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你很難賺到我們中年人的錢

 

 

m1.png - 2021年夏 日誌用相簿

 

這個標題或許有點絕對了,應該是傳統打法很難賺到中年的錢了,中年人會更加願意為健康,為孩子,為認同感付費。很多時候,中年大叔買小物少了,但是大額支出多了,汽車,房子,酒,但中年大媽還是會買奢侈品,只不過更加精打細算一點,為了孩子也是不會省錢的。

所以,換個角度,針對中年人的痛點提供產品或服務,別整那些虛的。

前兩天一位創業的朋友給我看她的商業計畫書,計畫書裡把中年人當成目標消費人群。具體細節不透露了,但是我告訴她,以筆者的觀察和理解,如果以年齡作為分群基礎,中年人的錢是最難賺的。

當然,我不是說這位創業者一定成不了,凡事無絕對嘛,我只是想從常識的角度來談談這個問題。

而且,作為一名中年大叔,筆者也挺有資格說說這事兒。

 

01.

中年人不比年輕人,精力沒以前旺盛了,不能胡吃海喝亂造一通了,不能亂造,也就意味著沒啥商業價值。

酒吧、KTV啥的基本上都是年輕人的天下,不是說中年人不來這種地方,而是變得少了,不瞞你講,我年輕時,聽到勁爆的DJ音樂,都忍不住想要狂扭一通。

但是現在,感覺這些音樂能把我的心肝震出來,就想趕緊逃離回家,好喝上一口烏龍茶來壓壓驚,這種地方,中年人來的少了,就算來,多數也是商務上的應酬,要不你請別人,要不別人請你,所謂應酬,就是不得已而為之。

相比較而言,年輕人都是自發性亂跑的,我年輕時也這樣,經常和朋友AA制,第一次會狂野結束,來第二次會,第二次會爽完;又來第三次會......

現在別說AA了,就算有人邀群請客,別人也不見得來,這蠻尷尬,常常讓請客者熱臉貼了冷屁股,慢慢地,也沒人願意請客了。

大家不來的原因很多,人到中年,破事多了,沒時間,也沒心情,關鍵是累,身體累,心也累。

年輕時和朋友們喝酒,都是從歡聲笑語,喝到豪言壯語,再到胡言亂語,再到自言自語,最後到沉默不語,或去ATO(餐廳廁所內專設嘔吐槽)

開喝時大家都說:「總量控制,就這一箱啊」。

但快喝完時,總會有人提議:「要不再叫一瓶吧?」

此時,馬上會有人嚴詞聲明:「好吧,這是最後一瓶!」,這種戲碼往往會重複上演好多次......

中年人的局,大家不會說這麼多臺詞了,還沒怎麼喝,就有人要走,有人要去接小孩,有人要去接老婆的,還有人要去接......

留下的,沒一會就直接到達沉默不語狀態,趴在桌上了。

當然,有人確實是體力不支,有的卻是利用中年人的身份為裝醉打掩護,但咱也分不清啊,因為我也趴桌子上了。不管怎麼樣,中年人的酒,實在喝不動了,酒錢肯定省了不少。

菜錢呢,也老省了,中年人的友情飯局,不用點太高檔的菜。

大家不是尿酸高痛風,就是膽固醇高,剩下的別問,問了就是糖尿病,反正太油膩的東西吃不了,清淡一點,有涼拌小黃瓜和花生米墊底,就差不多了。

所以,支撐人去消費的,不僅僅是錢啊,還有體力,以及一顆想亂造的心,顯然,對於中年人,這些東西都被歲月沒收了。

 

m2.png - 2021年夏 日誌用相簿

 

02.

