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預防高溫易發病
持續高溫,讓高溫病成為焦點。專家提醒,高溫天一旦患上低鉀血症、熱射病、腦梗塞、心肌梗死等疾病,如果不重視,隨時可能導致猝死。
高溫低鉀導致心跳驟停
28歲的包先生下班回家,覺得肚子不舒服,吃過晚飯後就睡了。沒想到,第二天一早,鮑先生臉色蒼白,任妻子怎麼叫他,都沒有絲毫反應。在救護車上,鮑先生的心跳就停止了,急救醫生在車上為他進行電擊,並不停進行心肺復甦,才維持住心跳,送到醫院後10分鐘左右,鮑先生醒了過來。通過檢查,查出鮑先生患有甲亢。醫生說,甲亢會影響人體的內分泌,導致血鉀偏低。再加上高溫天氣,人體出汗多,大量的鉀離子從汗液中流失。這幾個原因疊加起來,導致身體嚴重低鉀,造成心律失常,發生心跳驟停。
[醫生提醒:多補水]
醫生說,每年的7月至8月,往往是心跳驟停比較高發的季節,其中有不少是因為低鉀血症引起的。據統計,像這樣的病人,醫院每年會接診近30例。包先生非常幸運,送醫院中接受了有效的院前急救,才挽回了性命。
專家介紹,鉀是人體必需的電解質之一,一旦攝取不足,就會感到全身乏力,四肢軟癱,嚴重的還會引起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出現心臟驟停。尤其是到了夏季,大量的鉀離子會隨著汗液從體內流失,更容易引起低鉀血症。醫生提醒,高溫天,市民要注意多補水,如果運動量較大,可以適當補充一些淡鹽水,補充鉀離子。此外,平時多吃些香蕉,柳丁等黃色食物,這些食物含鉀比較豐富,可以預防低鉀。
熱射病導致全身器官衰竭
醫生表示,熱射病是指因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而引發的神經器官受損,屬於中暑分級中最嚴重的一類,也就是重症中暑。
[醫生提醒:合理安排出行時間]
中暑,以戶外工作者與體弱多病者居多,這些人是熱射病的高發人群。醫師提醒,市民首先要注意合理安排出行時間,如果必須外出,一定要務好防曬用品。其次,高溫天氣更應保持良好的心態,保持充足睡眠,有規律地生活和工作,增強免疫力。一旦出現噁心、頭昏、乏力及嘔吐等初期中暑症狀時,患者要立即脫離中暑環境,及時補水降溫並去醫院就診。出現心跳驟停的患者,要立即做心肺復甦。
>>高齡老人胸悶氣喘險些猝死
持續高溫天氣,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更要特別注意預防高溫誘發的心肌梗死。一位81歲的老伯到醫院就醫,老人看起來有些氣喘,一直捂著胸口,呼吸急促。家人辦手續時,老人突然站立不住,醫護人員檢查才發現,老人出現房顫,短時間財,瞳孔放大,必須立刻搶救!幾名專家立刻聚集到一起,為老人進行心肺復甦,歷時1個小時後,當老人的呼吸逐漸順暢,心跳也恢復了正常,醫護人員才舒了一口氣。原來,這位老人前不久因突然心梗,在醫院裝了心臟支架,高溫天,老人特別容易出現胸悶、氣喘,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導致心臟疾病的再次發生。
[醫生提醒:心梗別當中暑醫]
夏季是心血管疾病高發的季節,因為天氣火熱,人體體表血管明顯擴張,血液集中於體表,心臟、大腦血液供應量相對不足。從室外進入空調房間時,由於氣溫驟降,血管收縮,可導致血壓升高,血壓波動使心腦血管疾病加重,誘發急性事件。醫生說,有急性冠脈綜合征、頻繁心絞痛發生的人群,如果在高溫季節時,一旦出現胸悶,家人千萬不要將他們當成中暑來處理。要先讓患者靜臥,吃速效救心丸處理。如果症狀無法緩解,要立刻送醫院就醫,否則很有可能發展成急性心肌梗死。
>>高溫天腦梗塞患者老人居多
有人推著一名70多歲的老伯趕到急診室。家屬說,老人一個人在中午去室外走了走,暴曬後有些中暑,出現了頭暈、無力、心悸等症狀。醫生看到老人當時已很虛弱無力,無法大聲說話,醫生立刻為老人進行了診斷,診斷後出現為腦梗塞。醫生說,高溫天送來急診的腦梗塞患者70歲以上的老人居多,因為高溫,老人在空調房內進進出出,適應不了,血管痙攣,動脈硬化,本身供血就不足,而導致缺血加重。
心血管內科劉強醫生表示,在高溫天氣下,人體會有不舒適感,無論在高溫下或在室內空調房間內,血管都容易出現收縮,人在不適狀態下血壓就會提高,心跳加快,交感神經興奮,血壓反而會往上沖,出現血管爆裂或腦血管內的斑塊破裂。另外,高溫時人易出汗,相對心、腦、腎等,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處於高濃度,就容易形成血栓,造成腦梗塞。
[醫生提醒:一定要調整用藥方案]
「前期會表現為同一側的手腳突然不靈活,肢體活動障礙,說話不清楚,頭暈,身體麻木,突然昏迷等症狀,如果出現了這些症狀哪怕是輕微的,也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梗塞患者不僅會出現偏癱、失語、運動障礙等問題,還會出現心理和精神改變,患者情緒激動,好因瑣事大發雷霆,難以自控」。劉強醫生說,最重要的一點,是有危險因素的“三高”者,有腦缺血病史的人,在高溫的夏季,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用藥方案。
~~~~~~~~~~~~~~~~~~~~~~
溫馨提醒: 這是網路轉載文章,
純為內容分享,謹供參考,並請小心求證。
感謝原創者的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