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最好的養生是善忘
◎網路分享文章: 洞見
前陣子,在網上看到一則提問:「你身邊那些每天快快樂樂的人,都有什麼特徵?」
只有簡單兩個字:「善忘」。
的確,過日子就是麻煩疊著麻煩,煩惱追著煩惱。到了老年,人生走下坡,若每天俗事纏身,精力也漸不如前。越發覺得,想要擁有好身體和好心情,就得有個壞記性。人活著,善忘才是最好的養生。
忘煩:煩惱本無根,不撿自然無
聽過一句很有道理的話:「每個你無法釋懷的今天,都將成為你耿耿於懷的昨天。」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過得不開心,就是因為記性太好。工作上的一次小失利,處事上的一次小摩擦,現在想起來仍舊心有不甘;被熟悉的朋友欺騙,過了好久還嚥不下去這口氣;跟家人吵一次架,連續好幾天看什麼都不順眼……明明事情已經過去了,卻仍然耿耿於懷。可心不過拳頭大小,爛事裝久了,人會累,心受傷。
善忘,才是治癒內心的最好解藥。
就像一位作家在書裡提到的:有次她去倪匡家作客,看到他家的綠植鬱鬱蔥蔥,特別喜歡。於是,她就問道:「你家的盆栽養的那麼好,有什麼秘訣嗎?」
倪匡笑著回答:「很簡單,秘訣就是死的丟掉,再買新的。」
養盆栽如此,過日子其實也是這樣。想不開的事何苦一直想,讓你傷心的事不如就痛快丟掉。
佛家講的好:「煩惱本無根,不撿自然無,困惑本無源,不糾自輕鬆。」
人活著,忘煩是福,看開是路。該放的放,人才舒坦;該忘的忘,心才解脫。
斬斷過去的煩惱,才能騰出手來擁抱今天的幸福。
忘情:昨天的太陽,曬不乾今天的衣裳
有個很火的po文:「你當年深愛的那個人,怎麼樣了?」
不斷湧入的留言,堆起了五千多層高樓。有人在懷念初見的美好,有人在回想當年的遺憾,還有人在傾訴分別後的思念。
po貼人在看完所有的回覆之後,在留言區寫下了一段話:「昨天的太陽,永遠也曬不乾今天的衣裳。讓所有的記憶都塵封在這個po文裡,明天醒來,我們重新上路吧。」
回憶再好,終究也只是回憶。抱著它不肯放手,除了折磨自己,別的毫無用處。那些絕情離開的人,不會因為你的撕心裂肺,就會回頭。
一段有始無終的感情,也不是見你肝腸寸斷,就能重來。
人與人之間,遇見往往猝不及防,離開卻總是蓄謀已久。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能等到屬於它的結局。也不是所有的念念不忘,都能等到那人的迴響。
如果註定不能相濡以沫,不如就狠狠心,同他相忘於江湖。就像那句話說的:「園子裡的花,謝了,就讓它謝罷。還會有再開的時候,還會有更多更香的花,別總念著那一朵。」
此處若是無緣,他處或有良緣。放下過去,才能收穫新生。
忘言:別人的嘴,自己的路
常言道:「佛有七張手,遮不住眾人口。」人這一生會遇見無數人,聽到千言萬語。不是每個人都能跟你靈魂相投,三觀相合。
你善良,有人會說你假;你厚道,有人會說你傻。你喜歡歲月靜好的小日子,會有人指責你不思進取;你拼命工作,又會被人酸溜溜地諷刺。這世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活法;有幾張嘴,就有幾種說法。別人的話,聽聽就好,記在心上,你就輸了。
要知道,有些人只會對你的生活評頭論足,並不能真的替你生活。你又何苦把那些話放在心上,在夜深人靜時翻來覆去地琢磨?
一位禪師說:「一斤米,在農婦眼中是飯,在廚師眼中是米餅,在酒家眼中又成了酒。但是米還是米,同樣地,不管別人怎麼講,你還是你。」
有人誇你是天才,有人罵你是笨蛋,可這不妨礙你依然是你。
是是非非,時間自有評斷,自己理解自己就夠了。好的壞的,都是自己的感受,你心裡舒坦最重要。你要怎麼活,怎麼過,是自己的事,跟旁人無關。
魯迅說:「唯沉默,才是最大的蔑視。」對閒言碎語,只有忘卻,才是最大的不屑。
忘年:在變老的路上,一定要變好
有人說,人在年少時總是自信人生二百年,覺得來日方長,未來可期。可是到了一定年紀後,看到時間從身邊匆匆溜走。有種感覺,像貓爪一樣,突然就輕輕地撓在了心尖上。很多人都有過這種感受:到了一定年紀,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老人一點點老去。年齡上的危機感,一天比一天更深。
你開始懷念青春的美好,擔心身體的衰老,甚至日益恐懼提及死亡。可就像三毛寫的:「歲月極美,在於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沒誰可以阻止時光的逝去。惟人生的每一處,都有不一樣的風光。
很多人最常犯的錯,就是在四十歲時瘋狂懷念十八歲的自己。
等到了垂垂老矣,又開始拼命後悔沒有活好四十歲。
天天掰著指頭計算年紀,只會在日復一日的焦慮裡忘了感受現在。
我見過有人60歲那年拾起了畫家夢,報了美術班,比畫室的學生還要勤奮;也見過有人40歲辭去別人豔羨的工作後創業,趕捷運還不忘聽課。
有位漫畫家說的好:「所謂少年,青年,中年,都只是個概念,生活才是自己的事。把日子過好,才是最高級的生活態度。」
時間無過,錯在人心,忘記年齡,才能活出幸福。過好當下,愛你所愛,做你所想,認真生活。心若年輕,每天都可以是生命中最好的一天。
很喜歡華嚴寺門前懸掛的一副楹聯:
人生百年如朝露,活在當下。
世間萬象皆浮雲,樂住心中。
人生,就是一場邊走邊忘的旅行。忘卻煩擾,才能內心晴朗;卸下枷鎖,方能邂逅美好;心裡無憂,身體才能無恙。餘生,願你擁有善忘的智慧,淡看世上千百事。在悠悠歲月裡,以一顆善忘之心,遇喜樂,得安寧。
★溫馨提醒:
這是網路轉載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與學習
若轉載圖文有侵權,請告知必當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