人到中年後,消費觀念往往會改變很大,基本上都變成了實用主義者,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很難讓他們買單。

前段時間,和幾個中年大叔喝茶,不知道怎麼就聊到了昔日超商公仔上市的事,幾位大叔都不知道這是個什麼玩意,他們迷惑了,表示想不通為啥年輕人非要集齊12個公仔才甘休。

我說,大概就是行銷學中的『用戶任務』理論吧,其實人家買的不是公仔,而在完成一個讓公仔們團聚的任務,而且「12」這個數字,在我們的潛意識中,也是圓滿的象徵。

本以為這套說法足以震撼到這些中年大叔,誰知這幾位還是一副懵懂的表情,其中一位喝了口茶水,發出了靈魂拷問:

「道理我是懂了, 可是他們團不團聚關我屁事咧?」

當然,我也相信公仔這類玩意的目標人群,一定不是中年大叔,我只是想借此說明,中年人的消費觀非常理性。

他們完全看不懂為啥年輕人要排那麼長的隊,去買一杯根本不具備養生功能的奶茶、一盒蛋黃酥,他們也不能理解24小時頂著烈日大排長龍在唐吉訶德( DON DON DONKI )前「群聚到不行」的年輕人,「那麼多家百貨公司都沒新潮品嗎?」

事實上,對於中年消費者,就算是頂級的行銷人也是絕望的。

曾和一位知名行銷專家聊過這事兒,他說:

「現在的行銷基本都是這麼玩的,用場景或者故事,引發消費者的衝動,再植入社交貨幣,好讓他們分享群組,這樣就能形成一個行銷迴圈。」

「可是,中年人啊,都不怎麼衝動,不管你啥樣的產品,他們都是終極三問:

 

*這玩意真有用嗎?

*這玩意值這麼多錢嗎?

*這玩意和別家比是最便宜的嗎?

 

這終極三問,足以粉碎所有的行銷法則......

聽到這裡,突然還啟發了我,於是補充到:

「嗯,中年人還不愛分享群組,就算分享,也是讚美公司的那種,分享給主管看的......

那行銷專家看著我,彷彿覓到了知音,長長的歎了口氣:「唉.......

不過說句公道話,中年人也不是天然如此,我們也曾經喜歡過虛的東西,但與生活過招多年後,漸漸地我們都被改變了。

去年情人節,我想起來好多年沒給太太送過花了,便發line給她,問要不要送一大捧花去她公司?

結果被她數落了一番:「送花還要問,太沒誠意了,怎麼不早訂?當天訂不貴麼,一大捧還不得三四千?......

隨後她說:「都老夫老妻了,算了吧,不用這麼形式化了.....

正當我從自責昇華到感動時,她又發來一則line

「給個等值紅包就行了。」

嗯,中年人的消費觀就是這麼的樸實無華,且枯燥。

 

m3.png - 2021年夏 日誌用相簿

 

03.

中年人不愛買虛的東西,更體現在不愛買奢侈品上。

知名諮詢公司BCG(波士頓諮詢公司),做過一次奢侈品行業分析報告,發現奢侈品消費者平均年齡只有28歲。

58%1835歲的年輕人,年輕人絕對稱得上是奢侈品的主力軍。

BCG另一份高淨值人群報告裡提到,高淨值人群主要是在35~55歲的中年人,兩組資料一對比挺有意思。

中年人更有錢,但在消費奢侈品這件事上卻比年輕人吝嗇很多。

具體什麼原因,報告沒說,但我猜想,大概就是中年人不太需要彰顯身份感了。

年輕人剛剛步入社會,需要在社交群裡擴大影響力,所以那些外在的東西就顯得很有價值,一個包包,一個手錶,都體現了一句社交暗語:

「這人混得還可以......

中年人呢,年輕時已經都消費過奢侈品了,漸漸地也覺得沒啥必要買新的了。

因為到了中年後,社群層相對固化了,大家都相識很多年,誰是啥熊樣大家都知道,就算是結交的新朋友,也是老交介紹,還算自己圈內,真不需要什麼裝闊的物件了。

這和財富多少沒關係,就算富豪圈裡的中年人,也會覺得奢侈品沒啥必要。

因為大家對價值的共識發生了轉變,大家都混的不差,你戴塊ROLEX最新款綠水鬼擺闊給誰看呢?

