很好。直到貞觀十四年(798年),27歲的白居易為了前程,不得不暫時離開湘靈,他萌生了娶湘靈的念頭,卻遭到母親的激烈拒絕。
兩年後,白居易考上了進士,身份差距擺在那,他和湘靈就更不可能了。無奈,白居易只能放棄,為此還寫下了不少思念湘靈的詩,比如《寄湘靈》、《長相思》等等。
37歲那年,白居易終於結婚了,娶的不是湘靈,而是楊氏。
這時候的白居易妥妥一枚「大叔人士」,旁人到他這個年紀,兒女估計都十幾歲了,他卻剛剛成親,可想而知,這傳宗接代,肯定是白家重視的頭一件大事。
不過,白居易倒不「重男輕女」,當楊氏生出女兒時,白居易高興得像個吃到了糖的孩子。
白居易的第一個女兒小名金鑾子,金鑾子出生時,白居易快40歲了。對這個女兒,白居易百般疼愛,可惜的是,金鑾子長到3歲就夭折了。白居易悲痛無比,好在後來,楊氏又生了一個女兒,小名「阿羅」。
白居易小心呵護著這個「小棉襖」,阿羅在白居易的照顧下,順利健康長大了,白居易為她找了一門好親事。
成親不久,阿羅也生下一個女兒,這是白居易的第一個外孫女,而這時候,他已經六十多歲了。年近古稀才終於當上外公,白居易喜出望外。
白居易特意寫了一首《小歲日喜談氏外孫女孩滿月》來表達內心的喜悅之情:
『今旦夫妻喜,他人豈得知。
自嗟生女晚,敢訝見孫遲。
物以稀為貴,情因老更慈。
新年逢吉日,滿月乞名時。
桂燎薰花果,蘭湯洗玉肌。
懷中有可抱,何必是男兒。』
今天我們夫妻倆有多高興,外人哪能明白呢。我生女兒生得晚,孫女兒也來得遲,物件因為稀少才珍貴,對孫的感情隨著逐漸老去也更慈愛。如今正逢新春正月,是給我的寶貝孫女兒取名字的時候了。只要懷中有孫兒可以抱,何必非要是男孩呢,女孩一樣珍貴!
從這首詩我們可以看出,白居易晚年對血緣親情是非常依戀的,甚至打破了古人「重男輕女」的慣俗,疼愛兒孫的心理,和我們現代的老人並沒有什麼兩樣。
而在他寫下的這首詩裡,「物以稀為貴,情因老更慈」被視作千古絕對,只不過流傳至今,只有這上聯家喻戶曉,卻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出處了。
◎來源:網絡 /
★溫馨提醒:
這是網路轉載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與學習
若轉載圖文有侵權,請告知必當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