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vereye賢姪女:
好快的日子,兩周前才在貴府逍遙遊,轉眼已屆十一月。
郭府同窗會讓人回味,在於郭老爸與郭老媽真材實料的才藝讓人印象深刻。
平日我以為郭老爸,除了是郭府中的慈祥父親與四海個性之老饕外,未料到他真是「君子『近』庖廚」,讓我大開眼界。
當然,郭老媽的賢妻良母,人人皆頌,廚藝自不在話下。
上圖為25年前郭老爸與老媽出席我婚宴照
相信該日,如果沒有Silvereye姪女事前的居中策劃,菜色應會失色不少,雖沒能一睹Silvereye姪女的風采,但是,推測一定與郭媽同一模子的秀外慧中,亦不遠矣。
我翻出三十年前與同窗們出遊老照片,妳就可看出當年郭媽的青春洋溢,同時,我也想到去年曾於部落格上發表一篇回憶與老同窗於三十年前同遊太平山的記述,日前無意間找出當年老照片,才猛然想起妳老媽也有一道暢遊,竟然在那篇文章中忽略了妳老媽、美雪阿姨、瓊珠阿姨與真真阿姨都在行列中(如照片)。
圖上為25年前同窗們與郭老媽大四遊太平山所攝
三十年後,我更發現大學時代的我與郭老媽很少交談,換言之,我與郭老爸在燒酒會碰頭所交談的話,都比與妳老媽四年大學生活所說的話還多,豈不怪哉。
上圖為1977年大學方畢業不久的郭老媽
郭爸老矣,還能酒否?Silvereye姪女已為父代言,希望以後能以茶代酒,所謂「眾皆茶醉,我獨醒」。
事實上,將近耳順之年,酒量逐年遞減,是想當然耳,惟酒興卻是逐年遞增,「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有一年的三月天,為了感受三月揚州的氣氛,所以我特別搭乘渡輪,橫渡長江到揚州。
當晚,與當地中國友朋放下所有瑣事,「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我們同天上謫仙人──李白,共醉一場絕美不似人間的酒宴。
酒不在多,有品則高。
酒不必醉,微醺則仙。
愚叔我一直很欣賞郭老爸的酒品。
酒與茶不分家,隨著年歲從弱冠到花甲,「書畫琴棋詩酒花,當年件件不離它,而今七事都更變,柴米油鹽醬醋茶」。
要醉茶,倒要有深邃意境,老同窗們一見面,話匣子一開,各話東西,難以在茶道中調心、調身、調食、調息。因此真正喝茶,那是靜心靜慮。
茶道或飲茶或禪茶,並非「坐,請坐,請上坐。茶、泡茶、泡好茶」,其一曰「苦」,其二曰「靜」,其三曰「凡」,其四曰「放」。因此,老叔叔伯伯阿姨們聚在一起泡大壺茶,哈拉、回首、聊天,唯獨「幾度鳳樓共飲宴,此夕相逢,卻勝當時見。低語,前歡頻轉面,雙眉斂恨春山遠。蠟燭淚流羌笛怨。偷整羅衣,欲唱情猶懶。醉裡,不辭金爵滿,陽關一曲腸千斷」。
久別重逢的老同窗心裡是高興,也是五味雜乘,感覺「此夕相逢,卻勝當時見」,不過想到馬上又要分離了,因此「頻轉面,雙眉斂恨春山遠」,酒與歌、歌與淚、淚與醉、醉而斷腸,是「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的感受。
Silvereye姪女,三十年後的今天,若妳與妳們中文系的伙伴們相聚,相信更是「誰道閒情拋棄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裡朱顏瘦」。
該日坐看沈公,顯然,沈公也垂垂老矣,但是氣色如前,酒興不減當年,也讓我想起一位老前輩曾告訴我說:能持續品酒,表示身體很健康,應該很慶幸。我們這些老學生們豈能以茶帶酒?所以,Silvereye賢姪女在留意郭老爸身體康健的同時,雖不用「將進酒」,但是,不要反對郭老爸對酒的雅興,那麼他的人生才是彩色繽紛的。
該日,看得出來郭老爸淺酌品酒的心情,歡喜無比,著實讓我感受到主人的滿懷誠意,所以,我也多吃了許多菜餚,由於平日在飯局中,酒與話同吹的時候,幾乎沒吃到啥樣的菜,話說三十年同窗會當晚,我僅記得前幾道菜餚,而後我也沒得空閒再品嚐,這也是飲者的「慣性」。
不過在郭府宴中,我從頭吃到尾,沒得停,除了阿祿叔之外,應該我排第二,不用說麻辣臭豆腐很早見底外,綠色蔬菜及海鮮類也是早早就掏空,話說郭老媽的拿手豬腳,可惜沒盛飯再繼續掏底。
廚房內還有好料火鍋,與郭老爸的麻油燒酒雞,可嘆的是好料推出稍遲,大家卻都已酒足飯飽,也已無力再享用矣。
松柏山莊的秋之饗宴,留下一群老人家們的深刻印象,別後再聚,又是相約在冬季,「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愚叔
羅佬 合十
2007年十 一月三日
上圖為1977年郭老媽於大學畢業前夕新屋一日遊