一塊名錶根本體現不出你的價值,但如果你能引用《經濟學人》的很多觀點,來評價一下全球經濟局勢,那你才算有「身分」。

其實訂閱《經濟學人》並不花啥錢,但是你要看懂,就要懂英語,還要花時間和精力去閱讀,還要具備一定的思辨能力。

這是一種文化資本,這在有錢人的群體裡更稀缺,要知道財富可以通過中獎、內幕交易、繼承遺產等方式快速獲得。

但是文化資本只有靠時間和精力的累積,不能僥倖獲得,也因此更有價值。

「物以稀為貴」是很有道理的,在財富不稀缺的群裡,錢能買來的東西都是不值錢的,反而像「閒談的資料」、「生活方式」那些沒有標價的東西才更值錢。

打高爾夫球的人都懂得,一套百萬的Honma五星球桿,也許並不比三萬多塊的它牌鍛造刀背球桿更有價值。

因為前者只要花錢就能得到,後者卻要經過長久的練習才能駕馭,也因此能練就高水準的球技。

要知道,70多桿的球技,才是無價的,那不是用錢能解決的問題。

 

m4.png - 2021年夏 日誌用相簿

 

04.

以上寫了那麼多,就是想說明,對於商家來講,中年人是塊難啃的骨頭,你很難賺到足夠的溢價。

相比較而言,年輕人才是最好的突破口。

如果你留意一下捷運站,手機端的各類廣告,你就會發現,所有的商家都在討好年輕人。

前兩年肯德基爺爺就變身成為銀髮肌肉哥,引發大眾一通議論:

「肯德基準備賣鴨了嗎?」

 

m5.png - 2021年夏 日誌用相簿

 

雖然用力過猛,引來訕笑,但是肯德基的行銷人員思路是對的:現在的消費品,必須瞄準年輕人。

原因很簡單,上文寫了中年人的消費觀,反過來就是年輕人的消費特點:

年輕人更有精力和身體去消費,更有慾望去消費,願意為故事和情懷埋單,也更有消費的衝動,腦垂體一分泌,手指被上帝牽引,取出卡片刷卡......

這些特點可都是行銷人的下酒好菜,如今很多產品都是刻意為年輕人而生的,福袋、電子煙、網紅餐廳、網紅鞋、......

這些玩意無不迎合著年輕人的特質,還給年輕人創造分享朋友群組的動機,也給商家帶來更多的商機。

就這點而言,年輕人比中年人可愛多了。

中年人太實際,不好的東西,他們會想:「這玩意又不好,為啥要分享給別人呢?」

好的東西,他們又會想:「這麼好的玩意,我自己用就得了,為啥要分享給別人呢?」

嗯,討厭的中年大叔大媽,想的太多,消費太少,這德行商家們可不喜歡。

如果你擔心年輕人沒錢消費,那就是你多慮了。

年輕人是沒錢,可是人家身後有夫妻雙方父母、阿公阿嬤、外公外婆3代人六個錢包做後盾,你別忘了,中年人的孩子要不就是當下的年輕人,要不就快變成年輕人了。

中年大叔大媽是捨不得花錢,但你要相信,他們的子女會幫忙完成這個遺願,來到世上,消費主義的殺千刀始終躲不過。

每每想到這裡,焦慮的行銷人都能安心睡個好覺了。

 

05.

這篇不是正經的商業分析文章,只是筆者的一點小感想,而且你最好把消費和花錢兩件事分開來看。

中年人可能要花很多錢,但是大多都和投資有關,純消費類占比可能真的不高。

筆者曾把兩年間的消費情況做了一個統計,除了投資類的開銷,孩子的教育算是大頭了。

什麼補習班,專長班,家教......每月嘩嘩如流水。

這其實不算是一種消費,從經濟的角度應該算是一種投資吧。

孩子將來有出息了,最起碼能自食其力,不用啃老,怎麼也算是一種「防禦性」投資。

沒錯,中年人很焦慮,沒有安全感,所以會通過不斷的投資來進行財務優化。如果從這個方向延伸,你大概能猜想到,這屆中年人到了老年應該擁有很強的購買力。

BCG諮詢眼中,這波高淨值人群,正在慢慢老去,他們在絕對數量上,是年齡層最多的一批人,也是擁有巨額財富的一批人。若干年後,老年人的市場將大到不可思議。

所以,各位商家放心吧,中年大叔們欠你們的,老了以後就會加倍奉還。

 

插圖10.gif - 2021年夏 日誌用相簿
 

 

來源:網絡 / 良叔

溫馨提醒:

這是網路轉載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與學習

若轉載圖文有侵權,請告知必當刪除。

 插圖06.png - 2021年夏 日誌用相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羅佬 的頭像
    羅佬

    修羅居

    羅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